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曾任毛泽东、周恩来的日语口译、文化部原副部长刘德有,亲自为你讲述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内容简介

《风雨几星霜:战后中日关系亲历记》循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历史脉络,以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细节,呈现了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历史时刻,回顾了两国领导人和民间各界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以及曾经达到的历史高度,带读者了解那段似乎熟悉又不为人深知的历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首絮语
  • 在遏制中国的铁门上撬开一道缝
  • 胡同里的小四合院
  • 周总理运筹帷幄
  • 日本政府担心美国进行阻挠
  • 战后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定
  • “终于战战兢兢地从木桥上渡过了溪流峡谷”
  • 和平不能坐待,和平必须争取——新中国举行的第一个国际会议
  • 通知我们去北京做翻译
  • 亚太和会不能没有日本代表参加
  • 不去北京,留在沈阳
  • 临时安排的两项任务
  • 会议的重点是日本问题
  • 日本代表突然出现在会场上
  • 两位陌生人的来访
  • 《人民中国》十二年
  • 西单国会街的外文出版社
  • 实力雄厚的中文编辑部
  • 《人民中国》日文版的宗旨
  • 翘首以盼的创刊号问世
  • 中国同志和日本同志合作
  • 创刊十周年纪念号
  • “日本人比较喜欢文艺的东西”
  • 《人民中国》的编者之旅
  • 从周总理谈中日关系说起
  • “摆在日本人民面前的,是两个不同的前途”
  • “我们不愿意把这种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 中国不向日本输出革命
  • 中国的对日方针是党中央确定的
  • “超党派代表团”和“民间渔业谈判”
  • 我被临时借调做口译
  • 在西郊机场的第一场口译
  • 担任渔业谈判翻译
  • 新中国第一个访日代表团
  • 中央拟定协助日侨回国计划
  • 是协助日侨回国,不是“撤侨”
  • “地上本没有路……”
  • 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
  • 贸易代表团的一名翻译
  • 日本出现松动,中国决定派团
  • 做好充分的准备
  • 气节教育
  • “民间往来,官方挂钩”——签订第三次中日贸易协定
  • 深圳—九龙—香港岛
  • 代替签证的“渡航证明书”
  • 代表团下榻“帝都饭店”
  • 在“八芳园”与日本政要会见
  • 力争日本政府提供保证
  • 鸠山首相说:“可以,就那么办吧。”
  • 签字仪式上悬挂两国国旗
  • 周总理关心代表团安全
  • 毛主席纵论中日关系
  • “我们属于同一个人种”
  • 有色人种跟白色人种同等贵重
  • “我们顶过美国的肚子”
  • 毛主席说:我想去日本、美国看一看
  • “将来世界上的事情里面,和平友好是基本的”
  • 中南海紫光阁的日本客人
  • 团长为什么要第二次祝酒?
  • “以民促官”
  • 日方在机场突然宣读《联合公报》
  •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 朋友有真有假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斗争有高潮,也有低潮
  • “是满洲,不是美洲”
  • 毛主席赠送亲笔挥毫的鲁迅诗
  • 为何突然要见日本朋友?
  • 毛主席要发表讲话
  • 《人民日报》安排在头版头条
  • 毛主席穿的是大头皮鞋和棉袜子
  • “日本人民不怕鬼了!”
  • “中间地带”
  • “每人送一本《不怕鬼的故事》”
  • 日本社会党是个“奇怪”的党
  • 毛主席说日本社会党有战斗性
  • “靠看书打仗,是打不赢的”
  • 毛主席书赠曹操诗
  • 石桥湛山一贯反战反侵略
  • 坚持主张中日友好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忽然收到北京的信函和电报
  • 国庆夜天安门城楼上的会见
  • 一张珍贵的照片
  • 片山哲其人
  • “不必悲观,前途是光明的”
  • 为什么说“感谢”日本“皇军”?
  • “日本人不怕美国,要跟它斗争”
  • “一个要控制,一个就要反对。”
  • “我这个臭不可闻的菩萨也香了”
  • 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都是怀着‘社会主义好’的信念回国的”
  • 主要领导人全都露了面
  • “想起了很多很多……”
  • 周总理与日本友人
  • 会见南原繁和大内兵卫
  • 周总理的魅力
  • “拥有这样的政治家的人民是幸福的”
  • 妙答日本记者提问
  • 周总理的书面回答
  • 有问必答,应对自如
  • “浅沼稻次郎的血不会白流”
  • 使华盛顿和东京为之震撼
  • 驳斥自民党的抗议
  • 周总理会见浅沼稻次郎
  • 中国人民支持浅沼讲话
  • 浅沼倒在日本右翼分子的凶刃下
  • “浅沼先生的被刺绝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 “为什么要修改民族英雄的话?”
  • 浅沼那句话是他自发下的论断
  • 美国改变政策才能修改浅沼的话
  • 周总理的智慧和政治上的高度敏感
  • “中国何时进行核试验?”
  • 在中南海西花厅的会见
  • “中国总有一天是要拥有核武器的”
  • “此时无声胜有声”——记松村谦三连续访华
  • 长崎“国旗事件”
  • 周总理在大厅门口亲自迎接
  • 别开生面的“车中会谈”
  • 不仅要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明天
  • “政经分离”与“政经不可分”之争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 双赢的“口头表述内容”
  • 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 LT贸易的诞生
  • 松村向周总理推荐高碕达之助
  • 高碕问周总理:“您怎么认识我?”
  • 周总理“将”了日本政府一“军”
  • “从两头挖隧道,至中间携手”
  • 中国典故“廉颇与蔺相如”
  • LT贸易正式问世
  • “要有很好的火车头和司机”
  • “如果可以‘假辞职’……”
  • 中日贸易大有发展前途
  • 发展经贸关系与国际合作
  • 周总理释疑解惑
  • 关于周总理的几个细节
  • 看日本纪录片《日本的钢铁业》
  • “周总理握手时注视了我眼睛”
  • “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到他了”
  • “伟大领袖”
  • 日本文艺界敬仰周总理
  • 周总理说:“年轻时我也演过戏。”
  • “你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 日本的“白毛女”
  • 影片《白毛女》轰动日本
  • 三个“白毛女”
  • 毛主席说:“你们是老前辈”
  • 邓小平发自肺腑的赠言
  • “左派不抓,右派就要抓。”
  • “我们不能自己把手脚捆住。”
  • “‘叛徒’‘工贼’‘内奸’的罪名是不实的”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日本人不忘过去,才能跟中国真正友好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久别重游似故乡——记郭沫若战后访日(上)
  • 郭老和夫人的家宴
  • 怎敢为大文豪郭沫若做日语翻译?
  • 保障郭老和代表团万无一失
  • 在帝国饭店接待的第一位客人
  • “驱散了乌云,月儿会更明亮”
  • 官方出面的午宴
  • 不忘旧情去扫墓
  • 逝后空余挂剑情——记郭沫若战后访日(中)
  • 祭扫岩波茂雄墓
  • 访问须和田旧居
  • 高超的斗争艺术
  • “荞麦面五枚,清酒二十杯”
  • 东京一场令人难忘的讲演
  • 关西行
  • 弘法渡重洋,目盲心不盲
  • 卅年往事浑如昨——记郭沫若战后访日(下)
  • 愿将丹顶鹤,作对立梅林
  • 访问母校——六高
  • 令人陶醉的诗一般的演讲
  • 青松无处寻,未改白砂心
  • “劝君莫畏赤,请看鲷犹红”
  • 看望恩师
  • 加热吧,水总是要沸腾的!
  • “长风吹大海,万里送归船”
  • 王震率团考察日本农业
  • 怎么找了一个“娃娃”来?
  • 得到毛主席的支持
  • “第一次见到共产党的大干部”
  • “这才是农民的手,好好地干!”
  • “我喜欢吃日本农民的饭”
  • 常驻日本十五年——新华社东京分社成立
  • 中日互派记者的漫长道路
  • 签订协议并互派记者
  • 四易驻地
  • 连续发生的三件大事
  • 日常的采访活动
  • “文革”期间的报道
  • 报道日本的社会运动
  • 君津钢铁厂参观记
  • 名为“警备”,实为监视
  • 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 为中国队抽签
  • 后藤钾二的贡献
  • 后藤钾二喜出望外
  • 邀请美国队访华——历史性的变化
  • 共同社记者抢了独家大新闻
  • 佐藤荣作的上台与下台
  • 池田首相患喉头癌
  • 仅凭一句话,佐藤上了台
  • 佐藤施展两面手法
  • 保利茂秘密会见中国记者
  • “保利书简”的花招
  • 福田赳夫的“鸭子爬水”
  • 佐藤下台前的闹剧
  • 田中出任首相前后
  • “朝袭”和“夜袭”
  • 谁是下届首相人选?
  • 从“三派联合”到“四派联合”
  • 田中角荣与中国记者握手
  • 发挥“观察哨”作用
  • 田中角荣出任首相
  • 田中推进日中邦交正常化
  • “一定要抓住战机”
  • 他是“和式基辛格”吗?
  • 各种政治力量相继组团访华
  • 公明党早期的对华态度
  • 周总理打开僵局
  • 竹入义胜被刺
  • 佐佐木更三要求田中打保票
  • 竹入义胜带回中国方案
  • 竹入是否是日本的“基辛格”?
  • 竹入否认他受田中委托传话
  • 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 萧向前接任
  • 上海舞剧团抵达东京
  • 周总理的重要指示
  • 藤山爱一郎的巧安排
  • 大平外相两次会见孙、萧二人
  • 中岛健藏说:“头上的乌云即将消逝。”
  • 田中首相会见孙平化
  • 飞往上海的两个特殊航班
  • “这是政治!”
  • 是为日本首相访华的一次“演练”
  • 调整各方工作和外务省的态度
  • 出访前的准备
  • 了解田中的生活习惯
  • 中日建交——历史性的时刻
  • 快报:“专机启动了!”
  • 两国总理在北京机场紧紧握手
  • 何谓“添了麻烦”?
  • 周总理做出强烈反应
  • 双方主张的根本分歧
  • 中方严厉批评高岛益郎
  • 双方达成的协议
  • 大平宣布“日台条约”已失存在意义
  • 毛主席会见
  • 国宴上演奏日本小调
  • 举国欢腾庆复交
  • 日本民众争看电视
  • 石桥湛山在病床上露出笑容
  • 向松村遗像报告中日已建交
  • 从此不再绕行香港——中日航空协定的签订
  • 直航问题必须解决
  • 顶住“台湾帮”的压力
  • 定期航线的开通
  • 披荆斩棘路崎岖——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艰难过程
  • 患病卧床口述信件
  • 周总理病中托人带信给田中
  • 三木武夫出任首相
  • 三木为什么出尔反尔?
  • 苏联露骨地施加压力
  • 生怕“拿到手”的东西再跑掉
  • 宫泽的所谓“四项原则”
  • 周总理托人向三木传话
  • 形势的发展有利于缔约
  • 恢复谈判
  • “我们喝了永别的酒”
  • “我们全家人用茅台干了杯”
  •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侧记
  • 委员会成立的原委
  • 耀邦同志的重要讲话
  • 友谊·花束·21世纪
  • “美纪”与“里绘”
  • 四个重要标志
  • 相聚富士山麓
  • 建造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 “相互信赖”
  • 围绕参拜靖国神社展开的斗争
  • “不应对制造中日对抗的罪魁祸首寄以同情”
  • 中曾根首相的讲话
  • 一篇大文章
  • 谈文章主题、布局和选材
  • 思想性、政策性、策略性
  • 日本各界的反应
  • “我希望在无月之夜到中国去,跟邓先生交谈”
  • “电脑加推土机”
  • 田中角荣的早餐会
  • “希望见到邓小平先生”
  • “最中国式的思考与判断力”
  • 明仁天皇和皇后访华
  • 日本国内出现赞否两论
  • 天皇、皇后做了周到准备
  • 人民大会堂的国宴
  • 天皇表示“深刻反省”
  • “两国国民要做好邻居”
  • 天皇参观故宫
  • 与中国普通百姓对话
  • 日本大使举行招待会
  • 写在卷末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