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为普通教育学校和教师全面介绍北京融合教育支持服务资源的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京市多年的融合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编写,其内容涉及融合教育的方方面面并辅以丰富的案例,为所有投身于融合教育的教师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书共有六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的丰富案例,为普通教育新课程改革、特殊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借鉴,是管理者与实施者必备的参考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让每次邂逅都充满美好
  • 融合教育不仅是理念更是行动
  • 第一章 相识
  • 第一节 为什么有些学生与众不同
  • 一、个体差异
  • 二、差异带来的多样性
  • 第二节 怎样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
  • 一、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差异
  • 二、教育给予儿童的引导和支持
  • 第三节 谁是特殊需要学生
  • 一、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
  • 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生
  • 三、学习障碍学生
  • 四、情绪情感障碍学生
  • 五、其他类型的特殊学生
  • 第二章 相助
  • 第一节 国际融合教育
  • 一、国际融合教育的发展
  • 二、相关的条约与宣言
  • 第二节 各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 一、美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 二、英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 三、日本融合教育的发展
  • 四、韩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 五、新加坡融合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 一、大陆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
  • 二、香港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
  • 三、台湾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
  • 四、北京市融合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相知
  • 第一节 什么是融合性学校
  • 一、融合性学校的内涵
  • 二、融合性学校的核心理念
  • 三、融合性学校的优势
  • 四、融合性学校建设的质量评价
  • 第二节 如何建设融合性学校
  • 一、制订融合性学校发展规划
  • 二、建设融合性学校管理制度
  • 三、创建融合性学校文化
  • 四、建设融合性无障碍物理环境
  • 五、协调配置融合性学校资源
  • 六、开展融合性教学
  • 七、做好家校合作
  • 八、处理融合性学校的外部关系
  • 第四章 相处
  • 第一节 怎样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 一、融合性班级的物理环境
  • 二、融合性班级的制度建设
  • 第二节 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一、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 二、建立积极的生生关系
  • 第三节 如何建立相互理解的家校合作伙伴关系
  • 一、建立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原则
  • 二、与特殊需要学生家长的合作策略
  • 三、与普通学生家长的合作策略
  • 第五章 相伴
  • 第一节 初步了解特殊教育评估
  • 一、特殊教育评估的目标与前提
  • 二、特殊教育评估的意义
  • 三、特殊教育评估的功能
  • 第二节 从哪些方面评估学生
  • 一、智力评估
  • 二、适应行为能力评估
  • 三、学习能力评估
  • 四、言语和语言能力评估
  • 五、知觉和动作能力评估
  • 六、行为问题评估
  • 第三节 如何开展评估工作
  • 一、筛查评估的流程和工作重点
  • 二、鉴定环节的观察记录与调查、访谈
  • 第四节 评估结果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 一、把握规律:读懂标准化评估结果与报告
  • 二、明确策略:关联具体行为问题的评估结果
  • 第六章 相长
  • 第一节 融合性课堂教学策略
  • 一、融合性课堂教学的特点
  • 二、融合性课堂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挑战
  • 三、融合性课堂常用教学策略
  • 四、给老师们的建议
  • 第二节 融合性课程调整策略
  • 一、课程调整的依据
  • 二、课程调整的思路方法
  • 三、课程内容调整的常用做法
  • 四、课程调整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相守
  • 第一节 谁能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支持服务
  • 一、特殊教育专业服务人员
  • 二、特殊教育相关服务人员
  • 三、特殊教育支持服务机构
  • 四、社区支持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怎样获得特殊教育支持服务
  • 一、特殊教育支持服务申请的前提
  • 二、特殊教育支持服务的申请
  • 第三节 如何提供特殊教育支持服务
  • 一、个别化教育计划
  •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要素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