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微观史扛鼎之作,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内容简介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妙笔生花,以丰富细节复活“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书写他的坎坷命运

在本书中,作者把一个芸芸众生中的“例外”——能读会写、敢于思考的磨坊主写得有血有肉:他在正常的年纪结婚生子,育有十一个孩子,不仅是磨坊主,也做过石匠、木匠,辛苦谋生,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了不算寒酸的嫁妆,担心土地的收成;他读过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对教会、信仰和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喜欢抓住一切机会直言不讳;他经历过两次相隔时间很长的审判,备受煎熬,妻与子都先他而去,年近七十而被处死。金茨堡曾感慨道:这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

★抽丝剥茧,探索个体的知识来源与世界观,呈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

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他以相当不同的方式重述(甚至扭曲)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的挑战,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

★以意大利东北边境地区为窗口,描绘多种文化交汇之地的政治、经济、信仰和社会图景

《夜间的战斗》和《奶酪与蛆虫》注目的弗留利地区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与今天的斯诺文尼亚和奥地利两国接壤,在历史上属于文明交汇之地,日耳曼文化、斯拉夫文化与意大利的文化这里汇聚、冲突、交融,深深影响了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然也影响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在作者的叙述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弗留利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

★历史写作的典范,文学叙事与史学叙事相结合,微观与宏观兼顾平衡

为撰写这部著作,作者前后花了十四年时间。首先是搜集、阅读和分析大量材料,不仅有证人证词、庭审记录,还有当时的文学作品,包括主人公读过的书籍,也参考了众多研究专著。在写作上,作者特别欣赏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风格练习》,在本书中也试图用不同叙述方式去呈现主人公的故事,行文优美。作者没有仅局限于微观层面,通过对主人公的思想、心态的追索,也带出了宏大的历史主题,例如印刷术、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乌托邦文学、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欧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2013年版前言
  • 英文译者序
  • 英文版前言
  • 意大利文版前言
  • 第1章 梅诺基奥
  • 第2章 小城
  • 第3章 初审
  • 第4章 “鬼迷心窍了?”
  • 第5章 从康科迪亚到波托格鲁阿罗
  • 第6章 “大声指斥尊贵之人”
  • 第7章 一个落伍的社会
  • 第8章 “他们对穷人百般压迫”
  • 第9章 “路德派信徒”和再洗派信徒
  • 第10章 磨坊主、画家和小丑
  • 第11章 “我的看法是我自己从脑袋里琢磨出来的”
  • 第12章 书
  • 第13章 镇上的读书人
  • 第14章 印刷品与“奇思异想”
  • 第15章 死胡同
  • 第16章 童女神殿
  • 第17章 圣母马利亚的葬礼
  • 第18章 基督之父
  • 第19章 审判日
  • 第20章 曼德维尔
  • 第21章 矮人族与食人族
  • 第22章 “自然神”
  • 第23章 三只戒指
  • 第24章 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
  • 第25章 混沌
  • 第26章 对话
  • 第27章 神话中的奶酪和真实的奶酪
  • 第28章 对知识的垄断
  • 第29章 《圣经辅读》中的话
  • 第30章 譬喻的功能
  • 第31章 “主人”、“管家”和“工人”
  • 第32章 一个猜想
  • 第33章 农民宗教信仰
  • 第34章 灵魂
  • 第35章 “我不知道”
  • 第36章 两种灵,七种灵魂,四种元素
  • 第37章 一种理念的传播路线
  • 第38章 自相矛盾
  • 第39章 天堂
  • 第40章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第41章 “杀掉那些教士”
  • 第42章 一个“新世界”
  • 第43章 审讯结束
  • 第44章 写给法官们的信
  • 第45章 修辞手段
  • 第46章 第一次判决
  • 第47章 牢狱
  • 第48章 回到镇上
  • 第49章 告发
  • 第50章 与犹太人的夜谈
  • 第51章 第二次审判
  • 第52章 “奇思异想”
  • 第53章 “幻象和异梦”
  • 第54章 “哦,伟大、全能且神圣的上帝……”
  • 第55章 “要是我在15岁时就已经死去”
  • 第56章 第二次判决
  • 第57章 刑讯
  • 第58章 斯科利欧
  • 第59章 佩莱格里诺·巴罗尼
  • 第60章 两个磨坊主
  • 第61章 支配文化与被支配文化
  • 第62章 罗马来信
  • 致谢
  • 注释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中译本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9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奶酪与蛀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

    《奶酪与蛆虫》是一本文字生动、构思巧妙的著作,它试图将一位在某座偏远的弗留利村镇中度过了一生的 16 世纪磨坊主的智识世界重现于我们面前。在早期近代欧洲大众文化这一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中,这本书被称为最重要的近作之一,而这绝非过誉。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期待已久的“微观史学”扛鼎之作

      作为 “微观史学” 绕不开的代表人物卡洛・金茨堡,和他绕不开的代表作品《奶酪与蛆虫》,很奇怪为何本书这么迟才被引进了中文版。感谢理想国。首先就自己作为 “外行” 的浅知拙见,稍稍提及一下 “微观史学” 的诞生背景。进入 20 世纪后,反对 “兰克学派” 的 “新史学” 思想涌现,其中的 “年鉴学派” 在之后的几十年大行其道。“年鉴学派” 注重地理、气候、经济等长期且总体因素的研究,而忽视个体、事件等具体的因素。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第二代 “年鉴学派”,特别是其对个体、对 “人” 的忽视,致使来自内外部的质疑和挑战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微观史学” 在史学转型中应运而生。与 “年鉴学派” 相比,“微观史学” 的研究视角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对象从总体走向具体,研究方法从 “微观史学” 注重的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转而倚重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其实通过以上就不难看出,“微观史学” 的特点也注定了同其他史学流派相比,其学术著作对于普通读者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会更强。上文说道 “年鉴学派” 遭遇到了来自内外部的挑战。如果从 “年鉴学派” 的内部和外部各选一位 “微观史学” 的代表人物,内部是 “年鉴学派” 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外部无疑就是本书的作者卡洛・金茨堡。我最早接触的 “微观史学” 作品,就是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之后就是美国娜塔莉・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再就是中国历史学家王笛的《茶馆》和《袍哥》,后两本书的内容也集结在了王笛教授《显微镜下的成都》一书中。神奇的是 —— 以上除了《马丁・盖尔归来》和《茶馆》,其余四本书在得到听书都有解读。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先听一下,再有选择性的阅读原著。另外,王笛教授为《奶酪与蛆虫》写过一篇高屋建瓴的精彩书评,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学习。说回到这本期待已久的《奶酪与蛆虫》。本书的篇幅并不长。全书约前 15% 的篇幅,几乎都是各个版本的前言。通过前言,读者可以了解到本书研究的历史问题以及成书的背景。而后约 10% 的篇幅,尽是 “注释” 和 “人名译名对照表”—— 正文完成了阐述历史的任务后,结束得非常干净利落。不长的篇幅,却分成了 62 个章节。因为每一章节都短小精悍,甚至有的章节不足一页。章节和章节之间有一种层层递进的逻辑美感。本书作为一本 “微观史学” 的学术著作,可读性却很强。一是因为研究对象聚焦 “人” 本身,客观且细节地记叙事件和分析原因,读起来就容易有故事感,而不像 “结构派” 等尽是宏观的论述和分析。二是因为研究方法是基于史料的分析、研究和推理,尤其本书的前半部分,读起来会有一种推理小说般的熟悉感。史料就像是线索,而金茨堡就像是一个史学领域的侦探。因此,本书既有充满故事性的叙述,也有充满学术性的分析,同时还有充满逻辑性的趣味。是一本具有文学性的史学专著。本书的副标题是 “一个 16 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副标题已经交代的很明确很清楚了,本书放置于 “显微镜” 下进行 “微观” 研究的对象,就是 “一个 16 世纪磨坊主”,这样一个非常普通,普通到甚至有些 “边缘” 化的人物。作为一个来自 “受支配阶级”,虽读过几本书但连书写都不顺畅的磨坊主梅诺基奥,对信仰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从而质疑教会的权威,还时常同他人宣扬自己的想法,因此被教会以 “异端邪说” 的理由审判。在教会眼中,梅诺基奥不仅亵渎教会,还坚信他的 “亵渎” 是无罪的。他还有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用来解释教会的一切信仰,同时认为教会的 “圣事”、仪式,甚至包括《圣经》,都是 “人为制造出来的”,是 “神职人员手中的剥削和压迫工具”。例如关于 “宇宙起源”,本书书名 “奶酪与蛆虫”,就是梅诺基奥对 “宇宙起源” 的譬喻。他认为,宇宙起于混沌,就像奶酪起于牛奶,而蛆虫会在奶酪中出现,其中强大的蛆虫就相当于上帝和众天使。梅诺基奥声称想法是自发产生的,这显然并不足以让人信服。他的这些 “教会学理念” 源自何处,又是如何产生的?这是本书要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开始了整合线索(史料),包括审判记录、书信等,进行逻辑推理(研究分析),不断假设又不断否定,渐渐得到接近真相的结论。贯穿其中的,是一条很清晰的逻辑链条:从最初怀疑只是一个疯子的奇谈怪论,到怀疑梅诺基奥是一名再洗派教徒,再到怀疑他与 “宗教改革” 之间有联系,到最后,开始聚焦梅诺基奥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书上面。梅奥基诺的每一个言论,都可以在他读过的书中,找到其呼应的出处。书中也花了不少的篇幅对此进行了分析,读起来却也毫不拖沓,像是不断搜证的推理小说,在梅奥基诺的 “只言片语” 中,寻找真相的蛛丝马迹。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在他读过的书中 “断章取义”,又不断从读过的书中寻找 “论据” 支撑和强化头脑中的观点。这有些类似心理学中的 “证实偏见”。因此梅诺基奥的想法产生,并不是直接源于书本,而是源于他的 “断章取义”,源于 “印刷制品(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的碰撞”。作者进一步分析后得出,“宗教改革和印刷术的传播,是令此种不同文化浮现于天光之下的必要条件”。从而让读者在梅诺基奥这个个体身上,以小见大,看到了时代的缩影 —— 宗教的权威开始被动摇。“宗教改革” 不必多说,印刷术背后是科技的初步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教会的权威被进一步削弱。之后的梅奥基诺,在家人和律师的帮助下,获得了减刑,回到了镇子上,并且再次被任命为教堂的管理人。却又在之后的某次看似平常的闲聊中,又因为口无遮拦地宣扬自己的想法而被告发。之后,宗教法庭把此次告发和他之前的罪行联系起来,判处了他的死刑。作者提到,梅奥基诺被判处死刑的这一时期,教会针对 “布鲁诺” 的审判也将结束。这似乎象征着,教会在 “上下两个层面进行的双重斗争”。布鲁诺大家都很熟悉了。上层代表科技发展、新思想对教会的冲击,下次则代表书面文化和口头文化碰撞产生的 “大众文化” 对教会的质疑。从内容上,我们能在审判记录、书信对话等细节中,看到 16 世纪的大众文化传播状态,看到 “支配阶级” 和 “受支配阶级” 之间的文化对抗,看到欧洲中世纪结束、近现代初期的教会境况等。从形式上,我们能在本书中看到 “微观史学” 的特点和其独有的魅力,就像是时代的横切面、历史的显微镜。研究对象是普通人;注重真实而细节的史料收集和记叙;从史料出发的逻辑推理;兼具学术般的严谨和小说般的叙述。对史学作品感兴趣的读者,不应错过 “微观史学”;而了解 “微观史学”,不应错过《奶酪与蛆虫》。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黑暗之心存有邪灵,光明之心存有善灵

        《奶酪与蛆虫》,讲述了一段 16 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小磨坊主质疑天主和教会,最后被宗教法庭判处死刑的史料。金茨堡关注的典型案例发生在宗教改革初期的天主教核心区域。作者通过放大案件的琐碎档案,构建了小人物的心灵世界,解读了他身边的社会关系,生活形态,租税制度,信仰危机和新旧势力的激烈冲突,借磨坊主之口,表达了对传承千年的基督教教义的质疑。微观历史的手法,追踪了磨坊主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作者解读下的宗教异端,一方面在中世纪钳制思想的缝隙中阅读禁书,向周围的邻居和路人发泄不满,质疑教会,另一方面又在长达十余年的宗教审判中,极力辩驳脱罪,试图恢复平静的生活。磨坊主对那些宗教悖论嗤之以鼻,他根本不相信耶稣基督为童贞女玛利亚所生。“她生了他,而仍保持童贞之身” 非常荒谬。他说道,“如果祂是永生的神,不会让自己被抓捕,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磨坊主认为《圣经》被世人添加了很多内容。小人物在被揭发与审判,刑满释放和再次被捕的命运中沉沦,画外音清晰地同步了瘟疫流行,教会堕落,赎罪券售卖,印刷术兴起,雇农起义,布鲁诺火刑等一系列背景事件。使得显微镜下的历史呈现丝毫不输宏大叙事。书中涉及的一些中世纪禁书,如《十日谈》 、《曼德维尔骑士游记》、《圣经辅读》(这本不太好找),包括四福音书等,都是理解当时社会形态的上佳读本。从今天起,争取抽空也读读《圣经》。

          转发
          2
        • 查看全部38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