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2千字
字数
2021-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实证研究,复原、阐明秦人早期的活动地域,襄公始国后的秦国疆域变迁及始皇帝以来秦帝国的疆域变迁。
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由秦疆域变迁综述、考证、地图和年表四部分组成。
秦疆域变迁过程相当复杂,综述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秦的疆域变迁过程有一清晰而完整的了解。考证即详细的秦疆域变迁复原考订工作,考证的目的在于落实问题,使综述所言均有依据。在阐明疆域的变迁方面,文字有文字的优势,地图有地图的优势。在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地图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秦的疆域变迁有一更为简洁而直观的认识,并藉地图获得实际的空间概念。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尽可能集齐文献和考古资料后,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初步完成秦疆域变迁的年表,并列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二,以具体问题为中心,通过考证,逐一解决秦疆域变迁中的疑难问题,复原秦的疆域变迁;第三,按秦疆域变迁的主要时段,绘制完成各个时段的疆域变迁地图;第四,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综述秦疆域变迁的整个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 总序
- 自序
- 有关问题说明
- 第一章 秦人早期之活动地域
- 第一节 西周以前的秦先祖及其活动地域蠡测
-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秦及其先祖的活动地域
- 第三节 西周及其以前嬴姓族群的分离和迁徙
- 第四节 秦文化遗存反映的西周及其以前的秦人活动地域
- 第二章 春秋早期的秦疆域变迁
- 第一节 襄公时期
- 第二节 文公时期
- 第三节 宪公时期
- 第四节 出子、武公时期
- 第五节 秦文化遗存反映的春秋早期之秦疆域
- 第三章 春秋中期的秦疆域变迁
- 第一节 德公、宣公、成公时期
- 第二节 穆公时期
- 第三节 康公、共公、桓公时期
- 第四节 秦文化遗存反映的春秋中期之秦疆域
- 第四章 春秋晚期的秦疆域变迁
- 第一节 景公至悼公时期秦疆域无变动之原因
- 第二节 秦文化遗存反映的春秋晚期之秦疆域
- 第五章 战国早期的秦疆域变迁
- 第一节 厉共公至怀公时期
- 第二节 灵公、简公时期:三晋夺秦河西地
- 第三节 惠公时期
- 第四节 秦文化遗存反映的战国早期之秦疆域
- 第六章 战国中期的秦疆域变迁
- 第一节 献公时期
- 第二节 孝公时期
- 第三节 惠文王时期攻取的三晋之地
- 第四节 惠文王时期攻灭苴、巴、蜀和臣丹、犁
- 第五节 惠文王时期攻取的楚地
- 第六节 蚕食义渠之地
- 第七节 武王时期
- 第八节 秦文化遗存反映的战国中期之秦疆域
- 第七章 战国晚期的秦疆域变迁
- 第一节 昭襄王时期所得诸国之地
- 第二节 昭襄王时期的失地
- 第三节 庄襄王时期的疆域变化
- 第四节 秦王政时期的疆域变迁
- 第八章 秦代的疆域变迁
- 第一节 秦始皇帝时期
- 第二节 秦文化遗存反映的战国晚期及秦代之秦疆域
- 第三节 秦二世时期:帝国的崩溃
- 第四节 子婴时期:帝国的灭亡
- 附录一 秦疆域变迁年表
- 附录二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西北大学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2008年增设西北大学电子出版社,均由西北大学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