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大量的观点解读和案例论证,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性的品牌构建框架。

内容简介

品牌形象分为品牌视觉形象和品牌心理形象:视觉形象就是消费者能看到的,接触到的视觉设计和传播的要素,这也是目前企业构建品牌的重要手段。欧美企业深谙这一点,他们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点。心理形象是消费者心理感受到的品牌印象。心理形象一方面依赖于之前的视觉影像,也依赖于品牌体验和文化感知。一家企业只要真正把品牌形象做好,这个品牌就可能做得很成功。本书详细论述了构建品牌的基本流程:根据自己的优势、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消费者需求、市场状况等因素,确立起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要素。以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为指导,设计品牌标识、选择品牌名称组合、定义品牌属性、制订品牌传播方案,通过执行品牌管理的各项职能,让企业所预设的品牌形象进入目标消费者心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1 另眼看品牌
  • 1.1 急剧变化的品牌格局
  • 1.2 难摆脱的LOGO消费
  • 1.3 商标符号下的品牌忠诚
  • 1.4 形象创造的品牌价值
  • 1.5 真实的品牌虚拟关系
  • 1.6 传播中的互动
  • 1.7 接触中的品牌维护
  • 2 品牌之形象树干
  • 2.1 品牌定位:品牌航行的方向
  • 2.2 品牌名称:记忆不变的符号
  • 2.3 品牌个性:吸引客户的气味
  • 2.4 品牌体验:品牌在心灵上的黏合剂
  • 2.5 品牌虚拟社区:群体认同的魔力
  • 2.6 品牌架构:品牌组合的内部关系
  • 2.7 品牌潮流追踪:品牌长青的保证
  • 3 品牌之形象树冠
  • 3.1 视觉形象:第一印象的先机
  • 3.2 标志:通向品牌的入口
  • 3.3 色彩:品牌第一可视特征
  • 3.4 字体:最直接的艺术感染力
  • 3.5 外观造型:得宜者得市场痴迷
  • 4 品牌之形象树根
  • 4.1 品牌心理形象:五大要素
  • 4.2 功能要素:购买品牌的首要理由
  • 4.3 情感要素:顾客与品牌的相互依恋
  • 4.4 逻辑要素:让购买充满理由
  • 4.5 文化要素:让品牌融入血液
  • 4.6 订制要素:建立亲密的品牌关系
  • 5 品牌形象的传播
  • 5.1 广告语传播:最具传播力量的语言
  • 5.2 移动互联网传播:品牌传播未来主战场
  • 5.3 传统网络传播:不能缺失的利器
  • 5.4 体验传播:接触带来的消费意向
  • 5.5 广电传播:仍是主流渠道
  • 5.6 包装传播:传递最直观的形象感受
  • 5.7 户外传播:创意吸引眼球
  • 5.8 明星传播:粉丝的力量
  • 5.9 纸媒传播:逐渐消失的传播效果
  • 6 新时代的形象推广
  • 6.1 微博/微信传播:消费关系新格局
  • 6.2 怀旧传播:记忆引发的消费力量
  • 6.3 游击传播:小成本博大收益
  • 6.4 品牌联合传播:结盟带来的事半功倍
  • 6.5 接触点传播:近距离的亲密
  • 6.6 互动电视传播: iTV时代的来临
  • 6.7 原点传播:原材料的强调
  • 7 聆听经典
  • 7.1 苹果
  • 7.2 壳牌
  • 7.3 维珍
  • 7.4 阿迪达斯
  • 7.5 星巴克
  • 7.6 麦当劳
  • 7.7 可口可乐
  • 7.8 耐克
  • 7.9 乐事
  • 7.10 宜家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