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吴向京解读侠义文化演变,深入挖掘侠义精神内涵,探讨社会治理与法制史背景。
内容简介
本书缘于2019年11月27日吴向京老师在北大关于“侠义文化的演变”的讲座。孔庆东老师2019年秋季学期在北大开设了“金庸小说研究”通选课,期间邀请吴老师就侠义文化发展问题进行讲座。吴老师酷爱武侠小说、历史研究,曾读过《水浒传》近两百遍,对侠义文化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讲座成功之余,有意犹未尽之感,遂成此书。跳出文学的视野,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去探求侠义文化的演变及其意义,在今日之社会尤为必要。本书分为启篇、上篇和下篇三大部分。启篇从王阳明心学关于“良知”的论述切入,用“捕豹者说”的故事,引出关于义的概念和其对人的影响。上篇试图从哲学、社会治理等角度探讨侠的产生以及其存在必要性,从“义”的精神本质挖掘侠的起源和精神特质,并从中国礼制发展和法制史,探讨侠在春秋战国大量产生的必然性;同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所产生的与“侠”类似的群体特质进行分析,梳理骑士精神和好莱坞个人英雄的形成和塑造。通过对比骑士精神、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和侠义精神,更加明晰中国侠义精神的独特文化精神内涵。下篇梳理了侠义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原因,总结了其脱实向虚的总体趋势,用历史和文学的双重逻辑构建了一部更加完整、立体的侠义发展史。在叙述中,以历史背景下的典型侠客或者典型文学作品为核心,阐述该历史阶段侠客及侠义文化的总体特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自序
- 启 捕豹者说与心学
- 上篇 试说侠与义
- 第一 义到底是什么
- 第二 以礼致义的结局
- 第三 以法致义的问题
- 第四 以侠伸义,是有“侠义”
- 第五 中国侠客五特征
- 第六 西方也有“侠客”
- 第七 试说中国式侠义
- 第八 侠客与刺客的异同
- 第九 有侠有义有青春
- 下篇 侠义三千年
- 第十 侠之尊者,公平正义
- 第十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第十二 侠之仙者,诗酒人生
- 第十三 侠之儒者,剑胆琴心
- 第十四 侠之神者,思想巨匠
- 第十五 侠之气者,恩怨江湖
- 第十六 侠之归者,投靠朝廷
- 第十七 侠至情者,名利可抛
- 第十八 侠之玄者,葵花宝典
- 第十九 侠之复兴,救亡启蒙
- 第二十 文化永流传,侠义永远在
- 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