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3千字
字数
2022-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探大宋繁华背后的政务运行基础和信息沟通渠道。
内容简介
以文书御天下是中国古代国家官僚制度中的显著特征,而不同时期信息沟通与处理机制的差异,也彰显出各自不同的时代性格和权力运作方式。
宋代的文书行政以多元的信息沟通和发达的文书制度为依托,其所能达到的深度也是远迈前代。
本书梳理了宋代多渠道并存且相互竞争的信息沟通机制,并从御批、省札、批状等君相日常行政文书和针对决策行为的封驳制度入手,分析了宋代士大夫政治架构下的权力运作机制。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言
- 第一章 宋代文书行政中的“言路”
- 第一节 宋代信息渠道中的“言路”与“耳目”之喻
- 第二节 宋代君主的信息来源
- 一 “对”与“非时召对”
- 二 宋代的“耳目”与耳目之司
- 第二章 宋代文书传递与信息沟通
- 第一节 宋代文书传递诸渠道及其关系
- 第二节 宋代政务信息的传播与控制
- 第三章 御批与宋代君主的日常行政
- 第一节 宋代的章奏处理
- 第二节 宋代御批的类型及其运行
- 一 御宝批与御笔批
- 二 御批的运行方式
- 第三节 徽宗时期的御笔手诏
- 一 御笔之始
- 二 徽宗朝御笔政治的特点
- 第四节 南宋时期御笔概观
- 第四章 宋代的省札与批状
- 第一节 从堂帖到省札
- 一 唐五代的“堂案”与“堂帖”
- 二 北宋的中书札子
- 三 中书札子、省札与宋代相权
- 第二节 《徐谓礼文书》所见南宋省札及其运用
- 一 《徐谓礼文书》省札辑释
- 二 南宋省札的运用
- 第三节 宋代的批状
- 一 关于元丰改制期间的“罢批状”问题
- 二 批状与取旨问题
- 三 批状与政务运行
- 四 批状运作中的吏与例
- 第五章 宋代的封驳
- 第一节 封驳制度与历史上君权的限制
- 第二节 北宋前期的封驳
- 一 北宋封驳职能及其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 二 封驳的内容及其方式
- 三 北宋封驳实际状况的分析
- 四 封驳制度与北宋政治(上)
- 五 封驳制度与北宋政治(下)
- 第三节 给舍封驳的成立:以“书读”与“书行”为中心
- 一 关于“书读”“书行”与“书黄”
- 二 中书舍人的草制与书名行下
- 三 给事中的书名与书“读”
- 第四节 从《徐谓礼文书》看南宋的封驳
- 一 敕授告身中的中书舍人与给事中
- 二 奏授告身中的给事中
- 三 《徐谓礼转奉议郎告》的复原
- 结语
- 附录一 再谈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关市令》之“副白”与“案记”
- 附录二 宋代文书行政中的“备申”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