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9.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9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金刚经·心经·坛经》为中国佛教目前三部核心经典的合集出版。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心经》是佛教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部经。《坛经》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
《心经》《金刚经》《坛经》在佛教中拥有崇高的地位,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并且关涉到僧俗各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因而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三部经是入门基础,是必须一读的经典。
目录
-
版权信息
-
金刚经
-
前言
-
法会因由分第一
-
善现启请分第二
-
大乘正宗分第三
-
妙行无住分第四
-
如理实见分第五
-
正信希有分第六
-
无得无说分第七
-
依法出生分第八
-
一相无相分第九
-
庄严净土分第十
-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
心经
-
前言
-
正文
-
坛经
-
前言
-
行由品第一
-
般若品第二
-
疑问品第三
-
定慧品第四
-
坐禅品第五
-
忏悔品第六
-
机缘品第七
-
顿渐品第八
-
护法品第九
-
付嘱品第十
展开全部
佛经入门
佛学基础三经,《金刚经》算是佛学精义。《心经》是纲要,《六祖坛经》是最接中国地气的六祖语录。宗教对经典的传授有不同路径,原教旨主义的要求经文原文原语,对于经典的阅读自然只有专家才能解读,教义被教士垄断。如果开放利于传播,比如《圣经》各种版本和文字的不断进化,佛学如果要传播也需要用现代语音不断迭代更新,现在《金刚经》还是千年前的汉化版本,庙里的师傅还是要求梵音诵读。其实如《圣经》,大道理都不深奥,把佛经也可以当故事读。读本书结合熊逸的《佛学 50 讲》基本佛学就入门了。
不带“空”字的说“空”——我读《金刚经》
翻开这本书,是因为我想抄《金刚经》,静静心,练练字。当然,在抄的同时,顺便把书看了看,这个效果也不错。《金刚经》由一个问题开始,就是由号称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 "解空第一" 的须菩提问的:"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 整篇经文就是围绕释迦牟尼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说到最后,释迦牟尼给出一个四句偈作为答案的精华,就是我们熟悉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说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要成就无上智觉,就得破除一切执著,扫除一切法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如清晨的露珠,日出即散,如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很多诗人看了这个答案,写出了很多感悟。比如 "二十年来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二十年这样漫长的一段时间,当回顾起来的时候,只像是一场迅速消散的梦。再比如 "人世刹那顷,汝身能几秋",人活一辈子,只是一刹那。但是佛陀说的刹那就是真的是 "刹那",不是二十年、一辈子看起来像一 "刹那",就是现在这一 "刹那",按照我的理解就是集中精神在这个瞬间,这也是冥想强调的一个内容。这是对我最有启发的一个地方,也是我们现代社会很难做到的事情,让自己 "定" 下来。我想起那个故事。小和尚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又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得到前,砍柴时惦着挑水,挑水时惦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老和尚通过修行,做到就是定在这个 "刹那",我每次焦虑的时候,也总是告诉自己这样一个故事。说完这个 "刹那",那对于上一个 "刹那" 和下一个 "刹那" 又要怎么办?就是前面也提到的破除一切执著,扫除一切法相。我们学佛的老领导告诉,这个其实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先入为主。"先入为主" 就是 "色",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事情,无论是过去的事情,还是未来的事情。如果你换个角度,不执著你的固有思维,事情可能有出现它的 "本来面目",而不是你以为的。我想起 "疑邻盗斧" 的故事。当你斧子不见了,你认为你的邻居儿子就是那个小偷的时候,你看他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当你在翻动谷堆时发现了斧子,又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我们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很搞笑,但是这个搞笑就是我们的日常思考习惯。当你摆脱了 "先入为主",摘掉有色眼镜,会发现 "色就是空"。这是《洞见》这本书说过的。所以《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 "空" 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当然,我说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值得大家再去探索。这次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我读着读着,读到了这一句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我脑里闪过陈奕迅的《不来也不去》,"如烟,因给你递过火。如火,却也没熔掉我。回望最初,当丧失是得着可不可。可痛若骊歌,乐如儿歌。像你没来过,没去过。" 我在想这首歌的灵感是不是来自《金刚经》。后来一查作词人是林夕,很大可能就是了。每次有这样的一个小发现,也是读书的乐趣。
【行】该干嘛就干嘛,多多沉淀《心经》,会有好好的前行。
H:睡饱 7 小时、深蹲 20 下;冥想专注鼻头 5 分钟。A:淡定但方向朝着乐观、准备是以悲观水平去防范。I:清晨深度阅读 1 小时,今日工作任务多,从工作中的大大小小感知,如见人看事等也是输入。O: 思考《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 “行”,发现践行的过程中除了行动、改变、实践、精进等功夫外,还有最底核的策勉:臣服。我认为要过好这一生,必须有臣服于因缘和合的本事,才不会处处觉得窒碍难行而把能量虚耗了。只要内心有百分之百的臣服,也就是所谓的无我,就不会把气力虚耗在抵抗的部分。例如,元宇宙时代来临、各式大大小小多元层次的感测器在手机任何可能的数据早就渗透并环伺我们的生活,要怎么防范?要怎么抵抗觉得不尊重隐私?与其仰天咆哮不安不舒服、不如就臣服于大环境吧。遇到不顺心的事,与其纠结于 “为什么是我?” 不如默默地感谢这个遭遇、接纳这个处境、然后问自己,接下来要学什么?想到疫情防疫警示,有人整日抽烟不断与敲打墙壁,見到他一开始的惊吓紧张到无感、甚至为他感到难受的那段 14 天煎熬过程,居然支持我足够的忍耐度。发现以前觉得是事儿的现在根本不是事儿了。这让我有一种油然而起的能量管理驾驭感,并在脑子上方好像多了一位好朋友:天使!名叫 #元认知。对,就李笑来老师说过元认知。要做一件事情前,必须要有不败精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接纳和化解。尤其是处在逆境的时候,越快、越早地接纳,就不会被过多的情绪勒索、无谓的感受绑架,自然能做到该干嘛就干嘛了,是不是?多多沉淀《心经》,会有好好的前行。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