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着重对装甲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部件性能、布局方案、系统控制及试验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装甲车辆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用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是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出发,统筹热量与发动机和整车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的系统。

热管理系统可根据车辆工况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冷却强度以保证被冷却对象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并实现热量的最佳利用。与民用车辆相比,装甲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不仅系统更复杂、实现更困难,其目标也不尽相同。

全书内容包括车辆热管理概述、热管理系统的计算基础、热管理系统的布局、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热管理系统试验、热管理系统的评价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车辆热管理概述
  • 1.1 车辆热管理的意义
  • 1.2 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类型
  • 1.2.1 燃油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1.2.2 纯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1.2.3 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1.3 车辆热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装甲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1.4.1 装甲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特点
  • 1.4.2 装甲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发展
  • 第2章 热管理系统的计算基础
  • 2.1 流动控制方程及模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2 传热控制方程
  • 2.2.1 热传导
  • 2.2.2 热对流
  • 2.2.3 热辐射
  • 第3章 热管理系统的部件特性
  • 3.1 产热部件特性
  • 3.1.1 动力系统
  • 3.1.2 传动系统
  • 3.2 散热部件特性
  • 3.2.1 散热器
  • 3.2.2 冷却风扇
  • 3.3 部件特性分析实例
  • 3.3.1 柴油机热特性的分析
  • 3.3.2 柴油机热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冷却介质
  • 4.1 冷却液
  • 4.1.1 冷却液的特性参数
  • 4.1.2 冷却液的应用分析
  • 4.2 冷却空气
  • 4.2.1 冷却空气的特性参数
  • 4.2.2 冷却空气对热管理系统的影响
  • 第5章 热管理系统的布局
  • 5.1 水侧布局方案
  • 5.1.1 简化模型
  • 5.1.2 表示方法
  • 5.1.3 布局算法
  • 5.1.4 布局实例
  • 5.2 风侧布局方案
  • 5.2.1 开放式风道动力舱
  • 5.2.2 封闭式风道动力舱
  • 第6章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
  • 6.1 自适应控制策略
  • 6.1.1 前馈控制策略
  • 6.1.2 反馈控制策略
  • 6.1.3 综合控制策略
  • 6.2 自适应控制方案
  • 6.2.1 单目标控制方案
  • 6.2.2 多目标控制方案
  • 6.3 自适应控制算法
  • 6.3.1 前馈控制算法
  • 6.3.2 反馈控制算法
  • 6.3.3 综合控制分析
  • 6.4 控制系统的硬件技术
  • 6.4.1 传感器
  • 6.4.2 控制单元
  • 第7章 热管理系统试验
  • 7.1 半实物试验
  • 7.1.1 试验目的
  • 7.1.2 试验设备
  • 7.1.3 相关试验与分析
  • 7.2 台架试验
  • 7.2.1 试验目的
  • 7.2.2 试验设备
  • 7.2.3 相关试验与分析
  • 7.3 实车试验
  • 7.3.1 试验目的
  • 7.3.2 试验设备
  • 7.3.3 相关试验及分析
  • 第8章 热管理系统的评价
  • 8.1 指标体系
  • 8.1.1 热管理系统性能影响因素
  • 8.1.2 热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8.2 综合评价
  • 8.2.1 评价方法
  • 8.2.2 评价实例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