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华北土地改革运动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政治学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的角度关注土地改革运动,探讨它对于国家-乡村关系、乡村民众动员、村庄权力结构、村落政治文化和农民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基层土改文件为主体资料,宏观上着眼于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微观上聚焦于群众运动在村庄层面的实际运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与执行
  • 一、革命前的华北乡村社会
  • 二、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 (一)中共早期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 (二)抗战结束后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
  • (三)土地改革的政治意涵
  • 三、政策运作的辩证逻辑
  • (一)延续与变迁
  • (二)表达与实践
  • (三)温和与激进
  • (四)上级与下级
  • 第二章 资源再分配与运动过激化
  • 一、土改中的打击对象与受益者
  • 二、乡村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 (一)对传统精英的剥夺
  • (二)土地财产的再分配
  • (三)再分配中的矛盾和冲突
  • 三、土改过激化的机制分析
  • (一)土改运动的过激化
  • (二)政策取向与执行的偏差
  • (三)乡村贫困化与土改运动化
  • (四)战争环境与农民心态
  • 第三章 群众运动中的政治动员
  • 一、作为民众动员机制的“诉苦”
  • (一)诉苦何以必要
  • (二)宣传口号与组织引导
  • (三)情绪调动与氛围营造
  • (四)“谁斗谁分”与“算苦中帐”
  • (五)“追挖苦根”与逻辑归罪
  • 二、阶级划分的话语与实践
  • (一)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
  • (二)阶级划分的实际运作
  • 第四章 乡村民众的行动逻辑
  • 一、地主富农:合作或抗拒的艰难博弈
  • (一)地主富农对土改的应对策略
  • (二)土改领导者、执行者与地主富农的博弈
  • 二、贫雇农:理性农民抑或道义农民
  • (一)形势判断与行为选择
  • (三)理性农民抑或道义农民
  • 三、中农:利益与安全的双重考量
  • (一)利益的考量
  • (二)安全的考量
  • 四、抗属:特权及其过度使用
  • 第五章 村庄权力结构及其运作
  • 一、基层权力组织的边界
  • (一)党支部和村政权
  • (二)农民协会
  • (三)南涝都村干部变动的个案分析
  • (四)基层组织之间的边界
  • 二、贫农团的兴衰
  • (一)贫农团的建立及形态
  • (二)独古庄贫农团个案分析
  • (三)贫农团的权力性格
  • (四)贫农团退出村庄政治舞台
  • 三、工作队与村庄社区的互动
  • (一)工作队的构成和角色特征
  • (二)工作队与村庄的互动
  • (三)罗杨二张家工作队的罪状
  • (四)工作队权力的制约因素
  • 第六章 基层政治精英及其困境
  • 一、行为模式和角色特征
  • (一)国家权力的抗衡者
  • (二)个人利益的追逐者
  • (三)权责分离与基层精英的“去政治化”
  • (四)基层精英的角色特征和理想类型
  • 二、基层精英的生成、更替与冲突
  • (一)精英的生成
  • (二)精英的更替
  • (三)精英的冲突
  • 三、整党与基层精英的困境
  • (一)“搬石头”:党组织与党员
  • (二)“开门整党”:党员与群众
  • (三)“党员不如伪军汉奸了”:基层精英的困境
  •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 一、权力组织网络的形成
  • (一)权力组织网络的基本特征
  • (二)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国家功能边界的扩张
  • (一)生产互助:对经济领域的直接介入
  • (二)调解纠纷:国家权威的日常运作
  • (三)文化教育:村庄话语空间的重塑
  • 第八章 战争动员与乡村治理
  • 一、赋税征收:“经纪”模式的消解
  • (一)赋税总额的增长
  • (二)赋税负担的公平化
  • (三)“经纪”模式的消解
  • 二、参军运动:国家与农民的交换
  • (一)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二)拥军优属:集体行动困境的克服
  • (三)参军运动:动员策略及其成效
  • 第九章 从土地改革到农业集体化
  • 一、土改后的乡村社会变动
  • (一)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 (二)“自发资本主义倾向”
  • (三)基层政治精英的蜕变
  • 二、迈向社会主义的动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