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魏晋南北朝研究专著,多角度透视时期社会风貌,实证论述,具高学术水平。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专著。全书凡四编三十八章,包括“政治编”的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崩溃、十六国政权的兴亡、东晋偏安江南、南朝盛衰、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与统一国家的再建,“经济编”的汉末凋敝的社会经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赋税制度、徭役制度、货币制度、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发展状况、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经济思想,“文化编”的政治制度、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发展、文学的蓬勃发展、艺术的长足发展、建筑型制与风格、史学的繁荣和文献典籍的整理与发现、科学技术、教育、佛教的勃兴、道教产生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社会编”的家庭、家族和社区、社会等级结构、服饰风俗、饮食生活、居室与家具、交通、丧葬礼俗、娱乐习俗、岁时节令、士人时尚、重祀好鬼与宗教习俗等专题,内容涵盖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诸多层面,从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透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在写作上,作者突破分析史学的窠臼而采用实证的方法展开论述,征引丰富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从而使本书的许多论点建立在更加可信可靠的基础上,大大增强了其科学性。本书内容宏富,体例新颖,立论平实,且富有创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引言
  • 第一编 政治篇
  • 第一章 三国鼎立
  • 第一节 三国疆域
  • 第二节 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 第三节 曹魏的政事与政局
  • 第四节 蜀汉的政治
  • 第五节 孙吴的治国道路
  • 第二章 西晋的短期统一及其崩溃
  • 第一节 西晋疆域
  • 第二节 西晋的治与乱
  • 第三节 少数族内迁和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
  • 第三章 十六国政权的兴亡
  • 第一节 十六国疆域
  • 第二节 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族政权
  • 第三节 前秦统一北方与淝水之战
  • 第四节 淝水战后北方少数族政权的纷纷建立
  • 第四章 东晋偏安江南
  • 第一节 东晋疆域
  • 第二节 北方士族的南渡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 第三节 东晋的北伐
  • 第四节 孙恩卢循起兵与东晋的崩溃
  • 第五章 南朝盛衰
  • 第一节 南朝疆域
  • 第二节 宋、齐、梁、陈递嬗与政治
  • 第三节 南方诸少数族
  • 第六章 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与统一国家的再建
  • 第一节 北朝疆域
  • 第二节 鲜卑拓跋氏的兴起和北魏统一北方
  • 第三节 孝文帝时期的改革
  • 第四节 北魏的衰亡
  • 第五节 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对峙及其势力消长
  • 第六节 北朝周边各族
  • 第二编 经济篇
  • 第七章 汉末凋敝的社会经济
  • 第一节 人口的耗减和流徙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破坏
  • 第三节 城市和工商业的萧条
  • 第八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封建国有土地制度诸形态
  • 第二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形式及其历史演变
  • 第九章 户籍制度
  • 第一节 东晋南朝的户籍制度
  • 第二节 十六国北朝的户籍制度
  • 第十章 赋税制度
  •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赋税制度
  • 第二节 南朝的赋税制度
  •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的赋税制度
  • 第十一章 徭役制度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徭役繁重的原因
  • 第二节 徭役的主要项目
  • 第十二章 货币制度
  • 第一节 金属货币流通的大混乱
  • 第二节 实物货币的盛行
  • 第十三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水利建设的蓬勃发展
  • 第二节 农作物种类的增加
  • 第三节 农业技术的进步
  • 第四节 农具的改进
  • 第五节 畜牧业的发展
  • 第十四章 手工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魏晋南朝的官民手工业
  • 第二节 十六国北朝的官民手工业
  • 第十五章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 第一节 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 第二节 集市商业、商业都会与市场管理
  • 第三节 商品与商税
  • 第四节 互市贸易
  • 第五节 与周边少数族及海外的贸易
  • 第十六章 经济思想
  • 第一节 重农思想
  • 第二节 货币思想
  • 第三节 水利思想
  • 第四节 其他经济思想
  • 第三编 文化篇
  • 第十七章 政治制度
  • 第一节 官制
  • 第二节 军制
  • 第三节 刑法
  • 第十八章 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魏晋思想的觉醒
  • 第二节 玄学的分派与论辩
  • 第三节 进步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君权的批判
  • 第四节 神灭论与物种变异学说
  • 第十九章 文学的蓬勃发展
  • 第一节 建安文学的振兴
  • 第二节 魏末晋初文学的演进
  • 第三节 晋宋之际五言诗的完全成熟
  • 第四节 魏晋民歌和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新发展
  •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
  •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 第二十章 艺术的长足发展
  • 第一节 书法艺术
  • 第二节 绘画艺术
  • 第三节 石窟佛教造像艺术
  • 第四节 杂伎艺术
  • 第五节 舞曲与舞蹈的新发展
  • 第二十一章 建筑的型制与风格
  • 第一节 都城建设
  • 第二节 园林建筑
  • 第三节 寺塔建筑
  • 第二十二章 史学的繁荣和文献典籍的整理与发现
  • 第一节 史学的繁荣
  • 第二节 文献典籍的整理与分类
  • 第二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进步
  • 第一节 天文与历法
  • 第二节 数学、物理学与化学
  • 第三节 医学与保健
  • 第四节 农业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提高
  • 第二十四章 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
  •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学校教育
  • 第三节 北方各少数族政权的教育
  • 第四节 南朝和北朝的学校教育
  •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教育
  •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勃兴
  • 第一节 魏晋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南朝佛教的发展与反佛斗争
  • 第三节 北朝时期的灭佛与佞佛
  • 第二十六章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道教的产生和《太平经》的传播
  • 第二节 葛洪与《抱朴子》
  • 第三节 陶弘景、寇谦之对南北朝道教的影响
  • 第二十七章 中外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与东海诸国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与天竺、师子国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与波斯、大秦等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
  • 第四节 与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
  • 第四编 社会篇
  • 第二十八章 家庭、家族和社区
  • 第一节 家庭
  • 第二节 家族
  • 第三节 社区
  • 第二十九章 社会等级结构
  • 第一节 等级结构概貌
  • 第二节 层间流动与等级升降
  • 第三十章 服饰风俗
  • 第一节 官服
  • 第二节 一般冠服
  • 第三节 妇女服饰与容貌修饰
  • 第四节 戎服
  • 第三十一章 饮食生活
  • 第一节 主食
  • 第二节 菜肴
  • 第三节 饮料
  • 第三十二章 居室与家具
  • 第一节 居室
  • 第二节 家具
  • 第三十三章 交通
  • 第一节 牛车、驴车和羊车
  • 第二节 运输工具的创新与复制
  • 第三节 道路与驿站
  • 第四节 桥梁和船舰
  • 第三十四章 丧葬礼俗
  • 第一节 丧葬礼仪
  • 第二节 薄葬与厚葬
  • 第三节 形式多样的葬法
  • 第四节 陵墓
  • 第三十五章 娱乐习俗
  • 第一节 益智赛巧
  • 第二节 体育竞技
  • 第三节 自娱自乐
  • 第四节 其他活动
  • 第三十六章 岁时节令
  • 第一节 元日
  • 第二节 人日
  • 第三节 元宵节
  • 第四节 修衤契节
  • 第五节 端午节
  • 第六节 七夕节
  • 第七节 重阳节
  • 第八节 腊日
  • 第九节 除夕
  • 第三十七章 士人时尚
  • 第一节 从清议到清谈
  • 第二节 药、酒和裸裎
  • 第三节 文人集会活动
  • 第三十八章 重祀好鬼与宗教习俗
  • 第一节 “好鬼”与重祀
  • 第二节 对自然的崇拜
  • 第三节 巫术、方术与禁忌
  • 第四节 宗教习俗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