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要求我们从这三个层面出发,努力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想。

内容简介

“民生”并非仅指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境况,而应从三个层面加以诠释,第一是物质经济,第二是社会权利,第三是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反映出从人的生存到幸福生活的演进逻辑。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从哲学伦理学高度,深刻地论述了上述三个层面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民生观首先关切生活在最底层劳苦大众的生存、生计与生活;进而强调社会公正和平等人格,以便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有尊严;最高层面的民生应当归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必须要深刻揭示并不断消灭现实中的各种异化现象,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科学性特征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文前
  • 导言
  • 一问题意识
  • 二社会民生问题凸显
  • 三民生建设: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章民生:马克思的伦理意蕴
  • 一“民生”概念的厘清
  • 二马克思有没有伦理学
  • 三马克思伦理思想考察
  • 四马克思对民生幸福的追求
  • 第二章劳动:马克思民生伦理的逻辑起点
  •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性存在形式
  • 二劳动是民生幸福的泉源
  • 三劳动力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 四工资是劳动力得以维持的保障
  • 第三章资本:马克思民生伦理的现实去蔽
  • 一货币与善恶
  • 二货币拜物教
  • 三货币转化为资本
  • 四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
  • 五资本与就业
  • 第四章异化:马克思民生伦理的批判之维
  • 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
  • 二劳动者与自身相异化
  • 三勤劳与致富之间的悖谬
  • 四科学的异化
  • 五扬弃异化与改善民生
  • 第五章公正:马克思民生伦理的首要价值
  • 一社会正义理论的民生向标
  • 二商品价值“质”与权利平等
  • 三商品价值“量”与收入分配
  • 四劳动力商品与分配公正
  • 五消灭剥削 追寻正义
  • 六自由主义正义观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1.对自由主义自由平等观的审视
  • 2.对自由主义分配正义观的审视
  • 3.对公平与效率观念的审视
  • 4.自由主义正义观与幸福民生
  • 第六章生态:马克思民生伦理的永续动力
  • 一物质变换:民生与生态的勾连
  • 二绿色生产力与人的生活
  • 三生态殖民主义与民生
  • 1.马克思生态殖民主义的逻辑基础
  • 2.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的价值借鉴
  • 3.生态系统论的思维范式
  • 四生态风险与民生风险
  • 五对自然无机界的责任
  • 第七章自我实现:马克思民生伦理的“至善”之境
  • 一“至善”之境的哲学考察
  • 二私有制消灭与劳动解放
  • 1.劳动解放的逻辑起点
  • 2.劳动解放的逻辑理路
  • 三人的本质与民生
  • 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2.人的本质的实现
  • 四自我实现与民生幸福
  • 五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八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
  • 一共同富裕:民生建设的经济基础
  • 1.贫困与生活质量
  • 2.共同富裕有利于谁
  • 3.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
  • 二公平正义: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
  • 1.正义的政治价值
  • 2.正义与人民生活
  • 三绿色政治:民生建设的生态之维
  • 1.生态的特点与恶化的成因
  • 2.敬畏自然与生命
  • 3.绿色政治生态梦
  • 四民族振兴:民生建设的文化魂魄
  • 1.民族精神与民族振兴
  • 2.社会主义制度与民族振兴
  • 3.民族振兴之梦想的实现
  • 五政府责任:民生幸福实现的根本
  • 1.一种责任的维度
  • 2.改善民生的政府之责
  • 3.民生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责任担当的价值目标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