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从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激荡风云,一窥近代中国政治跌宕和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一部,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经过,澄清了这十年间的很多历史问题,如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机构中的作用,在日寇入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等。将上海市政、警政变迁与当时中国政治大背景有机结合,这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宏观视野。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二部,生动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上海作为“孤岛”期间的政局和社会状况,涉及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动、“军统”对亲日分子的暗杀、日伪的血腥报复、汪伪政权的恐怖统治、沪西“歹土”地区的丑恶社会现象等等。全书以独特视角和翔实材料,再现了上海“孤岛”时期各方势力的纠缠斗争和腥风血雨。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42-1952》,《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三部,讲述了从1942年日本占领上海租界后直至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展的建立秘密党支部等地下活动,以及上海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对上海市政、警务系统和整个社会的一系列改造运动,如关闭金融黑市,打击鸦片交易,镇压反革命,遣送难民,改造妓女、舞女和瘾君子,等等。同样是新政权对大城市的治理,为何国民党遭到失败,而共产党却取得了成功?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独到分析。
目录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
- 版权信息
- 序
- 鸣谢
- 序言
- 第一篇 背景
- 第一章 法律与秩序
- 第一节 罪恶与内乱的解释
- 第二节 犯罪与娱乐
- 第三节 犯罪与治外法权
- 第二章 从巡捕到警察
- 第一节 早期的改革
- 第二节 士绅控制问题
- 第三章 不良分子
- 第一节 有组织犯罪
- 第二节 黄金荣:罪犯头子和捕头
- 第三节 鸦片与犯罪
- 第四节 鸦片与统治
- 第二篇 新的警察理念
- 第四章 警察与维持新的城市秩序
- 第一节 建立新的城市秩序
- 第二节 重组警察系统
- 第三节 改革的公共基金
- 第四节 警察专业化
- 第五节 创建“现代”合理的框架
- 第六节 加紧现代化,争取控制权
- 第五章 以警权维护主权
- 第一节 公共租界巡捕房的警政
- 第二节 控制界外马路
- 第三节 重申路权与司法权
- 第四节 改革后的公安局试图管理每一个人
- 第六章 犯罪和社会控制
-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 第二节 公安局与犯罪控制
- 第三节 新市民社会中的难民和流氓
- 第四节 警察的家长式作风和社会控制
- 第三篇 有组织犯罪
- 第七章 罪恶
- 第一节 作为娱乐和犯罪的赌博
- 第二节 中国人控制赌博的努力
- 第三节 中国的娱乐和赌博机构
- 第四节 上海的娼妓
- 第五节 中国妓女
- 第八章 毒品业
- 第一节 花花公子、帮会和军阀
- 第二节 犯罪的重组
- 第三节 犯罪与政治
- 第四节 控制鸦片贸易
- 第九章 赤色分子
- 第一节 用于政治控制的警察
- 第二节 新的合作
- 第三节 帝国主义与警察的反共
- 第四节 作为上海生活一部分的情报收集
- 第五节 牛兰事件
- 第六节 顾顺章事件和白色恐怖
- 第七节 顾顺章事件之后
- 第八节 联合执法
- 第四篇 政治选择之于警政的意义
- 第十章 做出抉择
- 第一节 相互矛盾的压力
- 第二节 不同的政治威胁
- 第三节 用新的警务合作来控制异己
- 第四节 警务分歧的合法性问题
- 第五节 公安局工作重心的转移
- 第六节 日本人的到来
- 第七节 政府的混乱
- 第八节 对日立场的选择
- 第九节 抗日的情报工作
- 第十一章 日本入侵对上海警务的影响
- 第一节 日本人控制上海
- 第二节 将杜月笙赶出法租界
- 第三节 伪警察的终结
- 第四节 中国警权的恢复
- 第十二章 第二次机会:吴铁城市长当政
- 第一节 对上海未来的种种幻想
- 第二节 精英的联合统治
- 第三节 反共合作
- 第四节 压制反日抗议
- 第五篇 新市政秩序的局限
- 第十三章 新生活运动与民族救亡运动
- 第一节 警察改革的复兴
-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
- 第三节 民族复兴与法西斯
- 第四节 安内攘外
- 第十四章 警察国家化和犯罪受尊敬
- 第一节 地方统治与国家警察体系
- 第二节 对上海的影响
- 第三节 建立秘密警察
- 第四节 上海区的扩张
- 第五节 对罪犯的尊敬
- 第六节 犯罪行为与爱国主义混淆
- 第十五章 政治罪犯化
- 第一节 蒋介石的毒品政策
- 第二节 蒋政府中的两面派
- 第三节 福建叛乱与吴市长的去留
- 第四节 利用毒品与新生活运动:“六年计划”
- 第五节 毒品贸易中的日本人
- 结束语 决心
- 第一节 市民武装
- 第二节 一个时代的结束
- 表格
- 附录
- 附录一 1927—1928年上海公安局禁止“花会”赌博的法令
- 附录二 1932年12月上海市保安团
- 附录三 上海的“白银风潮”与大萧条对上海警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后记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
- 版权信息
- 序
- 中文版自序
- 致谢
- 缩略语表
- 序言 推论
- 第一章 孤岛上海
- 第一节 傀儡政府
- 第二节 日本特务机关
- 第三节 日本人对工部局警务处的压力
- 第二章 蓝衣社
- 第三章 救国
- 第一节 特务团
- 第二节 孙亚兴的暗杀队
- 第三节 7月7日
- 第四节 对策
- 第五节 暗杀郑月波
- 第四章 报复:亲日的恐怖活动
- 第一节 复兴会与黄道会
- 第二节 1938年8月至1939年1月的恐怖浪潮
- 第三节 马育航之死
- 第五章 激怒:陈箓暗杀案
- 第一节 警察权
- 第二节 暗杀伪外交部部长陈箓
- 第六章 投降:席时泰暗杀案
- 第一节 中国抗日分子的袭击与日本干涉的威胁
- 第二节 席时泰被刺案
- 第三节 绥靖
- 第七章 伪警察与极司菲尔路76号号
- 第一节 汪精卫伪政权与警权
- 第二节 极司菲尔路76号
- 第三节 汪精卫暗杀行动
- 第八章 恐怖活动与犯罪
- 第一节 不分青红皂白的恐怖活动与颠覆警察
- 第二节 颠覆警察
- 第三节 陈公博执政
- 第四节 林雄吉事件
- 第九章 不正当行业
- 第一节 公共租界对赌博的打击
- 第二节 汪精卫的“蒙特卡洛政权”
- 第三节 吴世宝
- 第四节 爱国战争
- 第十章 恐怖战争
- 第一节 报纸之战
- 第二节 法院之战
- 第三节 银行之战
- 第四节 厌倦
- 第十一章 暗淡前景
- 第一节 蓝衣社与频繁的恐怖活动
- 第二节 报复
- 第三节 “孤岛上海”的终结
- 结语 最终结局
- 日本投降之后的上海1945年8月
- 共产党解放上海1949年5月25日
- 共产党解放九天之后的上海1949年6月3日
- 参考书目
- 附录 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
- 译后记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42—1952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第一章 国民警察
- 第一节 加紧控制
- 第二节 共产党的初步渗入
- 第三节 国民党收复上海
- 第四节 国民党警察建立公共秩序
- 第五节 通货膨胀
- 第六节 金圆券改革
- 第七节 赤恐与警察骚乱
- 第八节 共产党在警察内部设立支部
- 第二章 解放上海
- 第九节 共产党的城市新政策
- 第十节 培训解放干部
- 第十一节 颠覆警察
- 第十二节 缩紧套圈
- 第十三节 上海“似乎坠入忧郁症”
- 第十四节 尖桩防卫
- 第十五节 终局
- 第十六节 穿越“上海长城”
- 第三章 社会秩序
- 第十七节 接管城市
- 第十八节 严峻时期
- 第十九节 公安
- 第二十节 社会秩序
- 第二十一节 警民关系
- 第二十二节 控制流氓与轻罪犯
- 第二十三节 镇压武装犯罪
- 第二十四节 国民党的海空封锁
- 第二十五节 回击外国媒体
- 第二十六节 救济难民与遣送回乡
- 第四章 动员
- 第二十七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二十八节 浦东的反革命
- 第二十九节 1950年“二六轰炸”
- 第三十节 反美、朝鲜战争及巩固政权
- 第三十一节 公敌
- 第三十二节 “三反”“五反”运动
- 第三十三节 铲除鸦片
- 第三十四节 清扫
- 第五章 尾声
- 第三十五节 论功过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