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汇集了李强教授在社会分层研究领域40余年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社会分层理论是社会学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社会分层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旨在理解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差异。李强教授曾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程,该课程多次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

本书在《社会分层十讲》的基础上新增了五讲,重点研究中产阶层和精英阶层。其中,两讲专门讨论中产阶层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中国中产阶层的现状,另外三讲系统梳理了传统精英理论、现代精英理论、多元精英理论与精英理论新流派,并探讨了中国的精英阶层研究。

本书通过介绍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探讨了欧美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如何与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实践相结合,如何利用这些理论分析中国的阶级和阶层问题。本书是了解社会分层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言
  • 第一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
  •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第二节 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
  • 第三节 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 第四节 怎样看待各类社会分层标准
  • 第二讲 传统社会分层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 第二节 韦伯的分层思想
  • 第三节 涂尔干的分层理论
  • 第三讲 新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
  • 第一节 达伦多夫的社会分层理论
  • 第二节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 第三节 布雷弗曼与马尔库塞关于工人阶级变迁的理论
  • 第四节 普兰查斯的阶级理论
  • 第四讲 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
  • 第一节 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
  • 第二节 帕金的社会分层理论
  • 第三节 洛克伍德的分层思想
  • 第五讲 新涂尔干主义与中国的社会整合
  • 第一节 新涂尔干主义的分层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失范、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整合
  • 第三节 职业共同体与今日中国的社会整合
  • 第六讲 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 第一节 美国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来源
  • 第二节 功能主义分层原则及其批判与修正
  • 第三节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与中国改革以后的收入分配政策
  • 第七讲 阶级结构的测量:赖特模型与戈德索普模型
  • 第一节 赖特的社会分层理论
  • 第二节 赖特阶级分类模型的应用
  • 第三节 戈德索普的阶级结构测量模型
  • 第八讲 中国社会结构的测量
  • 第一节 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
  • 第二节 土字型社会结构的模型
  • 第九讲 社会分层理论的新流派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分层观点
  • 第二节 关于阶级死亡与没有死亡的争论
  • 第三节 布迪厄的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
  • 第十讲 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的中产阶级演变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理论的起源与变迁
  • 第二节 西方国家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中产阶级的状况
  • 第三节 20世纪50~70年代中产阶级理论研究热潮
  • 第四节 21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变迁
  • 第五节 东亚中产阶级的研究
  • 第十一讲 中国的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一节 怎样界定我国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群体
  • 第二节 我国中产阶层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我国的中产边缘层
  • 第四节 培育我国中产社会的三条重要渠道
  • 第十二讲 传统精英理论
  • 第一节 莫斯卡的精英理论
  • 第二节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 第十三讲 现代精英理论
  • 第一节 米歇尔斯的现代政党精英理论
  • 第二节 拉斯韦尔的精英理论
  • 第三节 米尔斯的左派精英理论
  • 第十四讲 多元精英理论与精英理论新流派
  • 第一节 熊彼特的民主精英论
  • 第二节 达尔关于多元精英理论的实证研究
  • 第三节 精英理论的新流派
  • 第四节 关于俄罗斯东欧社会转型后的精英研究
  • 第五节 我们应怎样理性看待精英理论与精英研究
  • 第十五讲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与变迁
  • 第一节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制度变迁、政策变迁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