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突出感染病学领域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成就,注重近年来感染病疾病谱的变化。

内容简介

全书分析了感染病学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包括人类与感染病斗争的历史回顾、我国感染病流行现状、当今人类面临的感染病主要威胁、我国感染病的未来流行态势以及我国感染病防治战略思考;阐述了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新技术及其发展、病毒结构研究新进展、抗病毒治疗研究新进展;阐述了细菌性疾病分子诊断的进展,以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概况、合理使用药物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难点以及抗真菌药物的发展,阐述了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并探索感染性发热的临床诊断思维以及寻找未明病原体的策略,同时介绍了流行病学以及信息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本教材适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的科研型和临床型硕士生、博士生使用,亦可作为本科生扩充视野的主要参考书,并可作为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感染病、卫生防疫、医学检验及其他医药工作者的常备读物。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 主编介绍
  • 前言
  • 第一章 感染病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 第一节 感染病和传染病的概念
  • 一、感染的概念
  •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 三、感染病的流行过程
  • 四、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人类与感染病斗争的历史回顾
  • 一、感染病的流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 二、人类与感染病斗争过程中取得了许多辉煌战果
  • 三、人类与感染病斗争的经验教训与思考
  • 第三节 我国重点传染病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 二、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 三、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四节 当今人类面临的感染病流行的主要威胁
  • 一、法定传染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
  • 二、新发/突发传染病
  • 三、再现传染病
  • 四、生物恐怖相关的传染病
  • 第五节 我国感染病防治策略思考
  • 一、需要重新审视感染病的危害性
  • 二、未来我国感染病防治策略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病毒性感染
  •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及其发展
  • 一、病毒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史
  • 二、病毒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现状
  • 三、对病毒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的若干思考
  • 四、病毒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治疗变迁及思考
  • 一、病毒分类及其致病性
  • 二、抗病毒治疗发展史
  • 三、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
  • 四、抗病毒药物分类
  • 五、抗HIV药物治疗及研究进展
  • 六、抗HBV药物治疗及研究进展
  • 七、抗HCV药物治疗及研究进展
  • 八、抗病毒药物面临的问题和展望
  •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及启示
  • 二、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及启示
  • 三、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及启示
  • 第四节 艾滋病
  • 一、艾滋病的发现与启示
  • 二、艾滋病发病机制研究与启示
  • 三、抗病毒治疗的进展:机遇与挑战
  • 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 五、艾滋病疫苗研制与动物模型的问题与展望
  • 六、艾滋病与机会性感染
  • 第五节 流行性感冒
  • 一、流感大流行的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 二、流感诊疗现状与困惑
  • 三、流感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 第六节 病毒性脑炎
  • 一、病毒性脑炎病原体的变迁
  • 二、病毒性脑炎的流行动向
  • 三、对病毒性脑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 四、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诊断
  • 五、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 六、前景展望
  • 第七节 病毒性出血热
  •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
  • 二、登革出血热研究现状
  • 第八节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一、SFTSV病因认识的过程及启示
  • 二、SFTSV生物学基本特点
  • 三、SFTS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 四、SFTS临床特征及致病机理的探讨
  • 五、实验室各种诊断方法的局限和不足
  • 六、目前治疗中的局限和不足
  • 七、预防
  • 第九节 脊髓灰质炎
  • 一、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再现及其原因
  • 二、脊髓灰质炎防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三、脊髓灰质炎临床诊治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 第十节 手足口病
  • 一、手足口病是新发传染病吗
  • 二、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特性
  • 三、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 四、如何提高手足口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 五、手足口病是否已得到有效遏制
  • 第十一节 出疹性传染病
  • 一、麻疹——通过免疫接种可否在全球早日消灭
  • 二、风疹——谁该接种风疹疫苗
  • 三、水痘——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完全预防水痘吗
  • 第十二节 狂犬病
  • 一、狂犬病的历史回顾
  • 二、狂犬病流行和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 三、狂犬病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 四、我国狂犬病流行的应对措施与思考
  • 五、狂犬病免疫制剂的研究及其近况
  • 六、狂犬病预防及我国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十三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的思考与启示
  •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体的发现及其思考
  • 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解读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细菌性感染
  • 第一节 细菌耐药研究进展
  • 一、细菌耐药变迁和发展趋势
  • 二、细菌耐药机制与分子基础
  • 三、细菌耐药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策略与挑战
  • 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问题与挑战
  •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策略与新思考
  • 三、抗菌药物导向计划
  •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折点与临床应用
  • 一、药敏试验的标准与方法
  • 二、药敏试验折点的变迁与思考
  • 三、药敏试验中抗菌药物选择和报告的难点及应思考的问题
  • 四、药敏试验的折点临床应用及局限性
  • 第四节 抗菌药物PK/PD临床应用进展
  • 一、PK/PD-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新理念
  • 二、PK/PD理论在临床与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广泛应用
  • 三、Monte Carlo模拟使抗菌药物PK/PD由理论变为现实
  • 第五节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 一、肺炎链球菌的历史回顾与生物学特点
  • 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现况
  • 三、IPD常用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
  • 四、不断出现的耐药菌株带给治疗的挑战
  • 五、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演变过程带来的思考
  • 六、存在的问题、新的挑战与展望
  • 第六节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 一、肠球菌的认知过程与启示
  • 二、肠球菌的耐药特点与新变化
  • 三、耐药肠球菌的进化与传播
  • 四、VRE院内感染的风险评估与存在的问题
  •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评价
  • 六、对感染控制的评价与思考
  • 第七节 多重耐药肠杆菌科感染研究进展
  • 一、多重耐药肠杆菌感染历史回顾与启示
  • 二、多重耐药肠杆菌流行趋势
  • 三、多重耐药肠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四、多重耐药肠杆菌感染诊断重点
  • 五、多重耐药肠杆菌感染治疗建议
  •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一、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要点与难点
  • 二、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要点与难点
  • 第九节 加深对人感染猪链球菌感染的认识
  • 一、人感染猪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简史及启示
  • 二、猪链球菌感染及防治
  • 第十节 沙门菌感染
  • 一、沙门菌及沙门菌感染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 二、沙门菌的分型及其致病性
  • 三、沙门菌感染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四、沙门菌耐药发展趋势及对策
  • 五、未来防治沙门菌感染研究工作的热点
  • 第十一节 霍乱
  • 一、霍乱流行史及其启示
  • 二、O139霍乱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 三、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十二节 鼠疫
  • 一、鼠疫——人类历史的灾难
  • 二、为何鼠疫难以消灭
  • 三、鼠疫患者诊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四、鼠疫耐药菌的出现,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 五、鼠疫防治工作的长期性
  • 第十三节 布鲁菌病
  • 一、布鲁菌病的发现与生物学特点的认识
  • 二、布鲁菌的致病机制的认识与困惑
  • 三、流行病学的发现与启示
  • 四、临床表现的特点和新认识
  • 五、布鲁菌病的诊断技术进展
  • 六、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与存在的问题
  • 七、展望
  • 第十四节 多重耐药结核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 一、病因的认识过程与启示
  • 二、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以及耐药菌引发的思考
  • 三、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和面临的难题
  • 四、耐药结核病的应对策略
  • 五、展望
  • 第十五节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
  • 一、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的概念变迁
  • 二、感染性休克发生机制的认知历程
  •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真菌性感染
  • 第一节 深部真菌病诊断中的困难及抗真菌药物的发展
  • 一、深部真菌感染概述
  • 二、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困难
  • 三、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 四、抗真菌药物展望
  • 第二节 念珠菌感染的诊治进展与研究热点
  • 一、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演变
  • 二、念珠菌病诊断技术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估
  • 三、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抗药性及防治策略新进展
  • 四、宿主抗念珠菌机制与免疫低下患者的念珠菌感染
  • 第三节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
  • 一、隐球菌生物学基本特点及新变化
  • 二、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流行现况
  • 三、各种诊断方法的选择和不足
  • 四、当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 五、存在问题、新的挑战与展望
  • 第四节 侵袭性曲霉病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 一、对IA病因的认知、演变与启示
  • 二、临床表现基本特点与变化
  • 三、诊断方法值得考虑的问题
  • 四、抗真菌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评价
  • 五、展望
  • 第五节 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治现状和展望
  • 一、肺孢子菌命名的演变
  • 二、肺孢子菌肺炎是潜伏感染的再激活还是新近感染
  • 三、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思路
  • 四、病原学诊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五、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与预防用药
  • 六、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常见寄生虫病
  • 第一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
  •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历史回顾及启示
  • 二、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现状
  • 三、新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及趋势
  • 四、几种重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及展望
  • 第二节 疟疾
  • 一、疟疾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 二、疟疾实验诊断方法的应用情况
  • 三、疟疾疫苗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 第三节 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热点
  • 一、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及控制回顾
  • 二、血吸虫病的诊断进展
  • 三、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 四、血吸虫病的预防——从控制生态环境到血吸虫疫苗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感染性腹泻
  •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的历史及病原体的变迁
  • 一、感染性腹泻的历史回顾
  • 二、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变迁规律
  • 三、究竟是什么因素引起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的变迁呢
  • 第二节 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
  • 一、常见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
  • 二、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构成和疾病谱发生变化
  • 第三节 病原体不同的致病机制导致其临床表现上的差异
  • 一、细菌性腹泻
  • 二、病毒性腹泻
  • 三、寄生虫性腹泻
  • 第四节 感染性腹泻诊治和预防
  • 一、感染性腹泻的诊断
  • 二、感染性腹泻的治疗
  • 三、感染性腹泻的预防
  • 第五节 我们将如何应对感染性腹泻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医院感染
  • 第一节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及其变迁与思考
  • 一、医院感染
  • 二、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及其变迁
  • 三、由医院感染病原体变迁做出的思考
  • 第二节 医院感染防控的现状、研究方向与进展
  • 一、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
  •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
  • 三、手术部位感染
  • 四、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感染微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 一、感染微生态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 二、感染的微生态学原理
  • 三、感染的微生态学防治
  • 四、感染微生态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 五、感染微生态学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器官移植后感染的防治进展
  • 第一节 对器官移植感染的认知演变及启发
  • 一、感染的易感因素的分析及热点
  • 二、器官移植后感染的时间特殊规律及新变化
  • 三、移植后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分析
  • 第二节 移植后不同部位感染的基本特点及新变化
  • 一、移植物感染
  • 二、腹膜炎
  • 三、肺部感染
  • 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五、脓毒血症
  • 六、切口及其他软组织感染
  • 七、泌尿系统感染
  • 第三节 移植后感染治疗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 一、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挑战和机遇
  • 二、微生态调节防治移植后感染:现状和展望
  • 三、通过免疫重建防治移植后感染:新的热点
  • 四、移植术后感染的综合治疗体系:细节决定成败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朊粒的发现对人类医学研究的影响
  • 一、朊粒和朊粒病的发现
  • 二、朊粒和朊粒病的研究现状
  • 三、朊粒的发现对人类医学研究的影响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感染性发热的临床诊治思维
  • 第一节 感染病病因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寻找未明病原体的步骤与方法
  • 一、未明病原体的病因学诊断
  • 二、未明病原体的诊断技术和程序
  • 三、结语
  • 第三节 感染性发热的临床诊断流程
  • 一、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不明原因发热
  • 二、规范感染性发热的临床诊断流程
  • 第四节 感染性发热易于误诊的原因分析
  • 一、感染性发热易于误诊的主观因素
  • 二、感染性发热易于误诊的客观因素
  • 三、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易于误诊的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感染与免疫——进展和挑战
  • 第一节 细菌感染与免疫的认知以及启迪
  • 第二节 病毒感染与免疫的认知和困惑
  • 第三节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的认知和启迪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流行病学与生物信息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流行病学在感染病防治中应用的热点
  • 一、基本概念
  • 二、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
  • 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思考
  • 四、流行病学在感染病方面应用的热点
  •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一、生物信息学的历史、演变及启发
  • 二、病原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变迁与思考
  • 三、宿主免疫信息学的变迁与未来
  • 四、疾病信息数据库在大数据时代值得探讨的问题
  • 第三节 感染病相关信息查询技巧
  • 一、感染病与互联网的关系
  • 二、互联网的基本查询方法
  • 三、医学数据库
  • 四、智能终端的兴起及其在感染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 五、常用的医学网址
  • 六、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