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周延甲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为秦筝陕西流派的重建与振兴所作贡献的集中展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已故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生前所著,由其三位子女编辑完成。全书收录了周延甲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所撰写的数十篇文论及大量“秦筝归秦”艺术实践过程的图文介绍。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篇秦筝乐文
  • 继承和发扬秦筝陕西流派演奏艺术传统
  • 秦筝的继承和陕西流派振兴
  • 关于《古筝迷胡曲集》
  • 筝道本源 ——纪念陕西秦筝学会成立暨《秦筝》创刊30周年
  • 是“琴”不是“筝” ——江苏吴县出土乐器考察记实
  • 四顾秦地 扶掖秦筝 ——纪念古筝教授曹正先师九十诞辰
  • 大西北筝师第一人 ——缅怀高自成教授逝世周年
  • 秦筝同仁 史话秦筝 ——缅怀焦文彬教授逝世周年
  • 为秦筝创作最早的专业作曲家 ——缅怀饶余燕教授逝世周年
  • 吁“不可再传讹误”的编辑家 ——缅怀《秦筝》特邀主编雷家先生
  • 挚爱《秦筝》的同侪筝家 ——缅怀汤咪扫先生逝世周年
  • 从古筝俗名说起
  • 筝弦的序号应与五音正声同向
  • 释“人筝”说“纬”
  • “小羊”与“乐中筝”
  • 《中华筝教程》问答
  • 《秦桑曲》《姜女泪》创作札记
  • 秦筝在秦 ——陕西榆林古筝考察报告
  • 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上的罗九香先生 ——纪念罗先生100周年诞辰
  • 实践、理论、流派的探索
  • 谈“秦筝归秦”
  • 仁智之器——筝
  • 曹正和《渔舟唱晚》 ——纪念曹正(1920—1998)80周年诞辰
  • 筝演奏中左手的运用
  • 先师开先河 ——纪念曹正教授逝世一周年
  • 秦筝歌诀
  • 今昔古筝 天壤之别
  • 筝的轮、刮、琶技法
  • 我与秦筝
  • 秦筝史话·序
  • 第二篇演艺活动
  • 一、周延甲演艺活动年表
  • 二、周延甲创作作品年表
  • 三、周延甲演艺活动掠影
  • 四、部分演出及相关报道
  • 五、部分史料摘抄及笔记
  • 第三篇社会活动
  • 一、陕西秦筝学会活动年表
  • 二、陕西秦筝学会活动掠影
  • 三、陕西秦筝学会相关文论
  • 仁智之器 陕西流派 秦筝归秦 大有作为 ——从西安秦筝学会成立谈起
  • 事业是永恒的 ——纪念西安秦筝学会成立10周年
  • 与时俱进话“仁智”——筝 ——庆祝陕西秦筝学会成立20周年暨首任会长高自成85华诞
  • 特大蛋糕庆生日
  • “真秦之声”欣赏笔记
  • 《秦筝考级曲编》前言
  • 《秦筝考级曲编》编后语
  • “秦筝·陕西流派全国学术论坛——暨周延甲作品音乐会”纪实
  • 秦筝厚重的历史感 陕西筝乐的现实感 ——写在“秦筝学术论坛”暨“周延甲作品音乐会”之际
  • 实践理论体系 ——关于陕西筝派的问答
  • 第四篇相关评论
  • 周延甲在中国民族乐器“乐中筝”道路上的成长
  • 论周延甲编创的陕西风格筝曲
  • “秦筝归秦”引领陕西筝乐的复兴之路 ——写在“秦筝学术论坛”暨“周延甲作品音乐会”之际
  • 复兴之路 古树新花 ——论《秦筝文谱》与陕西筝派
  • 秦筝载誉已归秦 ——周延甲先生“秦筝归秦”理论实践的巨大功绩
  • 承“歌呼呜呜”,兴陕西筝派 ——周延甲“声腔化”筝乐的追求及启示
  • 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 ——筝乐教育家周延甲先生
  • 试谈陕西筝的学术地位 ——兼谈周延甲先生的独特贡献
  • “秦筝归秦 快耳人生” ——记父亲周延甲先生的艺术人生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音乐出版机构。上海音乐出版社建社于1956年,历年来共推出各类图书近万种,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物3000余种,实现总资产2.3亿。目前,上音社在职员工108人,平均年龄36.8岁,多人荣获国家和市级荣誉,是中国出版队伍中一支敢于挑战和创新、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专业出版团队。 新世纪以来,上音社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放眼世界,依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丰富出版资源,聚焦音乐产业,坚守出版主业,在主题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持续发力,自“十五”规划以来,产品研发和经营业绩始终稳健发展,连续二十年保持快速发展,是上海唯一一家在图书分类市场获得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