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文学见证奥斯维辛,纪念战争中遭焚毁的生命。

内容简介

挑战了阿多诺有关大屠杀后的审美生产的著名言论,主张文学见证极端的集体与个人经历的可能性。米勒在各类文本和现实间构筑起一个本雅明式的异质星丛。从史蒂文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思想到让-吕克·南希、德里达、德勒兹等哲学家阐 发的共同体理论及相关论述,从卡夫卡的小说到与大屠杀相关的小说,再到莫里森的《宠儿》,从德国当初纳粹上台的国内变化到美国近年的形势走向,米勒辨析关于共同体的主要观点,细读创作于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剖析美国令人担忧的国内外情势,以文学生动的情感特质诠释了共同体的机制与悖反,既为曾经的大屠杀及奴隶制做出见证,也提醒当今屹立于自己的摩利亚山的我们时时肩负个人选择的重任。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前言
  • 致谢
  • 第一部分 共同体理论
  • 第一章 南希与史蒂文斯的对立
  • 第二部分 弗兰茨·卡夫卡:奥斯维辛预感
  • 第二章 卡夫卡作品中的奥斯维辛先兆
  • 第三章 《审判》:共同体崩溃,言语行为失效
  • 第四章 《城堡》:共在消失,阐释不定
  • 第三部分 大屠杀小说
  • 序 后奥斯维辛小说中的共同体
  • 第五章 三部大屠杀小说
  • 第六章 伊姆雷·凯尔泰斯的《无命运的人生》:以小说为证
  • 第四部分 奥斯维辛之后的小说
  • 第七章 莫里森的《宠儿》
  • 结束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太多时政内容削弱了表达力,虽然本意是制造一种锐利的现实指向。卡夫卡编最有启发性,卡氏注目人类存在的受摧残之状况,阴郁的、恐怖的人性黑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奥斯维辛之后,艺术还能做些什么?

      作者米勒,作为文学批评家(解构主义代表人物、耶鲁批评家主将),83 岁之际写出本书。对于所选取的卡夫卡等作家之代表作的解读,尤见功力之深厚!学术素养值得敬仰。尤其是对于卡夫卡《审判》、《城堡》两部作品的读解,为理解卡夫卡的创作风格、其文学的特质性、其作品隐含的 “不安的刺痛” 以及对于大屠杀的预见性,都做出了颇为精彩的拆解与分析。对其余作品的解析在篇幅上明显少于这两部作品,可见作者的关切。似乎他更为欲求预见奥斯维辛,截止历史的悲剧。但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之后的《辛》《黑》《鼠》《无》等小说都是杰出而极具分量的作品。但面对奥斯维辛,还是轻飘飘如飞灰。最后一部分中的《宠儿》,论述上就显得混乱了。主旨清晰,但论述缠绕不清,多余冗长重复的部分屡屡可见。试再举出几处不足:1、核心概念的塌陷与不清。本书最关键的、统领全局的概念就是 “共同体” 的。还有一个,是米勒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施为性话语(以言行事)。前者持续坍塌,虽然可以很好地统领、涵盖所选择的小说作品,但是具体论述时,就出现了无法融合、各说各话的脱离状态。越到最后,共同体的概念就越稀薄,而且多是老调重弹,并没有在 “共同体的焚毁” 之上建设什么。后者学术性太强,未能吃透,暂且不论。参见米勒的《文学中的言语行为》、《怎样以言行事》。2、论述时支线、旁枝过多,多以 “后文详述” 这样的话语带过。或是隔了很远才找到分支、或是后文就不见此处的伏笔了,关键点分散,影响到了思想的传达。回到主题,奥斯维辛之后,文学还能做些什么?艺术还能做些什么?时间并不能剔除这一段悲剧,但是历史可以。要对抗的,是人的遗忘。能依赖的,只有人的记忆。不断回忆奥斯维辛,并不能保证它不再重演。但永恒的记忆,或许能够保留人类最后的尊严与希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