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消费问题是个热门话题,不仅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而且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持续研究消费问题的结晶,内容涵盖消费领域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括消费的作用、消费体制、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指导、住房消费、消费理论等。从书中可以看到中国消费问题研究的发展轨迹、演进过程、涉及的问题、达到的水平;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变化;中国学者对消费问题研究的理论观点、争论焦点及相关发展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 消费的主导地位
  • 谈谈消费的“生产”作用
  • 新经济发展战略与人民生活
  • 一 新经济发展战略的突出内容
  • 二 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是检验新战略方针是否行之有效的标准
  • 三 推行新战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正确处理人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 论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
  • 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 二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三 正确处理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的关系应采取的措施
  • 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 一 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
  • 二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 三 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满实现
  • 让消费焕发无穷的“生产”作用
  • 一 重点转移的辩证法
  • 二 扩大消费需求为什么成为重点?
  • 三 落实重点扩大消费需求的若干建议
  • 打破不依赖消费的封闭经济循环
  •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 二 消费结构
  • 关于我国人民生活情况的一些资料
  • 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
  • 二 1958~1976年人民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 解决问题的途径
  • 消费基金的性质、形成、动态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 一 消费基金的性质和特征
  • 二 消费基金的形成
  • 三 消费基金的动态
  • 四 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
  • 消费基金的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 集中使用的消费基金与分散使用的消费基金
  • 二 消费基金的使用与分配
  • 三 1952~1982年消费基金在国家、集体与个人使用方面的比例关系
  • 四 我国社会集体消费基金的使用
  • 五 消费基金在向市场经济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
  • 收入、储蓄、消费
  • 一 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急剧增长的原因
  • 二 居民储蓄急剧增长的弊与利
  • 三 当前解决储蓄增长过快问题的主要途径
  • 有关消费结构的几个理论问题
  • 一 对“消费结构”概念的理解
  • 二 消费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 广义消费结构的层次和内容
  • 四 对我国宏观消费结构的分析
  • 消费基金结构性膨胀与解决途径
  • 一 消费基金膨胀吗?
  • 二 消费基金膨胀的原因
  • 三 消费基金膨胀带来的问题
  • 四 解决职工收入扩张的对策
  • 三 消费模式
  • 论中国式的饮食模式
  • 消费模式转换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 一 人民生活消费三部曲
  • 二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是适度的,合理的,还是过高的?
  • 三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 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模式的几点思考
  • 一 构建生态文明型的消费
  • 二 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 三 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率
  • 四 增加居民财产,增加财产性收入
  • 畸形消费与投资结构形成的症结
  • 一 畸形消费与投资结构的再现
  • 二 畸形消费与投资结构的成因
  • 三 调整投资与消费结构的几点建议
  • 四 消费体制
  • 我国消费体制改革问题探讨
  • 一 过去消费体制的利弊
  • 二 消费体制改革的进展与问题
  • 三 消费模式的选择问题
  • 加入WTO后增加农民收入的八项建议
  • 一 调整结构:充分利用粮食相对过剩的有利时机,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二 增加投入:中央、省、县三级财政都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 三 改革流通:创立农产品大流通体制
  • 四 扩大出口: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大力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增加出口
  • 五 合理保护:科学、合理地利用关税、配额、技术壁垒等手段保护自己的农业
  • 六 减轻负担:精简乡镇机构,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县乡财政体制
  • 七 减免税收:农业实行减免退税
  • 八 实现转移:农民必须向非农产业转移
  • 当前怎样深化消费体制改革
  • 一 为什么现在要提出消费体制改革
  • 二 当前应该怎样深化消费体制的改革
  • 让市场引领中国消费革命
  • 一 市场主导型消费体制的创立问题
  • 二 市场是提升消费力的强力机制
  • 三 市场引领消费的目标
  • 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问题
  • 一 必须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 二 如何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 三 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关键和体制保证
  • 五 消费指导
  • 倡议编制生活消费计划
  • 论生活消费的科学指导问题
  • 一 从“消费引导协会”的成立谈起
  • 二 消费指导的重要意义
  • 三 消费指导的原则
  • 四 消费指导的机制和手段
  • 五 依靠群众进行消费指导
  • 低消费再现及其治理
  • 一 当前出现的低消费问题很值得关注
  • 二 低消费为什么再现?
  • 三 低消费治理
  • 关于消费与投资的统筹问题
  • 一 通货膨胀压力来自投资膨胀而非消费
  • 二 低效益是高积累、低消费的根源
  • 三 消费与投资的统筹应成为“第六个统筹”
  • 六 住房消费
  • 新加坡解决住房问题的成功之举
  • 一 实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
  • 二 建屋发展局的组织和规划效能
  • 三 中央公积局拥有雄厚的资金
  • 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
  • 一 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 二 住房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三 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式
  • 四 当前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三轨制”应成为城镇居民住房价格的目标模式
  • 一 城镇居民住房价格模式
  • 二 为什么要实行“三轨制”的价格制度?
  • 三 如何实行“三轨制”?
  • 七 消费理论
  •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探讨
  • 一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质”
  • 二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 三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量”
  • 消费理论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 一 关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的理论
  • 二 关于收入、消费和储蓄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理论
  • 三 关于非确定性消费理论
  • 四 关于消费者主权理论
  • 五 关于消费结构新趋势的理论
  • 六 关于构建生态文明型的消费模式理论
  • 努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理论
  • 一 如何创新中国特色的消费经济学
  • 二 关于几种重要的消费理论问题
  •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 一 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理论
  • 二 消费的类型: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
  • 三 消费力的含义与种类
  • 四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消费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 五 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
  • 六 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 八 附录
  • 附录1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消费问题的讨论
  • 一 消费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 二 消费的作用与地位问题
  • 三 消费模式问题
  • 四 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 五 消费结构问题
  • 六 劳务(服务)消费问题
  • 七 消费方式问题
  • 八 其他消费问题
  • 附录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消费
  • 附录3 杨圣明:消费问题研究成果目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