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分析龚自珍、魏源等学人在史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探讨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途径,并阐发其理论意义。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四部分,总论“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上编“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下编“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以及“增订篇目”。

20世纪中国史学遗产丰厚,形成了“三大干流”:新历史考证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新史学流派。

“近代史学”的正式产生,以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史学》,以及在此前后出版的新型学术史和通史著作为标志。近代史学是发扬传统学术的精华与接受西方新学理二者结合的产物。由于中国文化悠久的优良传统的滋养,又适逢中西文化交流提供的相互对话、切磋和启示,加上大量考古文物和稀有文献重见天日,凭借这些难得的时代机遇,20世纪中国史家人才辈出、成果丰硕。

本书通过分析龚自珍、魏源、徐继畬、夏燮、黄遵宪、梁启超、夏曾佑、陈寅恪、陈垣、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王国维、胡适等人的在史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探讨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途径,并阐发其理论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缘起
  • 自序
  • 卷首识语
  • 总论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
  • 近代史学:跨世纪的历程
  • 一、突破传统学术格局的历史性跃进
  • 二、“新史学”的倡导和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逐步成为主流
  • 四、近代史学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 近代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批判继承
  • 一、“摒弃”,还是扬弃?
  • 二、历史观点的吸收发挥
  • 三、治史方法的继承发展
  • 四、历史编纂的改造提高
  • 近代史家对通史体例的探求
  • 一、马骕、章学诚的尝试和主张
  • 二、章太炎和梁启超修撰《中国通史》的设想
  • 三、回答史学发展提出的问题
  • 上编 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
  • 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
  • 一、对危机时代的敏锐反映
  • 二、批判专制 倡导变革
  • 三、转变学术风气 关注现实问题
  • 四、擅长西北边疆史地研究
  • 《圣武记》对清代盛衰的探索
  • 一、“积感之民”发愤之作
  • 二、探索清朝统治的盛衰
  • 三、对边疆民族问题的记述
  • 四、总结军事指挥上的成败得失
  • 五、比较与局限
  • 六、历史编撰和历史文学上的成就
  • 魏源与鸦片战争史
  • 一、写“当前的活的历史”
  • 二、对鸦片战争的忠实记载
  • 三、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
  • 四、在清代史坛上放一异彩
  • 魏源与中西文化撞击
  • 一、冲突和应变
  • 二、群体和个体
  • 三、近代启蒙思潮的先驱
  • 四、“决定幕末日本社会前进的指南针”
  • 徐继畬《瀛寰志略》的价值
  • 一、著述背景与机遇
  • 二、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起点
  • 三、与《海国图志》的比较
  • 近代爱国史家夏燮
  • 一、“沥血叩心,忧危入告”的著述精神
  • 二、歌颂爱国军民 揭露投降派罪行
  • 三、编撰《明通鉴》 总结历史教训
  • 《海国图志》《日本国志》比较
  • 一、时代条件和撰述意图的比较
  • 二、向西方学习的观点之比较
  • 三、社会影响之比较
  • 四、编撰思想的比较
  • 黄遵宪的中西文化观
  • 一、黄遵宪早年就对儒学的保守传统和当时禁锢人们头脑的有害学风作尖锐的批评。他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得自多年亲身考察体验,决非浮光掠影者可比。
  • 二、《日本国志》在记述明治维新“慕效西法”的同时,着意对中西文化作比较研究,广泛输入西方政治、经济、学术思想,并倡导文化价值观念的新转变。
  • 三、20世纪初,黄遵宪针对梁启超转而主张“保存国粹”的守旧倾向,提出“大开门户容纳新学”。他贬斥曾国藩“学问皆破烂陈腐、迂疏无用之学”,对曾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糟粕部分作有力的否定。
  • 四、中西文化接触为黄遵宪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源泉、新意境,从而为近代“诗界革命”开辟了道路。
  • 五、黄遵宪的文化主张反映了近代文化论争与寻求救国道路的一致性。他为后人提供了值得重视的思想资料。
  • 黄遵宪与客家研究
  • 一、时代机遇和个人素养
  • 二、卓有成效的创始工作
  • 三、客乡风情画 海外奋斗篇
  • 四、客家精神在近代展现的风采
  • 《人境庐诗草》与近代文化觉醒
  • 一、从近代文化史的角度考察
  • 二、跳动着近代文化的脉搏
  • 三、异国风物志 历史启示录
  • 四、自强御侮的民族主体意识
  • 五、传统形式与新思想新意境的融合
  • 下编 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
  • 梁启超:近代学术文化的开拓者
  • 一、对近代启蒙运动的贡献
  • 二、从“史界革命”到“小说界革命”
  • 三、褒扬与忌恨
  • 四、晚年学术的特色
  • 五、“新文体”的倡导者
  • 夏曾佑与通史撰著
  • 一、历史观指导上的探索和突破
  • 二、对中国历史演进别开生面的论述
  • 三、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描绘
  • 四、创造了新颖的编撰形式
  • 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 一、邹容与《革命军》
  • 二、陈天华与《猛回头》《警世钟》
  • 三、章炳麟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陈寅恪治史风格
  •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 陈垣学术思想的升华
  • 一、在民族生死关头坚持斗争的史学家
  • 二、表彰明末遗民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 三、自觉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境界
  • 四、《明季滇黔佛教考》的重要影响
  • 郭沫若史学的时代精神
  • 一、《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时代意义
  • 二、“凿破浑沌”与现代科学意识
  • 三、大有益于人民的史剧、史论
  • 范文澜:从国学向唯物史观的跨越
  • 一、国学名家
  • 二、向唯物史观跨越的条件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
  • 侯外庐学术的特色
  • 一、独树一帜的理论主张
  • 二、研究社会史与思想史密切相联系
  • 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学派
  • 增订篇目
  • 龚自珍:锻造新的哲学武器
  • 一、“百年淬厉电光开”
  • 二、锻造新的哲学武器:对公羊学说的革命性改造
  • 三、论证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倡导个性解放
  • 张穆的经世学风与《蒙古游牧记》的撰著
  • 一、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 二、显著的特色 宝贵的价值
  • 何秋涛《朔方备乘》的著史宗旨和史学价值
  • 一、“备用”的宗旨和编撰的特点
  • 二、记载中俄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 三、详载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始末
  • 四、记述全面 议论精辟
  • 黄遵宪文化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形成及其意义
  • 一、治史观念和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条件
  • 二、从《流沙坠简》到《毛公鼎考释》:“二重证据法”的形成
  • 三、《殷先公先王考》和《续考》:熟练运用“二重证据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 四、“二重证据法”对20世纪学术史发展的重要价值
  • 陈垣:宗教史的开山之作
  • 一、破解元代“也里可温”之谜
  • 二、多视角的系统研究
  • 三、以贯通的眼光论述宗教的渊源流变
  • 四、史料详备 功力深厚
  •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
  • 一、学术渊源和时代角色
  • 二、新范式之一:提出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构想
  • 三、新范式之二:著述内容自成体系
  • 四、《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的划时代意义
  • 民国初年历史观领域的新变革
  • 一、陈独秀:“思想界的明星”
  • 二、李大钊:由具有卓识的社会历史观点走向唯物史观
  • “民族—文化”观念与傅斯年、陈寅恪治史
  • 陈寅恪治史风格续议
  • 一、蒙古史、敦煌学、佛经翻译文学等领域的建树
  • 二、“全面掌握、详辨慎取”的史料观
  • 三、祛蔽求真的治史旨趣
  • 四、有关方法论的精到概括
  • 跋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