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美术史家巫鸿重磅新作,勾勒五代至南宋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五代至南宋这近四百年时间,是《韩熙载夜宴图》《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涌现的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殊而关键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画家脱离了寺庙和宫室壁画的集体创作,壁画与卷轴画形成新的互动关系;挂轴的产生以及对手卷形式的探索,催生出影响深远的构图样式和观看方式;日臻细化的绘画分科隐含着绘画实践的进一步专业化;中央及各地方政权的深度参与导致绘画创作的行政化和机构化,进而形成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宫廷绘画系统;孕育中的文人绘画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其美学观念影响了宫廷趣味和宗教绘画的风格,为其最终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开启了先河。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的全新力作,延续《中国绘画:远古至唐》的写作思路,吸纳考古美术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时期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及其媒材特征,关注多元背景下的绘画实践与跨地域交流,力图勾勒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绘画发展脉络,多维度讲述中国绘画的新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论
  • 10世纪巨变的百年
  • 绘画媒材和图式的革新
  • 画科的内部发展
  • 北宋:宫廷与文人
  • 宋初的国家绘画项目
  • “大山堂堂”图式
  • 宫廷与皇家绘事
  • 扩展中的士人影响
  • 南宋:融合与流变
  • 多维的南宋宫廷绘画
  • 文人趣味的普及
  • 人物画题材的扩展与风俗画
  • 绘画媒材的小型化
  • 跨地域和跨时间的联结
  • 11世纪至13世纪的宗教和墓葬壁画
  • 宗教壁画
  • 墓葬壁画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宋时代,是中国传统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变革与繁荣稳定的高峰,被称为 “第二帝国时代”。持续大一统所带来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艺术与审美消费的繁盛。同时,由于传统中国逐渐从 “门阀大族时代”,进入了士大夫官僚时代,通过科举晋升为官僚的知识分子,构成了帝国官僚的主体,那么这种政治权力格局上的剧变,必然导致社会经济乃至文化生活上的变革;于是,艺术审美与创作也相应地,同时在创作主题、技术与载体三方面,出现了革新与变化:从总体上看,新兴的科举文人官僚群体,连同权力大大扩张的北宋皇权,一起重新定义了绘画的审美标准;相应地,宫廷和文人绘画,逐渐成为北宋以后,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流派,绘画开始与书法、诗词结合,变成一种三位一体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五代到宋这个时段,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与社会剧变的年代,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大变革年代,无论是绘画呈现的载体,还是描绘的内容主题、绘画技巧,都发生了显著的革新和拓展;传世名作和经典大师,如同井喷一样,纷纷涌现。一提到中国传统名画,我们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经典之作,比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或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很多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总体来说,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与价值取向的反映,以及写照。2.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详细了解它们诞生的时代和技术背景,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经典作品背后的时代意义与审美价值;一方面,也能让我们对于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文化血脉,有更加准确的了解与把握。

          1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