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开美国政经变换的面纱,展望中美政经交往的未来。

内容简介

拉长历史视野来看,当前美国政府经济政策意味着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里根经济学”所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背离,以及对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至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伟大社会”纲领的回归。

其政策目标一是“以劳工为中心”,二是“以中国为中心”。其背后的政策根源在于美国国内的深刻分裂,包括经济不平等恶化、社会分化、政治极化,以及与中国的战略竞争需要。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正在深刻影响各国经济战略目标的调整和实现。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议程设置能力,强化在舆论话语体系中的主导权,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的中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回顾与回归:美国拜登政府百日执政评估
  • 拜登政府所面对的执政局面
  • 拜登百日执政的政治表现
  • 拜登百日执政的经济表现
  • 拜登百日执政的外交与安全议程
  • 百日执政的对外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议程
  • 结语
  • 大历史视野下的“拜登经济学”与中国
  • 大历史视野下的“拜登经济学”
  • “拜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政策目标、政策根源、政策工具、政策效果
  • 对中国的影响
  • 中美博弈背景下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新动向
  • 中美双方的立场、诉求与行动
  •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 疫情时代的美国社会变迁及其国际影响
  • 疫情背景下的民意与社会动态
  • 疫情背景下的种族与排外问题
  • 疫情背景下的劳资与阶级问题初探
  • 疫情背景下的民生与经济问题浅谈
  • 政治版图与选举展望
  • 当前若干政策及其政治与选举影响
  • 可能的国际影响
  • 结语
  • 中美博弈下美国对华舆论的演变
  • 美国对华舆论的演变
  • 美国对华舆论恶化的诱发因素
  • 美国对华舆论演变的判断
  • 前景展望与应对建议
  • 拜登政府执政首年内外政策评析
  • 国内赋权不足,兑现承诺难度大
  • “大国竞争”加速,实施途径调整
  • 设置“护栏”,落实对华竞争
  • 抓住机会窗口,铸定更多遗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