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1千字
字数
202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FPGA技术基础、开发方法与AI应用一书,全面介绍FPGA核心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技术基础、开发方法和人工智能应用三个方面介绍FPGA的各种开发方法,围绕FPGA的基础知识、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FPGA在Quartus中的开发流程,FPGA的SOPC、HLS、OpenCL设计方法,FPG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使开发人员能理解FPGA的核心知识,掌握FPGA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本书包含技术基础篇、开发方法篇和人工智能应用篇三大块共计14章。本书以FPGA基础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对开发方法和设计思路的讲解,帮助读者快速掌握FPGA开发技术以及FPGA在人工智能上的应用,可作为FPGA和其他开发人员进行FPGA设计和应用的参考用书。
目录
- 封面
- 前折页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一部分 FPGA技术基础篇
- 第1章 FPGA的特点及其历史
- 1.1 无处不在的FPGA
- 1.2 创造性地解释FPGA
- 1.2.1 珠串法
- 1.2.2 乐高积木法
- 1.3 FPGA的可定制性
- 1.4 早期的逻辑功能实现
- 1.4.1 数字设计与TTL逻辑
- 1.4.2 从TTL到可编程逻辑
- 1.5 可简单编程逻辑器件(PAL)
- 1.5.1 可编程阵列逻辑优势
- 1.5.2 PAL编程技术
- 1.6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 1.7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 1.7.1 普通CPLD逻辑块的特点
- 1.7.2 CPLD的一般优势
- 1.7.3 非易失FPGA
- 1.8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 第2章 FPGA架构
- 2.1 FPGA全芯片架构
- 2.2 FPGA逻辑阵列模块
- 2.2.1 查找表(LUT)
- 2.2.2 可编程寄存器
- 2.2.3 LABs和LE:更进一步的观察
- 2.2.4 自适应逻辑模块(ALM)
- 2.3 FPGA嵌入式存储
- 2.3.1 存储资源的利用
- 2.3.2 M9K资源介绍
- 2.4 时钟网络
- 2.4.1 FPGA时钟架构
- 2.4.2 PLL(锁相环)
- 2.5 DSP模块
- 2.6 FPGA布线
- 2.7 FPGA编程资源
- 2.8 FPGA I/O元件
- 2.8.1 典型的I/O元件逻辑
- 2.8.2 高速收发器
- 2.9 英特尔SoC FPGA
- 第3章 Verilog HDL
- 3.1 Verilog HDL概述
- 3.1.1 Verilog HDL的介绍
- 3.1.2 Verilog HDL的发展历史
- 3.1.3 Verilog HDL的相关术语
- 3.1.4 Verilog HDL的开发流程
- 3.2 Verilog HDL基础知识
- 3.2.1 程序结构
- 3.2.2 程序实例
- 3.2.3 数据类型
- 3.2.4 模块例化
- 3.2.5 运算符
- 3.3 Verilog HDL的基本语法
- 3.3.1 if-else语句
- 3.3.2 case语句
- 3.3.3 for循环
- 3.3.4 Verilog HDL常用关键字汇总
- 3.4 Verilog HDL高级知识点
- 3.4.1 阻塞与非阻塞的区别
- 3.4.2 assign语句和always语句的区别
- 3.4.3 锁存器与寄存器的区别
- 3.4.4 状态机
- 3.5 Verilog HDL开发实例篇
- 3.5.1 汉明码编码器
- 3.5.2 数码管译码器
- 3.5.3 双向移位寄存器
- 3.5.4 冒泡排序
- 第4章 Quartus Prime基本开发流程
- 4.1 Quartus Prime软件介绍
- 4.1.1 英特尔FPGA软件与硬件简介
- 4.1.2 Quartus Prime标准版设计软件简介
- 4.1.3 Quartus Prime主窗口界面
- 4.1.4 Quartus Prime默认操作环境
- 4.1.5 Quartus Prime主工具栏
- 4.1.6 Quartus Prime内置帮助系统
- 4.1.7 Quartus Prime可分离的窗口
- 4.1.8 Quartus Prime任务窗口
- 4.1.9 Quartus Prime自定义任务流程
- 4.2 Quartus Prime开发流程
- 4.2.1 典型的FPGA开发流程
- 4.2.2 创建Quartus Prime工程
- 4.2.3 设计输入
- 4.2.4 编译
- 4.2.5 分配管脚
- 4.2.6 仿真
- 4.2.7 器件配置
- 4.3 实验指导
- 4.3.1 流水灯实验
- 4.3.2 按键实验
- 4.3.3 PLL实验
- 第二部分 FPGA开发方法篇
- 第5章 FPGA设计工具
- 5.1 编译报告
- 5.1.1 源文件读取报告
- 5.1.2 资源使用报告
- 5.1.3 动态综合报告
- 5.2 网表查看工具
- 5.2.1 RTL Viewer
- 5.2.2 Technology Map Viewer
- 5.2.3 State Machine Viewer
- 5.3 物理约束
- 5.3.1 物理约束设计
- 5.3.2 Assignment Editor
- 5.3.3 QSF文件设置
- 5.4 时序分析工具
- 5.4.1 TimeQuest Timing Analyzer的GUI图形交互界面
- 5.4.2 任务窗格(Tasks)
- 5.4.3 创建时序数据库(Netlist Setup)
- 5.4.4 常用的约束报告
- 5.4.5 报告窗格(Report Pane)
- 5.4.6 时序异常(Exceptions)
- 5.4.7 关于SDC的最后说明
- 5.5 功耗分析工具
- 5.5.1 功耗考虑因素
- 5.5.2 功耗分析工具比较
- 5.5.3 EPE电子表格
- 5.5.4 Power Analyzer
- 5.6 片上调试工具
- 5.6.1 Quartus Prime软件中的片上调试工具
- 5.6.2 Signal Probe Pin(信号探针)
- 5.6.3 SignalTap Ⅱ嵌入式逻辑分析仪
- 第6章 基于英特尔FPGA的SOPC开发
- 6.1 SOPC技术简介
- 6.2 IP核与Nios处理器
- 6.2.1 基于IP硬核的SOPC
- 6.2.2 基于IP软核的SOPC
- 6.3 构建SOPC系统
- 6.3.1 Platform Designer
- 6.3.2 SOPC设计工具
- 6.4 SOPC开发实战
- 6.4.1 SOPC系统设计
- 6.4.2 SOPC硬件设计
- 6.4.3 SOPC软件设计
- 第7章 基于英特尔FPGA的HLS开发
- 7.1 HLS的基本概念
- 7.2 HLS的基本开发流程
- 7.2.1 HLS的安装
- 7.2.2 核心算法代码
- 7.2.3 功能验证
- 7.2.4 生成硬件代码
- 7.2.5 模块代码优化
- 7.2.6 HLS的Modelsim仿真
- 7.2.7 集成HLS代码到FPGA系统
- 7.2.8 HDL实例化
- 7.2.9 添加IP路径到Qsys系统
- 7.3 HLS的多种接口及其使用场景
- 7.3.1 标准接口
- 7.3.2 隐式的Avalon MM Master接口
- 7.3.3 显式的Avalon MM Master接口
- 7.3.4 Avalon MM Slave接口
- 7.3.5 Avalon Streaming接口
- 7.4 HLS简单的优化技巧
- 第8章 基于英特尔FPGA的OpenCL异构技术
- 8.1 OpenCL基本概念
- 8.1.1 异构计算简介
- 8.1.2 OpenCL基础知识
- 8.1.3 OpenCL语言简介
- 8.2 基于英特尔FPGA的OpenCL开发环境
- 8.2.1 英特尔FPGA的OpenCL解决方案
- 8.2.2 系统要求
- 8.2.3 环境安装
- 8.2.4 设置环境变量
- 8.2.5 初始化并检测OpenCL环境
- 8.3 主机端Host程序设计
- 8.3.1 建立Platform环境
- 8.3.2 创建Program与Kernel
- 8.3.3 Host与Kernel的交互
- 8.3.4 OpenCL的内核执行
- 8.3.5 Host端程序示例
- 8.4 设备端Kernel程序设计流程
- 8.4.1 Kernel编译
- 8.4.2 功能验证
- 8.4.3 静态分析
- 8.4.4 动态分析
- 第三部分 人工智能应用篇
- 第9章 人工智能简介
- 9.1 FPG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优势
- 9.1.1 确定性低延迟
- 9.1.2 灵活可配置
- 9.1.3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特殊优化
- 9.2 人工智能的概念
- 9.3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 9.3.1 早期的兴起与低潮
- 9.3.2 人工智能的诞生
- 9.3.3 人工智能的“冬天”
- 9.3.4 交叉学科的兴起
- 9.3.5 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 9.4 人工智能的应用
- 9.4.1 智能决策
- 9.4.2 最优路径规划
- 9.4.3 智能计算系统
- 9.5 人工智能的限制
- 9.6 人工智能的分类
- 9.6.1 弱人工智能
- 9.6.2 强人工智能
- 9.6.3 超人工智能
- 9.7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基础
- 9.7.1 矩阵论
- 9.7.2 应用统计
- 9.7.3 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
- 9.7.4 数值分析
- 第10章 深度学习
- 10.1 深度学习的优势
- 10.2 深度学习的概念
- 10.3 神经网络的基本构成
- 10.3.1 神经元的基本原理
- 10.3.2 全连接神经网络
- 10.3.3 卷积神经网络
- 10.3.4 常见的卷积神经网络
- 10.4 常见的深度学习数据集
- 10.5 深度学习的应用挑战
- 第11章 基于英特尔FPGA进行深度学习推理
- 11.1 视频监控
- 11.2 视觉系统架构
- 11.2.1 物理特征的捕捉
- 11.2.2 预处理
- 11.2.3 高级处理
- 11.3 计算机视觉的常见任务
- 11.3.1 图形图像分割
- 11.3.2 对象检测
- 11.3.3 对象分类
- 11.3.4 面部识别
- 11.3.5 其他任务
- 11.4 计算机视觉的基础
- 11.4.1 深度学习框架
- 11.4.2 OpenCL
- 11.4.3 OpenCV
- 11.4.4 OpenVINO
- 11.5 使用OpenVINO工具在英特尔FPGA上部署深度学习推理应用
- 11.5.1 OpenVINO工具
- 11.5.2 端到端机器学习
- 11.5.3 OpenVINO安装
- 11.5.4 模型优化器
- 11.5.5 推理引擎
- 后记
- 反侵权盗版声明
- 后折页
- 封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