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国外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来了解真实的中国。

内容简介

译文纪实特别专题:外国人记录中国(共八册)包括《寻路中国》《江城》《打工女孩》《再会,老北京》《两个故宫的离合》《少林很忙》《东北游记》《鱼翅与花椒》共八册。

《寻路中国》: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江城》: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打工女孩》:打工女孩的故事有某些共性。在工厂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个背景相似的姑娘:在农村出生,没念过什么书,穷。工厂是做什么的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工作带来的艰难或机遇。打工女孩的命运转折点永远是她向老板发难的时候。那一刻她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迫使这个世界将她视为一个个体。

《再会,老北京》: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百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

《两个故宫的离合》:本书揭秘清末文物如何大量流出国境、蒋介石战败逃亡之时为何以当时万分珍贵的军船搬运文物,这些文物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仓库阶段,后来又在怎样的国际情形下开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民进党的"去中国化"阴谋对台北故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今故宫博物院又如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并顺带描述了近年海外华人回购文物的动态。既是一部丰富的近代文物历史资料,也是一部完整的隐藏在故宫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近代辛酸史。

《少林很忙》:马修·波利从小的梦想,是像上世纪70年代热播美剧《功夫》中的少林武僧金贵祥一样,成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强者。他从普林斯顿大学辍学,到少林寺拜师学艺。理想很美,现实却不尽然,还要承受鄙视:“没有什么比一个没钱的老外更没用的了。”书中充满美式幽默以及文化见识,再现一位年轻男孩如何透过中国古老的功夫成长成熟,同时也描述西方人如何看待如此快速变化的中国!

《东北游记》:也许你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样的过往。而在我眼里,这些恰恰就是历史的印记,记录了东北的兴衰荣辱,也缩影了现代中国的起落沉浮。
我很清楚,在东北,能够对中国的过去一探究竟。但没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这个国家的未来。

《鱼翅与花椒》:获得英国饮食作家工会大奖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在这本难得一见的回忆录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国饮食之间的关系演进。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我们熟悉的中国菜。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目录

  • 译文纪实特别专题:外国人记录中国(套装共8册)
  • 寻路中国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 城墙
  • 第二部 村庄
  • 第三部 工厂
  • 致谢
  • 资料来源
  • 译后记
  • 江城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作者说明
  • 第一部
  • 第一章 顺江而下
  • 第二章 有中国特色的莎士比亚
  • 第三章 跑步
  • 第四章 大坝
  • 第五章 鸦片战争
  • 第六章 暴风雨
  • 第二部
  • 第七章 暑假
  • 第八章 中国生活
  • 第九章 钱
  • 第十章 农历新年
  • 第十一章 又一春
  • 第十二章 溯江而上
  • 致谢
  • 回到涪陵
  • 译后记
  • 打工女孩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第一部 城市
  • 一 出去
  • 二 城市
  • 三 穷死是罪过
  • 四 人才市场
  • 五 打工女孩
  • 六 方与圆
  • 七 八分钟约会
  • 八 流水线英语
  • 第二部 村庄
  • 九 村庄
  • 十 华南茂
  • 十一 爱情与金钱
  • 十二 完美健康
  • 参考资料
  • 致谢
  • 对话张彤禾
  • 再会,老北京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走过大前门
  • 第二章 叫我梅老师
  • 第三章 Mocky与我
  • 第四章 “告别危房”
  • 第五章 寒冬降临
  • 第六章 拆之简史一:燕都旧迹
  • 第七章 《北京晚报》
  • 第八章 幸福城中好时光
  • 第九章 把感觉留住
  • 第十章 春天
  • 第十一章 拆之简史二:皇城兴衰
  • 第十二章 “去贫化”的贫民窟
  • 第十三章 抢救老街
  • 第十四章 夏日大回收
  • 第十五章 过去时与将来时
  • 第十六章 拆之简史三:民国首都的现代化之路
  • 第十七章 朱老师:树的记忆
  • 第十八章 “他有病了你不给他治,是你的责任”
  • 第十九章 老寡妇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拆之简史四:“毛泽东时代”北京的工业浪潮
  • 第二十一章 回音壁
  • 后记 新北京,新奥运
  • 致谢
  • 译名对照表
  • 参考书目
  • 译后记 一封写给老北京的忧伤情书
  • 两个故宫的离合
  • 版权信息
  • 简体中文版序
  • 序章 什么是故宫?什么是文物?
  • 二十年前对于台北故宫的不协调印象
  • 蒋介石决定把文物运到台湾
  • 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的故宫命运
  • 故宫与其他世界性博物馆的不同之处
  • 变革季节的到来
  • 故宫日本展的启动
  • 台北故宫大厅被大陆游客淹没
  • 第一章 民进党未完成的“美梦”——故宫改革
  • 民进党希望改变故宫定位
  • 表现“改革”精神的电影
  • 陈水扁起用的院长
  • “华夷思想”影响下的孤岛
  • 被钉在南部的“改革”之钥——“故宫南院”
  • 第三位院长是女性
  • 围绕文化行政的主导权拉开女人的战争
  • 被国民党阻止的行动
  • 陈水扁的密访
  • “被中华中心主义的铜墙铁壁阻挡”
  • 第二章 文物流失——是丧失,还是获得?
  • 中国朝代的盛衰与文物
  • 文物流失的主角——“末代皇帝”
  • 香港展出的溥仪的首饰
  • 文物流出将中华文化传播至世界
  • 在日本关西开花结果的中国艺术沙龙
  • 第三章 漂泊的文物
  • 九一八事变改变了文物命运
  • 首次故宫海外展览大获成功
  • 大陆向西再向西
  • 南京和北京迄今仍“互不相让”
  • 第四章 文物到台湾
  • 遍寻不着蒋介石对故宫的想法
  • 因国共内战而急转直下的文物命运
  • 与文物一起渡海的人
  • 第二批文物也包括世界最大规模的丛书《四库全书》
  • 是“造反者”还是英雄?
  • 第五章 迈入“两个故宫的时代”
  • 台北故宫为何称为“中山博物院”?
  • 台北故宫建筑与当时的国际情势
  • 现在已经荒废的北沟仓库遗址
  • 探究设计者的心路历程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浪潮
  • 日本人寄赠的文物
  • 北京的进展
  • 第六章 中华复兴的浪潮——国宝回流
  • 香港出现圆明园的被掠夺品
  • 参与回流的特殊人士
  • 一扫圆明园遗恨的人
  • 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巴黎鼠像拍卖会
  • 要求返还文物的中国国内动向
  • 归还运动的结果
  • 第七章 故宫会达成统一吗?
  • 记者会上两位故宫院长的反应
  • 两岸关系改善后台北故宫的“反向操作”
  • “南院”的命运如风中之烛
  • 另怀心思地展开交流
  • 下一个目标——“日本展”
  • 唤动李登辉的司马辽太郎
  • 平山郁夫有志未竟成
  • 民主党政权的混乱引发再度触礁
  • 秘藏在文物里的价值观
  • 后记
  • 附录1 本书主要人物
  • 附录2 故宫以及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之主要大事记
  • 附录3 参考图书、新闻报道一览表
  • 少林很忙
  • 版权信息
  • 序幕
  • 第一部 流浪
  • 1 第一步
  • 2 移途迷失
  • 3 睡美人
  • 4 功夫世界
  • 5 灯光、相机、动作
  • 6 一瓶可乐和一个微笑
  • 7 背叛
  • 第二部 见习
  • 1 吃苦
  • 2 表演是第一要务
  • 3 中药
  • 4 室友
  • 5 少林冠军
  • 6 神圣与世俗
  • 第三部 起步
  • 1 散打
  • 2 宣传无小事
  • 3 铁臂男孩
  • 4 台湾情结
  • 5 划拳
  • 6 疯狂的交涉
  • 7 挨打
  • 第四部 学徒
  • 1 让人“高兴”的结局
  • 2 铁裆功
  • 3 教训
  • 4 第六人种
  • 5 黄色笑话与啤酒
  • 6 骄傲与忏悔
  • 7 另一个美国人
  • 第五部 弟子
  • 1 挑战赛
  • 2 管理情人
  • 3 锦标赛
  • 4 一切都已搞定
  • 5 洋枪
  • 6 结局
  • 尾声
  • 作者说明
  • 致谢
  • 东北游记
  • 版权信息
  • 文前彩插
  • 第一章 冬至
  • 第二章 你来我往
  • 第三章 血浓于水
  • 第四章 去日留痕
  • 第五章 惊蛰
  • 第六章 谷雨
  • 第七章 朝圣之路
  • 第八章 火车开往满洲站!
  • 第九章 隧道与岔路上的旧时空
  • 第十章 夏至
  • 第十一章 三姨的歌谣
  • 第十二章 伪满洲国的傀儡
  • 第十三章 占后余波
  • 第十四章 大暑
  • 第十五章 通往工人村的断桥
  • 第十六章 立秋
  • 第十七章 大连的展示柜
  • 第十八章 霜降
  • 第十九章 大雪
  • 致谢
  • 注释
  • 参考资料
  • 译后记
  • 鱼翅与花椒
  • 版权信息
  • 序言 中国人啥都吃
  • 第一章 好吃嘴
  • 第二章 担担面!
  • 第三章 做饭先杀鱼
  • 第四章 野人才吃沙拉
  • 第五章 刃上神功
  • 第六章 味之本
  • 第七章 饿鬼
  • 第八章 嚼劲
  • 第九章 病从口入
  • 第十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 第十一章 香奈儿与鸡爪
  • 第十二章 御膳
  • 第十三章 味麻心不麻
  • 第十四章 熊掌排骨,思甜忆苦
  • 第十五章 “蟹”绝入口
  • 第十六章 红楼梦
  • 后记 一只菜虫
  • 致谢
  • 译后记 酸甜苦辣,烟火人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外国人眼中30年前的中国

    这套 8 本外国人写的非虚构纪实体文学,很好的记述了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进化到现代化工业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全集 “得到” 只有《少林很忙》没有单行本,其他我都已经读完并评述了,这里当作是《少林很忙》的书评。河南是古老中国农业社会的代表和缩影,郑州是其浓缩,河南是人口大省,按照中国强省化的政策,未来省会郑州将集中全省 28% 的人口(巴黎,汉城,成都都是先例),这样郑州将成为 2 千万以上人口的超大都市,根据这样的城市规划思路,郑州基本上吞并了开封,但也造成城市扩大剧烈,目前以河南建业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日子不好过,郑州房价低迷,信心不足的河南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回忆一下 30 年前的河南郑州当时 200 万人口,对比一下今天的郑州,会提振信心。1992 年 21 岁的作者来到中国,在少林寺学习 2 年中国功夫,虽然他当年只是个美国白人屌丝,但如同现在中国那些网红博主去非洲或斯里兰卡。那个年代的洋人(“老外”)到中国好像现在的 00 后穿越回大清,中国没有提款机,抽水马桶。作者名句:“这是我游览过的最穷城市,目光所及之处,唯一的工业就是自行车修理行业。”,当时北京到郑州的火车是 8 个小时(现在高铁 2 小时 18 分)。珍贵的是作者真实详细的记录了 30 年前的中国,虽然语气中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傲慢,但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网红们在印度的语气也应该释然。书中关于 “猜拳” 等细节还挺有趣,关于中国功夫,有李小龙和《少林寺》带来的神话,也有马保国的污化,慢慢会逐渐正常化。作者开始时怀揣追求东方人的古老智慧的幻想,头脑中认为少林师傅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来了之后,遇到当时在追求现代化(物质)的河南人,当然处处被宰,理想破灭,中西方都需要相互了解和适应,去除神话,白人屌丝当年在中国备受追捧,四处打洋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套书中,《鱼翅与花椒》写美食,作者也真心爱川菜,写得最客观真实。其他作者都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和编辑们的偏好,写中国偏重猎奇,强调的是不同,马哲才是科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的环境改变人的行为,30 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已经换了人间。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她居然吃兔兔

      中国美食有多大魅力?


      一个英国出生、牛津长大、获得剑桥学士学位、伦敦大学硕士学位的女孩,不远万里来到成都,在遍尝街头美食之后,想方设法进入当地烹饪学校学习中国厨艺,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不要说在成都,就是在北京,外国人也很稀罕。作为烹饪学校的第一个外国人,时有被安上 “间谍” 的嫌疑,姑娘偶尔也会觉得委屈,“我是为了把中国美食介绍到世界,打消西方的误解,你们还这样,我容易吗?”。委屈归委屈,但没有什么是一顿川菜解决不了的,吃完还是高高兴兴地研究中国美食。
      之后,她放弃了原来的新闻事业,成了美食作家,在《金融时报》、《纽约客》、《美食家》等杂志上撰写文章,与 BBC 合作制作节目,还写了好几本书,来介绍、推广中国美食。
      这个姑娘就是自诩为四川人的扶霞・邓洛普,写了一本在西方与中国都颇受好评的书 ——《鱼翅与花椒》。让外国人满意容易,因为他们不了解;让我们中国人满意就比较难了。只有融入当地的文化,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写出食物的精髓,才不会露怯,也才会让我们说一句 “不错”。作为异乡人,在心理上总会暗暗地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难得扶霞有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对中国美食,尤其川菜是真的热爱。
      鱼翅与花椒,一个是中国人待客的最高标准,一个是川菜的精神之魂;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一个尊贵,一个家常,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食物。这本小书像一本游记,带着读者穿行在寻常巷陌,出入于街头小馆,来了一场追寻美食的旅行。作者与译者,一个是把成都当故乡的人,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整本书散发着浓浓的四川风味,似乎能嗅到花椒的香味。
      外国人如果想了解中国的料理,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开端。他们迎接的挑战不仅仅是口味上的独特质感,比如 “滑溜的”、“脆口的”、“黏滑的” 等各种让他们匪夷所思、浮想联翩、避之不及的口舌体验,还有众所周知的 “中国人啥都吃” 的勇敢。接受中国美食,更像是一种认知、文化与精神上的颠覆与重建。在这一点上,扶霞,这个独自闯荡中国美食界的年轻姑娘堪称孤勇。
      作为一个吃各国食物长大,并乐于探索吃喝的姑娘,在吃这件事上,扶霞自诩大胆。当第一次面对中国的皮蛋,她还是情不自禁地退缩了,“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磺色的光晕。仅仅出于礼貌,我夹起一块放在嘴里,那股恶臭立刻让我无比恶心,根本无法下咽。” 对比之下,毛骨悚然地吃猪脑花完全可以一笔带过。
      扶霞在中国遭受到最严重的文化冲击,来自一位闪烁着母性光辉的中年妇女。她热忱地邀请扶霞去自己的小餐馆观看了宰杀兔子的过程,“打兔头,使其昏厥。将后腿绑好,倒挂,割喉,立刻剥皮,拿切肉刀使劲砍成小块…… 从活物到上桌不到十分钟。我还没有从刚才看到的残酷一幕中回过神来,就被带进了餐厅,面前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兔肉,我一点也不想吃。” 亲眼看着一只欢蹦乱跳的兔子变成了一碗兔肉,除了拒绝,还能怎么办?于是,成都街头最受欢迎的小吃 —— 兔脑壳被划入了禁止范围。一次醉酒之后,理智丧失,扶霞吃到了人生第一只兔头,真是美味,“一切两半,撒了点辣椒与葱花。我不想跟你细说下巴上的肉口感多么厚实丰富,眼睛那块儿是多么柔软、多么入口即化,兔脑髓是多么顺滑绵密。我只想说,从那天开始,我几乎每个周六晚上都会点炒兔脑壳来吃。”
      连兔兔都吃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扶霞在中国食物界大杀四方,基本上来者不拒了。在和无数的中国朋友交往、在烹饪学校学习过后,她有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胃,多年来养成的英式餐桌礼仪消失殆尽,甚至吃完饭开始心满意足地砸吧嘴。以至于很多年后回到牛津,在花园摘下的菜上发现了一条青虫,她的反应不是扔掉,而是放进了嘴里,吃下它。
      扶霞的一部分已经变成了中国的,而我读完这本书想去成都吃美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苗喵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