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业务与风险防范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在介绍供应链金融概念、特点、功能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其中包括生产领域、贸易流通领域、物流领域、电子商务领域和银行领域的业务模式。书中同时介绍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才时代,以智慧供应链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及其形态,如P2P供应链金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供应链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本书出版指导委员会
  • 前言
  • 第一章 初识供应链金融
  • 一、产生供应链金融的基础
  • (一)微观基础
  • (二)宏观基础
  • 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及其特点
  • (一)供应链的概念
  • (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 (三)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 (四)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异同
  • 三、供应链金融的功能
  • (一)追踪供应链资金流
  • (二)灵活有效运用金融资金
  • (三)扩大金融资源的源泉
  • 四、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 (一)供应链金融的环境影响者
  • (二)供应链金融的行为主体
  • (三)供应链金融的功能执行者
  • 五、供应链金融解决的问题
  •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
  • (二)核心/平台企业生态升级
  • (三)多层次金融服务缺席
  • 六、供应链金融的演进
  • (一)供应链金融1.0阶段
  • (二)供应链金融2.0阶段
  • (三)供应链金融3.0阶段
  • 七、中国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
  • (一)供应链金融推行中存在不足
  •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 (三)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方面存在不足
  • (四)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 八、国外供应链金融发展概况
  • (一)国外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的异同
  • (三)我国可以从国外学习供应链金融的经验
  • 第二章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
  • 一、应收账款融资
  • (一)保理业务
  • (二)保理池融资
  • (三)反向保理
  • (四)票据池授信
  • (五)出口企业的特殊供应链金融形态
  • 二、库存融资
  • (一)静态抵质押授信
  • (二)动态抵质押授信
  • (三)仓单质押授信
  • 三、预付款融资
  • (一)先票/款后货授信
  • (二)担保提货授信
  • (三)进口信用证项下未来货权质押授信
  • (四)国内信用证
  • (五)附保贴函的商业承兑汇票
  • 四、三种主要业务模式的对比
  • 五、披着供应链金融外衣的特殊金融模式
  • (一)认清套利套汇金融
  • (二)套利套汇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异同
  • 第三章 生产运营领域的供应链金融
  •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规律
  •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运营的关系
  • 四、认识生产运营领域的服务化战略
  • 五、生产运营领域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
  • (一)流程化产业金融服务
  • (二)定向化产业金融服务
  • (三)整合化产业金融服务
  • 第四章 贸易流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
  • 一、贸易流通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 (一)生产商发展对流通业带来的威胁
  • (二)零售业发展对流通业带来的威胁
  • (三)现代流通企业应具备的能力
  • 二、贸易流通企业的物流独特性业务
  • 三、贸易流通变革的四个维度
  • (一)广度——全球化网络运营
  • (二)深度——基于信息化的协同商务
  • (三)长度——实现产业深度分销
  • (四)幅度——综合性的产业服务
  • 四、贸易流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 (一)物流导向型供应链金融模式
  • (二)市场导向型供应链金融模式
  • (三)一体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 第五章 物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
  • 一、物流金融的实质
  • (一)传统物流金融
  • (二)新型物流金融
  • 二、物流金融的几种形态
  • (一)代收货款
  • (二)托收
  • (三)质押担保融资
  • (四)授信融资
  • 三、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
  • 四、第三方物流差异化因素
  • (一)第三方物流的资源和能力性质
  • (二)产业组织要素
  •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类型
  • 五、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
  • 一、供应链金融的前身——贸易融资
  • (一)信用证项下融资方式
  • (二)托收、汇款结算项下的贸易融资
  • (三)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
  • 二、供应链金融是贸易融资的延伸
  • 三、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
  • (一)“长度”创新——国际化程度
  • (二)“宽度”创新——扩大客户群体
  • (三)“深度”创新——挖掘客户需求
  • 四、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类型化
  • (一)信息供应链金融
  • (二)跨境供应链金融
  • (三)整合供应链金融
  • 第七章 电子商务领域的供应链金融
  • 一、电子商务应用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
  • (一)电子商务供应链的产生
  • (二)电子商务应用对供应链的影响
  • 二、建立在价值网络基础上的供应链
  • (一)建立基于价值网络的新型供应链手段
  • (二)供应链金融是价值网络供应链发展的延伸业务
  • 三、电子商务领域供应链金融类型化
  • (一)销售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
  • (二)采购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
  • (三)整合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
  • 第八章 智慧供应链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基础
  • 一、新型要素对供应链变革的影响
  • 二、智慧供应链的网络结构
  • (一)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活动创造
  • (二)传统供应链与智慧供应链的价值来源差异
  • (三)参与者的依存形态
  • 三、智慧供应链的“四化”管理
  • (一)智慧供应链的要素——可视化
  • (二)智慧供应链的要素——生态化
  • (三)智慧供应链的要素——智能化
  • (四)智慧供应链的要素——集成化
  • 四、智慧供应链管理能力
  • (一)有效应对客户的价值需求
  • (二)互联网控制下的供应链可视化
  • (三)建立模块化的供应链构架
  • (四)供应链计划与执行实时联接
  • (五)完善的报告与绩效管理,实现良好的供应链预警
  • (六)供应链智能敏捷化与高效精益化相结合
  • 第九章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形态
  •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概述
  •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网络结构
  •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 二、供应链多样性融合服务
  • (一)供应链运营中的线下服务
  • (二)供应链运营中的线上服务
  • (三)供应链线上线下服务融合
  • 三、客户归属与供应链服务底层化
  • (一)生产服务底层化
  • (二)交易服务底层化
  • (三)物流服务底层化
  • 四、现金流量周期是价值回路的绩效表现
  • (一)现金流量周期的概念
  • (二)现金流量周期模型的意义
  • (三)现金流量周期的管理
  • (四)价值回路的三个阶段
  • 五、供应链管理中的大数据
  • (一)了解什么是大数据
  • (二)供应链金融需要大数据的原因
  • (三)供应链金融分析谁的数据
  • (四)供应链金融分析怎样的数据
  • (五)供应链金融获得数据的来源
  • (六)供应链金融分析什么时间点的数据
  • (七)供应链金融获得大数据的方法
  • 六、共同进化的产业价值生态网
  • (一)产业价值生态网的特质和实现方式
  • (二)解构原有产业供应链中的“1”
  • (三)将分散的碎片聚合成虚拟的“1”
  • (四)将两端碎片整合成“1”个生态平台
  • 七、供应链产业的多生态化
  • (一)供应链产业生态
  • (二)创业供应链和创客生态
  • (三)金融生态
  • (四)生态体系的迭代效应
  • 第十章 P2P供应链金融
  • 一、P2P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原因
  • 二、P2P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 (一)国家政策支持
  • (二)互联网技术支撑
  • (三)供应链金融市场潜力大
  • (四)深耕产业,实现客户沉淀
  • 三、P2P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情况
  • (一)P2P平台供应链金融发展概况
  • (二)P2P平台涉足供应链金融的方式
  • (三)涉足供应链金融的平台特点
  • 四、P2P平台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利好
  • (一)对P2P平台的利好
  • (二)对融资方的利好
  • 五、P2P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
  • (一)供应链主体信用风险
  • (二)交易真实性风险
  • (三)操作风险
  • (四)物流监管方风险
  • (五)担保资产价值风险
  • 六、P2P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
  • 第十一章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
  •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风险
  • (一)与供应链风险相关的概念
  • (二)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 (三)供应链金融绩效
  • (四)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性
  •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影响因素
  • (一)供应链外生风险
  • (二)供应链内生风险
  • (三)供应链主体风险
  •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六化”原则
  • (一)业务闭合化
  • (二)交易信息化
  • (三)收入自偿化
  • (四)管理垂直化
  • (五)风险结构化
  • (六)声誉资产化
  • 四、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趋势
  • (一)整合化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系统
  • (二)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 五、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 (一)正式控制体系
  • (二)非正式控制体系
  • 第十二章 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
  •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 (一)电商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 (二)供应链金融资产的资产证券化
  • (三)巨头公司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 (四)关注垂直细分领域,进行精细化运作
  • (五)产融结合
  • (六)发展供应链金融配套设施
  • 二、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的策略
  • (一)关于供应链金融创新的思考
  •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建议
  • (三)推动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