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8千字
字数
2018-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出版物,旨在推动世界政治研究的转型与升级。
内容简介
本书从比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的角度,对世界政治学科的建设,中东地位变迁,东盟发展与智利、阿根迁的政治转型,中国道路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解读,指出中国自主性社会科学的建立需要充分吸收各主要国家政治史、思想史等丰富资源;世界各国成功与失败的变迁与转型证明,无论是哪一种发展模式,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发刊词:推动世界政治研究的转型与升级
- 主编的话
- 关于建设世界政治学科的初步思考
- 一 国际关系学的“时代性”与“国家性”
- 二 何为“世界”?何为“世界政治”?
- 三 作为世界政治基础的国内政治
- 四 世界政治思潮推动世界秩序的变革
- 五 非西方国家研究与完整的世界知识
- 六 世界政治学科的知识基础:世界政治史
- 七 结语
- 东盟50年:走出边缘地带发展的困境了吗?——对“东盟方式”和“东盟为中心”的反思
- 一 东盟50年:危机催生的地区组织与地区合作
- 二 两个案例:“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地区论坛”
- 三 “东盟方式”和“东盟为中心”:特征及其局限性
- 四 结论
- 石油是否导致族群战争?——过程追踪法与定量研究法的比较
- 一 引言
- 二 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和族群战争:一个新的理论
- 三 采用过程追踪方法的案例研究
- 四 亚齐与印度尼西亚
- 五 南苏丹与苏丹
- 六 两次车臣战争:与车臣境内的石油几乎没有联系
- 七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与石油无关
- 八 加蓬:尽管有大量的石油,仍保持族群和平
- 九 案例总结
- 十 定性和定量:超越两种文化?
- 十一 研究和管理族群冲突
- 世界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大国权力竞争如何引发了技术革命
- 一 技术变迁的政治驱动
- 二 大国权力竞争与技术瓶颈的突破
- 三 美苏争霸与美国技术变迁
- 四 霸权的挑战者及其技术变迁:苏联与日本
- 五 欧洲与古代中国技术变迁的历史比较
- 六 结语
- 汇率水平调整、社会分化与民主转型——对智利和阿根廷的比较研究
- 一 “主动转变”还是“政权取代”?亨廷顿民主转型理论带来的困惑
- 二 既有的解释及其不足
- 三 汇率水平调整与民主转型的方式:一个理论框架
- 四 初始状态下智利和阿根廷政府阵营中行为体的汇率政策偏好
- 五 智利的汇率水平调整、社会分化与政权的“主动转变”
- 六 阿根廷的汇率水平调整、社会分化与“政权取代”
- 七 结论
- 全球地缘政治中的中东战略地位变迁
- 一 中东战略重要性的地理基础
- 二 石油时代来临与中东战略重要性的持续提升
- 三 中东的战略重要性正在缓慢下降
- 四 余论:新时代的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
- 美国民主的衰败与中国道路的崛起——对福山政治秩序的批判
- 一 回归亨廷顿的福山
- 二 从政治秩序到经济发展
- 三 美国民主的衰败
- 四 中国道路的崛起
- 五 结语
- Abstracts
- 内容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