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深度解读阿德勒的生活哲学。

内容简介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态度、动作、表情、野心、习惯,所有行为都围绕着我们关于生活的某种深信不疑的解释,在阿德勒看来,这便是一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也是对自身经历的诠释。

阿德勒认为,与其强调过去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人生,不如说我们的行为与情绪都受到自身目的的影响。我们无法从某种麻烦中走出来,可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走出来,而是不想走出来。

长久地沉浸在失恋的痛苦里,可能是想要获得关注和怜爱;抱怨自己为家庭或工作牺牲太多的人,可能是因为不这么做就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暴怒可能不是我们真的有那么愤怒,而是我们无意识中明白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能控制对方……阿德勒的“目的论”是一把朝向自己的手术刀,诚实而锋利,它教我们审视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调整动机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

而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被归纳于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与恋爱。我们在其中遇到的一切烦恼,都源于没有做到课题分离。具体表现为干涉他人的课题,或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情感,什么是无须负责的他人情感。而当我们背负着别人的事情,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时,“认可欲求”就让我们不再自由了。

人际关系可以是一切烦恼的源头,也可以成为一切滋养的所在。本书从“目的论”出发,依次拆解了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课题分离等阿德勒心理学中的核心观点。作者从自身的经验与理解出发,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放弃全能幻想,学会做一个普通人;作为人格核心的四种生活风格是如何形成和影响我们的;如何建立滋养型而非消耗型的人际关系,等等。

我们对人生课题所做出的反应,体现出我们对生活意义的深层感受。理解这种意义是如何形成的,找到纠正错误意义的方式,或许,便能向稳固的幸福感迈进一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世界没有那么糟糕,美好是一种选择
  • 第一章 目的论
  • 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隐含着目的
  • 痛苦源于目的不明确
  • 自主选择是一种能力
  • 第二章 自卑与补偿
  • 自卑感的产生
  • 自卑情结的运作
  • 解决自卑感的方式
  • 第三章 追求优越
  •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优越
  • 优越感的满足
  • 需要被警惕的四种优越感
  • 第四章 生活风格
  • 生活风格是人格的核心
  • 生活风格的形成与特性
  • 影响生活风格发展的因素
  • 如何看待你的生活风格
  • 第五章 社会兴趣
  • 社会兴趣是人类的本性
  • 什么样的人会缺乏社会兴趣
  • 人生三大问题
  • 如何发展社会兴趣
  • 第六章 创造性自我
  • “我命由我不由天”
  • 部分地决定自己的人格
  • 创造性自我的表现
  • 第七章 滋养型的人际关系
  • 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 只有课题分离,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跳出被讨厌的勇气,真正认识阿德勒

    虽然近几年阿德勒在国内很流行,但我发现大家对他的观点还是存在一些误读。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很多人以为这句看似很共情的话是出自阿德勒,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真正去研究阿德勒的理论,就会发现,这句话是不存在的,甚至会有些牵强和偏颇。这句话之所以这么流行,原因在于很多人误解了阿德勒的理论,大家似乎更在意的是想找到一个原因来解释当下的痛苦。但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已形成一种 “生活风格”,并会据此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相比是什么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决心实现怎样的人生目标才是更为重要的。至于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生活风格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比如,有一些人会说,原来我的不幸都是童年所造成的;但也有一些人会认为,我的童年不需要去疗愈,我需要做的是努力去创造自己今后人生中的幸福。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去看看阿德勒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而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前几年看过了《被讨厌的勇气》,就对阿德勒心理学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当中提到的 “目的论”。所谓的 “目的论” 就是与 “原因论” 相对应,比如把当下的境况、境遇和状态归结为原生家庭或者成长环境。“原因论” 其实本质上就是把当下的不幸进行归因,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逃避,一种让过往背锅的心理,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没有积极去改变和重新定义的勇气。本书中还有一段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有多少人知道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多人会以培养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作为我们的教育目的,但是真正的家庭教育的概念是,如何让孩子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自主地设定人生目标,以及在完成这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真是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唔,很通俗,适合阿德勒入门。只是鸡汤味浓了一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蓝狮子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民营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专注于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业务,整理并传播中国本土公司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