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论述国际法的历史发展,阐释海洋法发展的新动向,剖析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系列问题,研究国际能源法律和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阐明中国与国际法问题。

内容简介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国际法析论(第四版)》结合当代国际关系的有关实践,以历史与现实社会为背景,探讨国际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与国际法若干新发展,重点分析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论述国际法的历史发展,阐释海洋法发展的新动向,剖析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系列问题,研究国际能源法律和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阐明中国与国际法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若干规律性的认识。全书视野开阔,重点突出,资料丰富,论证严密,既注意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又力图跟踪和反映国际法学的最新动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第四版修订说明
  • 第三版修订说明
  • 第二版修订说明
  • 第一编 国际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法的新发展
  • 第一章 国际法的政治基础
  • 一、国际法的现实基础
  • (一)众多国家的存在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
  • (二)各国间的平等共处是国际法产生的基础
  • (三)建立国际法律秩序是国家间交往的内在需要
  • 二、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 三、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现实主义者对国际法的虚无主义态度
  • (二)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 四、国际政治对国际法的影响
  • (一)国际政治与国际法规范的形成
  • (二)国际政治对国际法的制约
  • 五、国际法的发展前景
  • (一)国际法将更受重视
  • (二)国际法将逐步摆脱强权政治的束缚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章 当代国际法的新发展与价值追求
  • 一、国际社会基本结构的新变化
  • (一)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无政府、有组织”形态
  • (二)“21世纪型危机”的出现
  •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
  • 二、当代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 (一)“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国际社会组织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 (二)国际法全球化与碎片化共存的现象明显
  • (三)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国际法的约束力不断增强
  • (四)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更加凸显
  • (五)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不断向非传统安全领域延伸
  • 三、当代国际法的应有价值与时代使命
  • (一)发展、安全、人权等价值目标
  • (二)国际法的宪政功能
  • (三)国际法的民主与法治价值
  • (四)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 四、影响当代国际法新发展的因素
  • (一)科学技术
  • (二)国际政治
  • (三)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三章 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及前景
  •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界定
  • 二、传统的人道主义干涉
  • (一)早期的国际法学家学说
  • (二)19世纪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 (三)人道主义干涉在习惯国际法中的地位
  • 三、联合国成立以来的集体人道主义干涉
  • (一)禁止使用武力与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
  • (二)人权的发展和集体安全措施对人权的保护
  • (三)安理会在20世纪90年代的实践
  • (四)科索沃危机与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
  • 四、单方面的人道主义干涉
  • 五、人道主义干涉的前景
  • (一)尽量减少人道主义干涉
  • (二)人道主义干涉规范化的建议
  • 六、人道主义干涉与“保护的责任”
  • (一)“干涉和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与《保护的责任》报告
  • (二)“保护的责任”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四章 国内法与国际法解释之比较研究
  • 一、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解释效力问题
  • 二、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解释方法问题
  • 三、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解释原则问题
  • 四、国内法与国际法解释方法的位级问题
  • (一)国内法解释方法的位级
  • (二)国际法解释方法的位级
  • 五、结语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五章 女权主义国际法方法
  • 一、女权主义者对国际法的批判
  • (一)国际法的造法过程排斥女性
  • (二)国际法的内容有利于男性而不利于女性
  • 二、女权主义者的国际法分析
  • (一)对权利的分析
  • (二)公、私领域的区分
  • 三、结论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六章 碳排放权:一种新的发展权
  • 一、碳排放权的定位
  • (一)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权的产生
  • (二)碳排放权的主体
  • (三)碳排放权是一种新的发展权
  • 二、作为发展权的碳排放权的法理依据
  • (一)碳排放权的法律基础
  • (二)碳排放权的理论依据
  • 三、作为发展权的碳排放权的分配
  • (一)现有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
  • (二)影响碳排放权分配的因素
  • 四、中国的对策
  • (一)从“差别原则”到“共同责任”的转变
  • (二)强调由贸易和投资引起的转移排放问题
  • (三)寻找新的联盟
  • (四)重视碳排放权分配中的发展权问题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编 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
  • 第七章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确立
  • (一)有关的国际法学家学说
  • (二)现代国际法律文件
  • 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含义
  • (一)《联合国宪章》的历史文件的解释
  • (二)《国际法原则宣言》的解释
  • (三)苏联政府的解释
  • 三、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法律效果
  • (一)一国一票制
  • (二)排他管辖原则
  • (三)轮换制原则
  • (四)国家行为主义
  • (五)无歧视原则
  • 四、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现代国际社会中的适用
  • (一)应辩证地理解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二)国家主权平等是相对的
  • (三)国家主权平等是指法律上的平等
  • (四)当今坚持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八章 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及其发展趋势
  • 一、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产生背景
  • (一)对自然资源的缺乏和合理利用的担心
  • (二)发展中国家增强经济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
  • (三)促进和保护外国投资的需要
  • (四)“冷战”对峙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争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二、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法律依据
  • (一)国际条约
  • (二)联合国大会决议
  • (三)国际司法判例
  • 三、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内涵
  • (一)自由处置自然资源的权利
  • (二)自由地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
  • (三)恢复对自然资源的有效控制权和损害赔偿的权利
  • (四)为民族发展而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 (五)按照国家环境政策来管理自然资源的权利
  • (六)平等地分享跨境自然资源惠益的权利
  • (七)管理外国投资的权利
  • (八)对外国投资实行征收或国有化的权利
  • 四、自然资源永久主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一)考虑民族的发展和人民的福利
  • (二)尊重土著人民的权益
  • (三)为促进发展而进行国际合作的义务
  • (四)保护与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财富的义务
  • (五)平等地分享跨界自然资源的义务
  • (六)尊重国际法与公平地对待外国投资者的义务
  • (七)国有化或征收的义务
  • 五、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的发展趋势
  • (一)当代国家主权的传统范围受到侵蚀
  • (二)经济全球化逐渐削弱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
  • (三)新开发自然资源的方法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影响
  • (四)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更加重视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怀
  • (五)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是国际可持续发展法的基石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九章 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
  • 一、人权国际保护的历史发展
  • (一)人权的概念
  • (二)历史发展
  • 二、人权国际保护的内容、特点及理论依据
  • (一)人权国际保护的内容
  • (二)人权国际保护的特点
  • (三)人权国际保护的理论依据
  • 三、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 (一)国家主权原则与人权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 (二)人权国际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 (三)国家主权对人权国际保护的制约
  • 四、人权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
  • (一)国际法律文件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规定
  • (二)人权在本质上属于主权国家国内管辖的范围
  • (三)人权具有国际性
  • (四)在特定情势下为保护人权可进行干涉
  • 五、结论:寻求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和谐、统一
  • (一)应当辩证地看待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 (二)人权国际保护应尊重国家主权
  • (三)避免人权国际保护的政治性利用
  • (四)寻求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和谐、统一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章 国家主权的终结?
  • 一、国家主权虚无观
  • 二、国家主权是现代国际法的核心
  • (一)国家主权是一种不容否定的客观存在
  • (二)国家主权原则得到了许多国际法律文件的确认
  • (三)国家主权原则贯穿于整个国际法体系中
  • 三、国家主权不是神话
  • (一)国家主权理论是国际关系客观现实的反映
  • (二)国家主权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
  • (三)国家主权观将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三编 国际法史研究
  • 第十一章 国际法史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一、国际法史研究的现状
  • 二、国际法史研究的意义
  • 三、国际法史的分期问题
  • (一)以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界标进行划分
  • (二)以学说或学者为着眼点来划分
  • (三)以地域范围为主、兼顾历史发展顺序为标准进行划分
  • (四)按照国际法本身发展的阶段性来划分
  • (五)以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主轴、结合地域范围为标准进行划分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二章 格老秀斯和格老秀斯学派
  • 一、格老秀斯的生平
  • 二、格老秀斯的主要著作
  • 三、格老秀斯的国际法学说
  • (一)自然法和国际法
  • (二)国家和主权
  • (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 (四)人道主义
  • (五)海洋自由原则
  • 四、格老秀斯的地位
  • 五、格老秀斯及其著作在中国的影响
  • 六、格老秀斯学派
  • (一)概述
  • (二)沃尔夫
  • (三)瓦特尔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三章 劳特派特国际法思想述评
  • 一、生平与著述
  • 二、国际法思想
  • (一)格老秀斯传统
  • (二)法和法律规则
  • (三)一般法律原则的性质与作用
  • (四)“法律不明”学说
  • (五)国际法院法官的任务
  • 三、学术地位
  • (一)极力扬弃大陆学派(Continental Schools of International Law)和英美学派(Anglo-American Schools of International Law)
  • (二)十分关心国际法的有效性及发展的可能性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四章 罗马法与国际法的发展
  • 一、古罗马外交事务中的国际法因素
  • 二、罗马法与国际法概念的产生
  • 三、罗马法与英国的国际法实践
  • 四、罗马法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国际法实践
  • 五、罗马法在国际法中的遗迹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四编 海洋法问题
  • 第十五章 《海洋法公约》第82条的执行:问题与前景
  • 一、《海洋法公约》第82条执行问题的产生
  • (一)外大陆架资源的开发前景
  • (二)相关国家的实践
  • 二、《海洋法公约》第82条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 (一)《海洋法公约》第82条的主要内容
  • (二)《海洋法公约》第82条与其他条款的关系
  • (三)《海洋法公约》第82条存在的问题
  • 三、《海洋法公约》第82条的发展前景
  • (一)呼之欲出的《第82条示范协定》
  • (二)中国的对策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六章 海上共同开发“区块”的选择
  • 一、海上共同开发“区块”选择的理论与实践
  • (一)海上共同开发“区块”的地理范围
  • (二)海上共同开发“区块”的面积
  • (三)海上共同开发“区块”与领海的关系
  • 二、影响海上共同开发“区块”选择的主要因素
  • (一)政治意愿
  • (二)经济考量
  • (三)所涉国家的多寡
  • (四)主张的合法性
  • (五)文化因素
  • 三、中国与有关国家在南海共同开发“区块”的选择问题
  • (一)拓展在南海的地理和资源的调查活动
  • (二)选择南海共同开发的“区块”宜小
  • (三)鼓励石油公司积极参与南海的共同开发活动
  • (四)南海潜在的共同开发“区块”
  • 四、结论
  • (一)海上共同开发“区块”的选择并不影响海上边界的划定
  • (二)明确争议海区的存在有助于划定海上共同开发“区块”
  • (三)海上共同开发安排不存在“绝对的输赢”(no gain no loss)之别
  • (四)海上共同开发通常不能一蹴而就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七章 海上共同开发的法律依据、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实现路径
  • 一、海上共同开发的理论基础
  • (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二)国际合作原则
  • (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二、海上共同开发的法律依据
  • (一)国际条约
  • (二)国际习惯
  • (三)一般法律原则
  • (四)司法判例
  • (五)国际组织的决议
  • 三、海上共同开发的法律适用
  • (一)国际法
  • (二)国际石油开发合同
  • (三)特别法
  • (四)国内法
  • 四、海上共同开发的发展趋势
  • (一)海上共同开发的领域由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主,向海上观光旅游等多领域延伸
  • (二)海上共同开发呈向习惯国际法规则方向发展之势
  • 五、中国在南海共同开发的实现路径
  • (一)中国在南海的共同开发倡议陷入困境的原因
  • (二)中国在南海共同开发的路径选择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八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南海争端解决的影响
  •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际法性质定位:一种国际合作的新形态
  •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目标是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模式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合作机制
  •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路径是一种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
  •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南海争端解决的积极影响
  • (一)有利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促进地区稳定,从而为南海争端的解决提供和平的外部环境
  • (二)有助于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从而冷却南海争端
  • (三)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在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方面的新突破
  • (四)有益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签署,从而形成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
  • (五)有益于化解国际社会对南海航行自由的质疑,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海上通道安全
  • 三、南海争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最大挑战
  • (一)南海争端之复杂化将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长期阻碍因素
  • (二)南海争端之法律化将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瓶颈
  • (三)南海争端之区域化将使东盟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不可忽视的牵制力量
  • (四)南海争端之国际化将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
  • 四、认识与建议
  • (一)几点认识
  • (二)对策建议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十九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
  • 一、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立及缺陷
  • (一)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立
  • (二)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缺陷
  •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中国参与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
  • (一)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充分的国际法律保障
  • (二)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是实施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 (三)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需要中国智慧
  • 三、如何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推动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
  • (一)国际层面:倡议召开审议《海洋法公约》会议或订立专门的补充协定
  • (二)区域层面:缔结区域性协定、主导区域内海洋管理合作法律制度的构建
  • (三)国内层面:完善国内法包括涉海法律制度
  • 四、结论
  • (一)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二)树立并落实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提,也是实现国际海洋法律秩序变革的重要手段
  • (三)吸取中国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中的经验与教训,积极构建中国在海洋法律秩序变革中的话语权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五编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 第二十章 雅尔塔体制与联合国
  • 一、雅尔塔体制为联合国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 二、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国际格局使联合国陷入了困境
  • (一)雅尔塔体制导致了“冷战”对峙的国际格局
  • (二)联合国几乎成了“冷战”双方的工具
  • (三)雅尔塔体制的演进与联合国的发展交互影响
  • 三、雅尔塔体制瓦解后的联合国
  • 四、几点启示
  • (一)反对强权政治
  • (二)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 (三)尊重主权平等原则
  • (四)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五)联合国内部机制改革应体现出民主、公正、客观合理、平衡有效的基本原则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十一章 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
  • 一、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法律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 (二)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与“结构平衡论”
  • 二、联合国改革的必要性
  • (一)联合国面临新挑战
  • (二)国际法律秩序的危机
  • 三、联合国改革的法律依据
  • (一)程序分析
  • (二)实践透视
  • 四、改革是联合国的必由之路
  • (一)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 (二)联合国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三)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
  • (四)联合国改革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成员国的政治意愿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十二章 联合国改革与现代国际法:挑战、影响和作用
  • 一、联合国改革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一)《联合国宪章》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三)“保护的责任”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二、联合国改革与不干涉内政原则
  • (一)内政的范围相对缩小
  • (二)不干涉内政原则要服从于国际保护责任
  • (三)广义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概念
  • 三、联合国改革与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 (一)《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
  • (二)人道主义干涉合法化的标准问题
  • (三)自卫权制度与“先发制人”战略
  • (四)使用武力的正当性问题
  • 四、联合国改革与集体安全制度
  • (一)《联合国宪章》有关集体安全制度的规定
  • (二)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缺陷和挑战
  • (三)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改革思路
  • 五、联合国改革与《联合国宪章》的修改
  • 六、结论:联合国改革与现代国际法的互动
  • (一)现代国际法在联合国改革进程中的作用
  • (二)联合国改革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十三章 国际法院的司法独立:困境与变革
  • 一、司法独立:起源及标准
  • (一)司法独立的起源
  • (二)司法独立原则是世界各国奉行的一项宪法原则
  • (三)司法独立原则得到了国际法律文件的确认
  • 二、国际法院司法独立:客观要求与制度保障
  • (一)司法独立是国际法院运作的基本原则
  • (二)国际法院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
  • 三、国际法院司法独立:困境及其成因
  • (一)国际法院司法独立的困境
  • (二)影响国际法院司法独立的因素
  • 四、国际法院司法独立:发展与完善
  • (一)法官的组成与任职资格
  • (二)法官的任期
  • (三)法官的选举
  • (四)回避制度
  • (五)专案法官
  • 五、国际法院司法独立: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六编 国际能源法
  • 第二十四章 国际能源法:国际法发展的新突破
  • 一、国际能源法的产生
  • (一)国际能源法的形成
  • (二)国际能源法产生的原因
  • 二、国际法新分支:国际能源法的“性质定位”
  • (一)国际能源法的渊源
  • (二)国际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 (三)国际能源法的主体
  • 三、新兴的国际法分支:国际能源法之“新”
  • (一)国际能源法产生的年代新、内容新
  • (二)国际能源法的客体新
  • (三)国际能源法与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国内能源法等的不同
  • 四、国际法发展的新突破:新兴的国际能源法之“意义”
  • (一)国际能源法突破了传统部门法的分野
  • (二)国际能源法拓展了国际法的研究领域
  • (三)国际能源法将推动国际法研究方法的革新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十五章 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国际法问题
  • 一、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现状
  • (一)中哈石油管道
  • (二)中俄石油管道
  • (三)中缅石油管道
  • 二、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国际法律框架
  • (一)一般性的国际公约
  • (二)政府间的协议
  • (三)间接适用的国际协议
  • 三、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一般国际法原则
  • (一)过境自由原则(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transit)
  • (二)非歧视原则(the principle of non-discrimination)
  • (三)不妨碍原则(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
  • 四、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管辖权问题
  • (一)属地管辖
  • (二)协定管辖
  • 五、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环境问题
  • (一)与跨国能源管道运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律制度
  • (二)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环境管理
  • (三)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环境管理的影响
  • (四)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环境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 六、跨国能源管道运输争议的解决
  • (一)争议类型
  • (二)争议解决方法
  • 七、结语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十六章 国际能源机构的法律制度
  • 一、国际能源机构的建立
  • 二、国际能源机构的法律框架
  • (一)《国际能源纲领协议》
  • (二)国际能源机构的宗旨
  • (三)国际能源机构的成员国
  • (四)国际能源机构的组织结构
  • (五)国际能源机构特殊的表决程序
  • (六)国际能源机构的活动
  • 三、国际能源机构对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
  • (一)国际能源机构对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
  • (二)中国加入国际能源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前景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十七章 国际能源秩序的变革:国际法的作用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新变化
  • (一)世界能源生产重心的变动
  • (二)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转移
  • (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 (四)欧佩克影响力的降低
  • (五)国际能源市场的复杂多变
  • (六)各国能源战略的调整
  • 二、国际能源秩序的发展趋势
  • (一)北极地区和国际海底区域将成为能源布局的新领域
  • (二)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将成为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 (三)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的低碳化将成为能源问题的新议题
  • (四)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将成为争夺的新焦点
  • (五)多元化将成为能源秩序的新特征
  • 三、现代国际法在国际能源秩序变革中的作用
  • (一)国际组织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的场所,有利于促进国际能源合作
  • (二)现代国际法为各类国际能源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有助于国际能源新秩序的建立
  • (三)现代国际法为国际能源争端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方法,有助于化解各能源争端方的矛盾与冲突
  • (四)现代国际法为国际能源新秩序的保障和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 四、中国在国际能源秩序变革中的角色定位
  • (一)观念的转变:从国际能源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革新者
  • (二)角色的转变:从国际能源事务的冷眼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加者
  • (三)任务的转变:从国际能源公共品的享受者转变为提供者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二十八章 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的构建:法律基础与实现路径
  • 一、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 (一)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的构建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助推器
  • (三)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实现中国的“能源革命”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倡导成立“能源共同体”的尝试
  • 三、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构建的法律依据
  • (一)国际条约
  • (二)双边协定
  • (三)一般法律原则
  • 四、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互利原则
  • (二)互补性原则
  • (三)平等合作原则
  • (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五、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合作的主要领域
  • (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 (二)保护能源运输安全
  • (三)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四)促进“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建立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机制
  • (五)推动国际能源秩序的变革
  • 六、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实现的路径
  • (一)建立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的主要障碍
  • (二)中国与周边能源共同体的前景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七编 中国与国际法
  • 第二十九章 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及其影响
  • 一、清代与国际法的初步接触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 二、近代国际法著作正式输入中国之始
  • 三、中国第一个外事机构——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的设立
  • 四、清朝对外交往的主要规则——不平等条约制度
  • 五、清政府在外交上对国际法的运用
  • 六、清代官员及学者对国际法的评价
  • 七、结语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三十章 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对现代国际法发展的贡献
  • 一、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历程
  • (一)清代的国际法学
  •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国际法学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法学
  • (四)中国台湾地区的国际法学
  • 二、中国对现代国际法发展的贡献
  • (一)创建联合国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三)国际法上的承认
  • (四)国际法上的继承
  • (五)国籍
  • (六)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三十一章 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制度创新:现实需要与实现路径
  • 一、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一)外因——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 (二)内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 二、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制度创新涉及的主要内容
  • (一)引领国际议题
  • (二)主导规则内容
  • (三)推动规则修改
  • 三、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
  • (一)系统总结中国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
  • (二)提出能被大多数国家接受的理念或价值观
  • (三)寻找不同的利益共同体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第三十二章 “中国梦”的国际法蕴涵
  • 一、“中国梦”的国际法内涵
  • (一)“中国梦”最基本的含义是遵守国际法、履行国际义务
  • (二)“中国梦”意味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对外关系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三)“中国梦”是“国际合作梦”,包含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合作原则
  • (四)“中国梦”也是“国际责任梦”,需要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法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二、“中国梦”的国际法外延
  • (一)“海洋梦”
  • (二)“航天梦”
  • (三)“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梦”
  • (四)“全球治理梦”
  • 三、“中国梦”与现代国际法的互动
  • (一)“中国梦”将推动现代国际法新规则的产生
  • (二)现代国际法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 四、结论
  • (一)“中国梦”是植根于现代国际法的基础之上的
  • (二)“中国梦”需要回应中国作用、推出中国方案
  • (三)“中国梦”应提升中国在现代国际法发展中的话语权
  • 推荐阅读书目及论文
  • 附录
  • 一、拓展阅读书目
  • (一)专著
  • (二)港台学者著作
  • (三)译著
  • (四)英文原著
  • (五)文献、资料和工具书
  • (六)案例集
  • 二、中外国际法期(集)刊
  • 三、常用国际法网址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