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全球史进行了重新阐释,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何以演变成现在的模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颇具影响力的多卷本著作,对全球史进行了重新阐释,将现代世界的产生和发展确定为16世纪到20世纪。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覆盖延长的16世纪,讲述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以及它的一些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创立的历史。在新增的2011年版序言中,沃勒斯坦梳理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写作背景,并对“世界体系”理论迄今遭遇的主要学术批判做了系统的回应。
《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是整套书中至关重要的一卷,它反驳了把17世纪“危机”视为欧洲的“重新封建化”的观点,论证了对作为一种历史体系的资本主义的一种观点和界定的合理性。另外,本卷还提出另一个新的重要论题,即霸权问题。认为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运转中,霸权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机制。霸权机制使现代世界体系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经济。
《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介绍了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分别论述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其引发的第三轮中心国家争霸、南北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印度次大陆、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西部非洲这几个被并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地区的边缘化和半边缘化。
《现代世界体系》第四卷覆盖从1789年-1914年这段时期,专门用于探讨一种适用于现代世界体系的地缘文化的形成,沃勒斯坦认为该地缘文化大体是以他所称的温和的自由主义为中心塑造的、并由它所支配。在本卷书中沃勒斯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概括能力继续得以展现,延续以往叙事的风格,沃勒斯坦对自由主义中间路线是如何在全世界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做了重要的说明。第四卷提出了“全球地缘文化”的概念,深化了对世界体系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诸方面之间关系的理解。
目录
-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
- 版权信息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出版者话
- 作者简介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学术顾问委员会
- 文前彩插
- 2011年英文版第一卷序言
- 文前辅文
- 谢辞
- 导言 论社会演变研究
- 第一章 中世纪的先驱
- 第二章 欧洲的新型劳动分工:约1450~1640年
- 第三章 绝对君主制与国家主义
- 第四章 从塞维利亚到阿姆斯特丹:帝国的失败
- 第五章 强大的中心国家:阶级形成与国际商业
- 第六章 欧洲的世界经济:边缘地区与外部竞争场
- 第七章 理论的重述
- 参考文献
- 索引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书目
- 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重商主义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巩固(1600~1750)
- 版权信息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学术顾问委员会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出版者话
- 2011年英文版第二卷序言
- 谢辞
- 导言 有17世纪危机吗?
- 第一章 B阶段
- 第二章 荷兰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
- 第三章 中心地区中的斗争——第一阶段:1651~1689年
- 第四章 缓慢增长时代中的边缘地带
- 第五章 十字路口上的半边缘地区
- 第六章 中心地区中的斗争——第二阶段:1689~1763年
- 参考文献
- 索引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书目
- 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时期(1730~1840年)
- 版权信息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学术顾问委员会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出版者话
- 2011年英文版第三卷序言
- 谢辞
- 第一章 工业与资产阶级
- 第二章 中心地区的斗争——第三阶段:1763~1815年
- 第三章 巨大的新地带并入世界经济:1750~1850年
- 第四章 南北美洲定居者的非殖民化:1763~1833年
- 参考文献
- 索引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书目
- 现代世界体系(第四卷):中庸的自由主义的胜利(1789~1914)
- 版权信息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学术顾问委员会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出版者话
- 序言 写作《现代世界体系》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作为意识形态的中庸的自由主义
- 第二章 建构自由主义国家:1815~1830年
- 第三章 自由主义国家与阶级冲突:1830~1875年
- 第四章 自由主义国家的公民
- 第五章 作为社会科学的自由主义
- 第六章 对论点的重申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译者的话
-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书目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