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阐释郭象的哲学思想。

内容简介

郭象《庄子注》作为玄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在魏晋时代具有“思想熔炉”“课题聚焦”“思维经纬”的理论地位。郭象《庄子注》把庄子思想现实化、具体化为一种人生实践与处世精神,对中国美学和艺术新变影响深刻。《庄子注》一书,堪称魏晋诸多美学形貌的理论写照、哲学根据。

本书以郭象《庄子注》为核心文本,提炼了其内在的美学意蕴。在一种前后美学语境的转换历程中,本书细致而具体地架构了郭象哲学与魏晋美学思潮之间的深度关联,以确立郭象及《庄子注》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名单
  • 序言
  • 绪论
  • 第一章 郭象哲学体系及其美学关联
  • 第一节 郭象哲学图景
  • 第二节 郭象哲学与美学的关联
  • 第二章 郭象“自生独化”说与自然山水之美的独立
  • 第一节 郭象之前的自然山水观模式
  • 第二节 郭象“自生独化”说与新自然观的确立
  • 第三节 郭象玄学与东晋自然山水之美的独立
  • 第三章 郭象情物关系与寓目美学观的生成
  • 第一节 寓目美学观的兴起与理论溯源
  • 第二节 魏晋玄学“有情无情论”辩题中的情物关系
  • 第三节 郭象情物关系新义及其美学意蕴
  • 第四节 寓目美学观在晋宋山水审美中的实践
  • 第五节 寓目美学观的历史走向
  • 第四章 郭象人性论哲学与魏晋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
  • 第一节 汉魏才性论与魏晋个体生命意识
  • 第二节 郭象本性论对魏晋个体生命意识的发展
  • 第三节 魏晋名士对生命个体本性的自觉
  • 第五章 郭象性情论与魏晋风流魏晋风流
  • 第一节 郭象的性情关系论
  • 第二节 魏晋名士性情周旋的生命风流
  • 第六章 郭象“游外冥内”观与东晋士人心态
  • 第一节 郭象“游外冥内”辨义
  • 第二节 东晋士人心态的调适
  • 第七章 郭象哲学的理论盲点与玄学美学的转迁
  • 第一节 适性逍遥论的理论困境与心性哲学/美学的转向
  • 第二节 相因玄冥论的绝对化与哲学/美学道体的恢复
  • 第三节 郭象哲学与中古美学的发展
  • 附录一 钟情与无情的周旋:论魏晋风度的内在矛盾性
  • 附录二 刘勰对山水诗的创造性误读与中古诗学的转向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