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身体体验疗法的宝典。它结合动物行为学、神经心理研究、及作者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唤醒人体自然的疗愈本能来有效处理因创伤而引发的病症。

内容简介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是彼得·莱文集毕生研究大成的巅峰之作,他在本书中整合了看似迥异的进化、动物本能、哺乳动物生理学和脑科学以及自己多年积累的治疗经验,全面介绍了身体体验疗法理论和实践,为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提供了新的治疗工具,也适用于受伤的人自我探索和疗愈。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译者序一 回到身体,回到心灵
  • 译者序二 创伤的过去与当今的治疗
  • 序言
  • 第一部分 寻根:可以在上起舞的根基
  • 第1章 无声语言的力量
  • 第2章 令人触动的发现
  • 第3章 创伤会变脸
  • 第4章 恐惧导致僵直 动物教会了我们什么
  • 第5章 恐惧是心灵的杀手
  • 第6章 治疗的地图
  • 第7章 绘制身体地图,愈合心理创伤
  • 第二部分 身体在讲述:超乎你的想象
  • 第8章 咨询室中 案例分析
  • 第9章 对彼得事故的评注
  • 第三部分 理性时代的本能
  • 第10章 我们不过是一群动物
  • 第11章 自下而上 三个脑,一颗心
  • 第四部分 具身化、情绪和灵性:回归善良
  • 第12章 具身化的自我
  • 第13章 情绪、身体和改变
  • 第14章 创伤与灵性
  • 尾声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通过身体疗愈创伤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 “人可以从身体开始,寻找创伤的复原力,而随之创伤也会成为生命内在的资源。”
    “创伤” 大到地震灾害的群体创伤小到人际互动中内心的情感的刺痛都会在身体中留下记忆,这些记忆会随着生活的进行而不断活现,活现的场景可能各有不同,但在身体里呈现的感觉却非常一致:僵住、惊恐、卡顿、闪回,活现的时刻仿佛又回到创伤时刻,当下的一切都停滞在过去,整个世界封冻起来!
    在临床的治疗中,遇到过拼劲全力才能打几个客户电话,理智上知道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感受上确实对未知的极度恐惧,因为小时候只要说不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就会被羞辱;当被领导批评后,就犹如世界末日的到来,僵住的同时是在准备挨打,虽然已经成年,那个 “衣架” 早已不在,然而那个记忆扎扎实实留在身体里、情绪里!
    这本书对于专业的咨询师来讲提供了 “从身体治疗创伤” 的路径,和《身体从未忘记》《唤醒老虎 — 启动自我疗愈功能》都属于同一系列的从身体治疗创伤的专业书籍。对于我而言,读本书的最大收获在于 “滴定” 治疗,即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来访及资金细致的身体感受、身体语言、呼吸、眼神等观察测量来推进 “情感耐受力”,一点点去拓展治疗空间、增加情感胜任力。
    将书中所学应用于实践并检验,在实践中应用之后再返回书中去进一步回看,并加深理解,是读专业书籍的核心用途,书籍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的路径、提供作者的经验,提供了治疗的蓝图,自己可以根据蓝图结合自己的所学与每个来访的具体情况走出个性化的地图,寻找到最佳治疗路径。
    理论结合实际,使我更加清晰认识到身体记载着我们所有经历过的创痛,同时也储存着我们所有治愈的资源,那正是 “通过身体的自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被创伤化意味着被判决去一遍又一遍地体验那难以忍受的经历。在这本行文优美且引人入胜的书中,彼得・莱文解释了创伤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并展示了如何依靠身体的智慧帮助我们战胜它且转化它。书中他个人的和临床的经验与创伤治愈的科学要素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鼓舞人心的重要信息。他对创伤独一无二的见解应该被更多的幸存者、医务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知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不是他们鲁莽受的伤,或损害了自己最爱的玩具,而是家长对他们的责备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