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华北土地改革运动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政治学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的角度关注土地改革运动,探讨它对于国家-乡村关系、乡村民众动员、村庄权力结构、村落政治文化和农民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基层土改文件为主体资料,宏观上着眼于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微观上聚焦于群众运动在村庄层面的实际运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与执行
  • 一、革命前的华北乡村社会
  • 二、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 (一)中共早期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 (二)抗战结束后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
  • (三)土地改革的政治意涵
  • 三、政策运作的辩证逻辑
  • (一)延续与变迁
  • (二)表达与实践
  • (三)温和与激进
  • (四)上级与下级
  • 第二章 资源再分配与运动过激化
  • 一、土改中的打击对象与受益者
  • 二、乡村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 (一)对传统精英的剥夺
  • (二)土地财产的再分配
  • (三)再分配中的矛盾和冲突
  • 三、土改过激化的机制分析
  • (一)土改运动的过激化
  • (二)政策取向与执行的偏差
  • (三)乡村贫困化与土改运动化
  • (四)战争环境与农民心态
  • 第三章 群众运动中的政治动员
  • 一、作为民众动员机制的“诉苦”
  • (一)诉苦何以必要
  • (二)宣传口号与组织引导
  • (三)情绪调动与氛围营造
  • (四)“谁斗谁分”与“算苦中帐”
  • (五)“追挖苦根”与逻辑归罪
  • 二、阶级划分的话语与实践
  • (一)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
  • (二)阶级划分的实际运作
  • 第四章 乡村民众的行动逻辑
  • 一、地主富农:合作或抗拒的艰难博弈
  • (一)地主富农对土改的应对策略
  • (二)土改领导者、执行者与地主富农的博弈
  • 二、贫雇农:理性农民抑或道义农民
  • (一)形势判断与行为选择
  • (三)理性农民抑或道义农民
  • 三、中农:利益与安全的双重考量
  • (一)利益的考量
  • (二)安全的考量
  • 四、抗属:特权及其过度使用
  • 第五章 村庄权力结构及其运作
  • 一、基层权力组织的边界
  • (一)党支部和村政权
  • (二)农民协会
  • (三)南涝都村干部变动的个案分析
  • (四)基层组织之间的边界
  • 二、贫农团的兴衰
  • (一)贫农团的建立及形态
  • (二)独古庄贫农团个案分析
  • (三)贫农团的权力性格
  • (四)贫农团退出村庄政治舞台
  • 三、工作队与村庄社区的互动
  • (一)工作队的构成和角色特征
  • (二)工作队与村庄的互动
  • (三)罗杨二张家工作队的罪状
  • (四)工作队权力的制约因素
  • 第六章 基层政治精英及其困境
  • 一、行为模式和角色特征
  • (一)国家权力的抗衡者
  • (二)个人利益的追逐者
  • (三)权责分离与基层精英的“去政治化”
  • (四)基层精英的角色特征和理想类型
  • 二、基层精英的生成、更替与冲突
  • (一)精英的生成
  • (二)精英的更替
  • (三)精英的冲突
  • 三、整党与基层精英的困境
  • (一)“搬石头”:党组织与党员
  • (二)“开门整党”:党员与群众
  • (三)“党员不如伪军汉奸了”:基层精英的困境
  •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 一、权力组织网络的形成
  • (一)权力组织网络的基本特征
  • (二)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国家功能边界的扩张
  • (一)生产互助:对经济领域的直接介入
  • (二)调解纠纷:国家权威的日常运作
  • (三)文化教育:村庄话语空间的重塑
  • 第八章 战争动员与乡村治理
  • 一、赋税征收:“经纪”模式的消解
  • (一)赋税总额的增长
  • (二)赋税负担的公平化
  • (三)“经纪”模式的消解
  • 二、参军运动:国家与农民的交换
  • (一)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二)拥军优属:集体行动困境的克服
  • (三)参军运动:动员策略及其成效
  • 第九章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集体化
  • 一、土改后的乡村社会变动
  • (一)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 (二)“自发资本主义倾向”
  • (三)基层政治精英的蜕变
  • 二、迈向社会主义的动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竟然有李老师的书!这本书豆瓣评分 9.5,出版不到一年就🈲干净了......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国家权力不断向乡村社会延伸、将其纳入现代国家建设的轨道,是 20 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一条主线。这一过程发轫于晚清政府的经济和政治变革,经过民国历届政权的种种努力,最终在共产党主导的乡村变革中变成现实。黄宗智曾经正确地指出,最终把革命与造反、王朝更迭区分开来的,并不是从一个国家机器向另一个国家机器的过渡,而是大范围内的社会结构变迁。土地改革运动正是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一环,它帮助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实质性扩张,重塑了乡村社会的经济和权力结构,发明了种种行之有效的动员技术和治理手段,进而为 20 世纪后半期中国乡村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树立了典范。指出群众运动可以帮助党和国家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动员乡村民众、贯彻国家意志、实现乡村治理,但与此同时,这种动员和治理又很难纳入常规化、制度化的轨道,而只能以接连不断的新运动来维系。1947 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肯定了这一比例(但强调是以户为单位),进而对土地占有状况作了如下估计:8% 的地主富农占有全部土地的 70% 至 80%,占据乡村人口绝大多数的其他阶层总共只拥有 20% 至 30% 的土地。如果仅仅从土地所有权转移的角度出发,完全可能通过和平或至少是温和的方式进行,1949 年后的中国台湾的土地改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土地改革之所以普遍而持续地进行,固然是要使土地和财富分配进一步平均,更是为了发动农民的政治热情,激发他们对地主富农进而对国民党的仇恨,以及对共产党的感激和支持。中共中央一再提出,应该利用对租息、额外剥削、无偿劳役、转嫁负担、霸占吞蚀、人权侮辱等问题的清算,使地主土地在偿还积债、交纳罚款、退还霸占、赔偿损失等合法的名义下向农民手中转移。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对广大乡村社会实施有效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赢得内战胜利、建设现代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强大的民众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中共组织和动员能力的获得,又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政治运作中的种种 “权力技术”。诉苦和划阶级,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两种。部队诉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官兵支持自己的家属在村中谋求私利,妨碍土改进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部队的战斗力,“那(哪)个部队诉得好,那(哪)个部队就勇猛顽强”。诉苦一般以连为单位进行,和村庄诉苦一样要经过 “酝酿”“倒苦水”“挖苦根” 等基本步骤,但增加了 “复仇立功宣誓” 这一环节,以将诉苦中激发起来的阶级仇恨直接转化为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斗志。在此情形下,地主与农民从自身安全出发,极可能抛开相互间的利益冲突,合作应付外力对村庄秩序的干涉,有时甚至形成地主与农民结成同盟的格局:“八路来了你就说改革了,敌人来了我就说你已退了。” 徐水县林水村曾提出 “没参加农会的都得斗争”,即把是否加入农会作为区分敌我的标准。据张北县报告,黄家窑子村在吸收农会会员时,把全村人口召集在一起,当众扣押 10 多名地富,中间放一块木头,“入农会的这边来,不入农会的那边去”。在这种仪式化的威力之下,一名被拒绝入会的中农 “即觉得不入农会无法活了” 而上吊自杀。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党的高层领导机构的确对其基层组织和政治精英存在一种制度化的不信任(主要针对其阶级成分、忠实程度、政治表现等),这正是整党在土改期间形成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基本原因。土改期间让群众参与整党,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所不同的是村民自治有其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具有常规性、制度化的特征;土改整党则主要依靠共产党主导下的群众运动,具有非常规性、非制度化的特征。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和乡村治理都始于晚清、民国时期,但是如前文所说,这一时期国家权力向下延伸的努力并不成功。在行政方面,国家组织边界的不断扩张伴随着基层精英的流失和基层政权的劣化(土豪劣绅的泛滥);在财政方面,资源汲取程度的不断加深(主要体现为赋税和摊款)带来了汲取成本的提升和农民负担的剧增。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社会变革,才真正在社会控制和资源动员两个方面有效实现了乡村治理的目标。华北土改运动与国共内战大致同步进行,这一时期的乡村治理,既是一种分配式治理(以资源再分配作为乡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动员式治理(资源汲取与乡村治理同步进行)。战争动员成了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汲取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同时,将乡村社会成员进一步整合进国家权力体系,在组织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基础上重塑乡村社会的秩序和团结。土地改革和集体化是共产党乡村社会变革中前后相继的两个关键性环节,但是二者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完全不同:前者是要确立平等基础上的农民土地私有制,后者则是要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家和集体。亨廷顿曾经根据埃及土地改革的经验指出,土地改革的各种目标之间会发生冲突,“只要把土地改革交给官僚机器去办理,那么经济和技术性的目标一般总是压倒政治和社会目标。为了使后者始终保持势头,政治领袖就必须一再地通过政治运动给改革重新注入活力。” 中共领导下的乡村社会变革,也因各种政治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性压倒了经济目标,而需要不断的群众运动来 “重新注入活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