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介绍深度学习与图像复原技术。

内容简介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已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信息载体,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图像分享、新闻报道中的图像应用,还是医疗领域的图像分析,数字图像都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和高效性广泛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然而,图像质量往往受到相机晃动、噪声干扰和光照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给精确的图像分析带来了巨大挑战。

图像复原技术可以消除受损图像中的干扰信号,并重构高质量图像。为此,本书深入剖析了图像复原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探索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复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图像复原方法
  • 1.1 图像去噪
  • 1.1.1 图像去噪任务简介
  • 1.1.2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
  • 1.2 图像超分辨率
  • 1.2.1 图像超分辨率任务简介
  • 1.2.2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 1.3 图像去水印
  • 1.3.1 图像去水印任务简介
  • 1.3.2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图像去水印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复原方法基础
  • 2.1 卷积层
  • 2.1.1 卷积操作
  • 2.1.2 感受野
  • 2.1.3 多通道卷积和多卷积核卷积
  • 2.1.4 空洞卷积
  • 2.2 激活层
  • 2.2.1 Sigmoid激活函数
  • 2.2.2 Softmax激活函数
  • 2.2.3 ReLU激活函数
  • 2.2.4 Leaky ReLU激活函数
  • 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去噪方法
  • 2.3.1 研究背景
  • 2.3.2 网络结构
  • 2.3.3 实验结果
  • 2.3.4 研究意义
  • 2.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 2.4.1 研究背景
  • 2.4.2 网络结构
  • 2.4.3 实验结果
  • 2.4.4 研究意义
  • 2.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去水印方法
  • 2.5.1 研究背景
  • 2.5.2 网络结构
  • 2.5.3 实验结果
  • 2.5.4 研究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双路径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去噪方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技术
  • 3.2.1 空洞卷积技术
  • 3.2.2 残差学习技术
  • 3.3 面向图像去噪的双路径卷积神经网络
  • 3.3.1 网络结构
  • 3.3.2 损失函数
  • 3.3.3 重归一化技术、空洞卷积技术和残差学习技术的结合利用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关键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验证
  • 3.4.3 灰度与彩色高斯噪声图像去噪
  • 3.4.4 真实噪声图像去噪
  • 3.4.5 去噪网络的复杂度及运行时间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注意力引导去噪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去噪方法
  • 4.1 引言
  • 4.2 注意力方法介绍
  • 4.3 面向图像去噪的注意力引导去噪卷积神经网络
  • 4.3.1 网络结构
  • 4.3.2 损失函数
  • 4.3.3 稀疏机制和特征增强机制
  • 4.3.4 注意力机制和重构机制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设置
  • 4.4.2 稀疏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验证
  • 4.4.3 特征增强机制和注意力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验证
  • 4.4.4 定量和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技术
  • 5.2.1 基于级联结构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5.2.2 基于模块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
  • 5.3 面向图像超分辨率的模块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5.3.1 网络结构
  • 5.3.2 损失函数
  • 5.3.3 低频结构信息增强机制
  • 5.3.4 信息提纯块
  • 5.3.5 与主流网络的相关性分析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实验设置
  • 5.4.2 特征提取块和增强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验证
  • 5.4.3 构造块和特征细化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验证
  • 5.4.4 定量和定性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基于异构组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 6.1 引言
  • 6.2 相关技术
  • 6.2.1 基于结构特征增强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 6.2.2 基于通道增强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 6.3 面向图像超分辨率的异构组卷积神经网络
  • 6.3.1 网络结构
  • 6.3.2 损失函数
  • 6.3.3 异构组块
  • 6.3.4 多水平增强机制
  • 6.3.5 并行上采样机制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数据集
  • 6.4.2 实验设置
  • 6.4.3 方法分析
  • 6.4.4 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图像去水印方法
  • 7.1 引言
  • 7.2 自监督学习
  • 7.2.1 卷积神经网络
  • 7.2.2 生成对抗网络
  • 7.2.3 注意力机制
  • 7.2.4 混合模型
  • 7.3 面向图像去水印的自监督学习方法
  • 7.3.1 基于自监督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 7.3.2 异构网络
  • 7.3.3 感知网络
  • 7.3.4 损失函数
  •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数据集
  • 7.4.2 实验设置
  • 7.4.3 方法分析
  • 7.4.4 实验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