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3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行为主义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本书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的代表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行为主义是什么?
- 此类概念的一个例子
- 行为主义者的出现
- 行为主义者的宣言
- 行为主义者的若干具体问题
- 行为主义取向遗漏了心理学研究的任何内容吗?
- 通过观察他人来了解行为主义
- 行为主义的定义
- 刺激是什么?
- 如何扩大刺激的范围
- 行为主义者所谓的反应是什么
- 反应的一般分类
- 行为主义只是研究心理问题的方法论取向,抑或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现实体系?
- 第二章 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 分析心理学的问题
- 实验控制下的观察
- 心理学问题的一般本质及其解决方案
- 刺激的替代或刺激的条件作用
- 反应的替代
- 我们能够形成或建立全新的反应吗?
- 条件反射方法:腺体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 腺体的差别反应
- 人类唾液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 其他腺体能否形成条件反射?
- 横纹肌和无纹肌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 横纹肌和无纹肌反应中刺激的替代
- 人体整体反应中的替代
- 关于刺激替代实验的小结
- 其他实验方法
- 作为一种行为主义方法的所谓“心理”测验
- 社会实验
- 通过常识性观察我们能够获得什么?
- 第三章 人体
- 第一部分: 使行为成为可能的身体构造
- 第四章 人体(续)
- 第二部分: 腺体在日常行为中的作用
- 第五章 人类有本能吗?
- 第一部分: 探讨才能、倾向及所谓“心理”特质的遗传
- 第六章 人类有本能吗?(续)
- 第二部分: 来自人类幼儿研究的启示
- 第七章 情绪
- 第一部分: 情绪的研究和相关实验概述
- 第八章 情绪(续)
- 第二部分: 关于情绪如何获得、转变以及失去的进一步实验与观察
- 第九章 我们的肢体习惯
- 环境的转变促使习惯形成
- 对于习惯形成的步骤所做的观察
- 关于习惯发展的实例
- 习惯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 关于学习曲线的详细说明
- 哪些因素影响肢体习惯的形成?
- 习惯形成的最终阶段
- 在行为主义者的主张下有记忆这种东西吗?
- 第十章 言语和思维
- 什么是言语?
- 早期的语音
- 词语组织的开始
- 言语的进一步发展
- 词语是客体和情境的替代
- 用词语代替客体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效率
- 词语组织的最终阶段(动觉的)
- “记忆”,或言语习惯的保持
- 思维是什么?
- 行为主义者的思维观
- 行为主义者观点的有利证据
- 我们如何思维以及什么时候思维
- 行为是否蕴含“意义”?
- 第十一章 我们总是用言语来思维吗?
- 三组习惯的同时获得
- 上述规律的某些例外
- 婴儿期的习惯组织
- 记忆奶瓶的测试
- 内脏引起的整体反应中的非言语组织
- 我们可以不用词语而思维吗?
- 第十二章 人格
- 关于人格的分析
- 如何研究人格
- 研究人格的各类方法
- 人格研究是否有捷径
- 成人人格的一些弱点
- 什么是“病态的”人格
- 是否存在像精神病一类的疾病?
- 如何改变人格
- 语言是改变人格的一个障碍
- 行为主义是未来一切实验伦理学的基础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