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期共同推动侵权公平责任领域的研究。

内容简介

侵权公平责任是自1986原《民法通则》以来,我国侵权法上长久不衰的理论热点和疑难复杂的实践争议点,在比较法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和论证。

本书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研究,在对侵权公平责任的源流、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实务案例的具体分析,深入研究了各类侵权公平责任的具体适用规则、抗辩事由、补偿范围和适用上的补充性,并对司法适用提出了理论限制,避免侵权公平责任的司法滥用。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中国本土公平责任理论体系。根据《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体系定位和具体规则调整,本书还提出了《民法典》“侵权公平责任”相关条文司法解释建议条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 怀学志者,十年事竟成
  • 第一编 侵权公平责任总论
  • 第一章 侵权公平责任导论
  • 第一节 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两件侵权公平责任案例说起
  • 第二节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立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 第三节 侵权公平责任中“公平”的含义
  • 第四节 侵权公平责任的双重属性:侵权责任与公平责任
  • 第二章 大陆法系侵权公平责任研究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公平责任的源流
  • 第二节 德国法对公平责任的完善
  • 第三节 大陆法系民法典对公平责任的继受
  • 第四节 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责任体系
  • 第五节 大陆法系的主要公平责任类型
  • 第三章 英美法系衡平法救济研究
  • 第一节 英国衡平法发展的五个阶段
  • 第二节 英国衡平法的现状与定位
  • 第三节 现代英国衡平法救济
  • 第四节 与侵权公平责任可能相关的衡平法谚
  • 第五节 从“洁手原则”到“追随原则”:侵权公平责任的衡平法谚路径变迁
  • 第四章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体系的变迁、现状与展望
  • 第一节 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范围
  • 第二节 与“公平原则”相关的侵权责任规范类型化分析
  • 第三节 以原《民法通则》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 第四节 以原《侵权责任法》为背景的侵权公平责任体系
  • 第五节 对《民法典》时代我国侵权公平责任的展望
  • 第二编 行为能力欠缺公平责任论
  • 第五章 被监护人致害公平责任论
  • 第一节 对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核心疑问的解读思路
  • 第二节 特殊公平责任定位下原《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解读思路
  • 第三节 特殊侵权责任定位下《民法典》第1188条的解读思路
  • 第四节 不同体系定位下原《民通意见》相关条文适用的差别
  • 第五节 《民法典》中监护人责任制度的体系定位
  • 第六节 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六章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论
  • 第一节 《民法典》第1190条的内容与结构
  • 第二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确立过程
  • 第三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体系定位
  • 第四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司法适用
  • 第五节 无过错暂时失去行为控制时致害公平补偿责任的理论构建
  • 第三编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论
  • 第七章 原《民法通则》第132条公平责任条款的确立过程
  • 第一节 原《民法通则》第131-133条在内容和体例上的疑点
  • 第二节 对原《民法通则》之前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相关条文考察
  • 第三节 对原《民法通则》起草时的文献考察
  • 第八章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论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解读侵权公平责任的新思路与新概念
  • 第二节 共同意外行为与类似情形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与立法空间
  • 第四节 共同意外分担公平责任的司法程序与考量因素
  • 第四编 优者负担补偿公平责任论
  • 第九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补偿责任论
  • 第一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
  • 第二节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结构与疑义
  • 第三节 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两个分号作用的分析
  • 第四节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优者危险负担补偿责任
  • 第五节 “受害人故意”免责事由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的影响
  • 第六节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具体适用与立法建议
  • 第十章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补偿责任论
  • 第一节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立法演进
  • 第二节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
  • 第三节 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中“人”的解读
  • 第四节 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道义补偿责任
  • 第五节 高空抛物坠物建筑物管理人责任及其与道义补偿责任的适用关系
  • 第六节 特殊情形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责任的承担
  • 第七节 来源不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的保险救济设计
  • 第五编 受益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 第十一章 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论
  • 第一节 我国侵权法上帮工关系的体系变迁
  • 第二节 对“帮工关系”的内涵改造与重新定位
  • 第三节 个人帮工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 第四节 无偿个人帮工关系人身保护公平责任的规则设计
  • 第十二章 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论
  • 第一节 对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界定
  • 第二节 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确立过程
  • 第三节 我国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独立性
  • 第四节 对见义勇为人受损受益人补偿责任的优化
  • 附录 《民法典》“侵权公平责任”相关条文司法解释建议
  • 参考文献
  • Sabbatical,上班停课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