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3千字
字数
201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整体上对国家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内容简介
2010年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第一次从立法层面确立了国家赔偿案件中实行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被视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突破与完善”。然而,由于立法规定得比较原则,导致实践中诸多疑难复杂问题缺乏处理依据,直接影响了该制度目标和价值的充分实现。
本书在进行实证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模式、赔偿原则、适用条件、适用程序、赔偿范围、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支付标准、前置协商程序的完善、非财产性赔偿方式的适用、权利救济途径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概论
- 第一节 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 一、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及内涵
- 二、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特点
- 第二节 对国家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的理论依据
- 一、学理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第三节 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借鉴
- 一、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概况
- 二、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 三、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
- 四、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
- 第二章 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和司法现状
- 第一节 立法演进
- 第二节 司法现状
- 一、各地精神损害抚慰金支付标准、依据的多样化
- 二、公、检、法系统对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
- 三、司法人员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看法
- 第三章 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疑难问题
- 第一节 实体性疑难问题
- 一、适用范围狭窄
- 二、评价标准不明
- 三、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不畅
- 第二节 程序性疑难问题
- 一、协商程序虚置
- 二、综合措施运用不畅
- 三、辅助措施缺失
- 第四章 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第一节 确立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立法模式
- 一、国家赔偿法直接规定
- 二、参照民法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明确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
- 一、国外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概览
- 二、结合国情确定我国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原则
- 第三节 细化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
- 第四节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
- 一、依职权还是依申请
- 二、程序设计的科学化
- 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转移问题
- 四、严格执行追偿制度
- 第五节 适当扩大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 一、请求权主体的拓展
- 二、赔偿范围的扩大
- 第六节 降低赔偿适用的条件和标准
- 第七节 明确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支付标准
- 一、国家标准——司法解释中应明确定量因素
- 二、个案标准
- 三、案例指导
- 第八节 充分发挥前置协商程序的减压和引导功能
- 一、利用前置协商程序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
- 二、利用前置协商程序发挥减压舒缓功能
- 第九节 明确非财产性赔偿方式的适用条件
- 一、妥善处理财产性赔偿和非财产性赔偿两种赔偿方式的内在关系
- 二、正确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方式
- 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所需要的费用应由国家承担
- 四、赔礼道歉可以采取口头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方式
- 第十节 拓宽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未获赔偿的救济途径
- 一、国家补偿的衔接
- 二、心理疏导(干预)的运用
- 结束语
- 附录一 相关法律法规
- 附录二 统计表及调查问卷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