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说闻”“解字”“附篇”三个单元,“一正视听”,说说媒体与媒介中说闻、解字相关的种种。

内容简介

《说闻解字》共分三个单元。一个单元是“说闻”,是从日常媒介得来的我见、我思和我感的新闻;当然,也有借题发挥的——但还都是讲媒体与媒介议题。第二个单元是“解字”,也大部分取自媒介,大部分是印刷媒介里值得谈、可以谈的字和词。所引的经典,或许稍微古雅,不过,即使跳出这些“古文”,其实也可以了解篇中内容的。第三单元是“附篇”,也就是与说闻、解字相关的种种增补。为求书篇比较完整,本书还增加了《简说汉文字之源起及发展》与《认识“独体为文”的部首》两篇。

目录

  • 版权信息
  • 提要
  • 第一篇 说闻
  • 1.强作“解人”
  • 2.大哉!爆料!
  • 3.考古的发现
  • 4.八卦·八卦新闻
  • 5.学《易》匪易,悟《易》尤难
  • 6.签诗哑联解注
  • 7.牛年吹牛皮
  • 8.你像我我也像你:已巳
  • 9.年年年尾接年头
  • 10.贴桃符
  • 11.虎头年谈太岁、生肖及流年
  • 12.山寨与山寨货
  • 13.大排(牌)档经济
  • 14.歹年经济的“预言”
  • 15.云屯大野起龙吟
  • 16.大和尚明心见性
  • 17.养生罗汉拳
  • 18.黄飞鸿与清末台湾民主国
  • 19.全球气温变异下看农历民谚
  • 20.“天圆地方”的古老传说
  • 21.谈舞狮
  • 22.苹果橘子《论语》学
  • 23.推论穷通理,故事一箩筐
  • 24.允执厥中的“理得”
  • 25.《孟子》选句“点评”
  • 26.数字“四书”
  • 27.动新闻是哪门子新闻
  • 28.答客问
  • 29.从媒介看社会:香港网络“妍态”照片点析
  • 30.黄色新闻百年志记
  • 第二篇 解字
  • 1.简说汉文字之源起及发展
  • 2.“独体为文”的《康熙字典》部首
  • 3.可以触类旁通的“字根”
  • 4.汉字的奇趣
  • 5.左形右声
  • 6.重文加码的复式字
  • 7.你是“达人”吗?
  • 8.武则天“遗字”在人间
  • 9.躄足行路难
  • 10.武、甩的“想象”
  • 11.疑、疑似
  • 12.“三字”经
  • 13.“称”什么?
  • 14.口头字之:“拗”、“乔”
  • 15.掖钱,夯起来?
  • 16.通俗语是社会的探射灯
  • 17.英译
  • 18.港台粤词通
  • 19.活脱脱,超现代语也
  • 20.矫枉过正的“一字一体”
  • 21.词非模棱两可
  • 22.字随心象生
  • 23.台风·飓风
  • 24.“搅”字的本尊与分身(搞)
  • 25.刹那间煞车
  • 26.☺囧>_<
  • 27.“得的句读”和“造与做作”
  • 28.说名道字
  • 29.释姓·正词
  • 30.或困于“惑”
  • 31.增释“罕见”字
  • 32.走马灯·灯走马
  • 33.有典有则
  • 34.打破沙锅璺(问)到底
  • 35.你睇靓不靓?
  • 36.漂流语汇之在地化
  • 37.是干涸又是干渴
  • 38.私心·无相
  • 39.闽南小考
  • 40.可以“交待”得了吗?
  • 41.描声字和状声词
  • 42.五·鬼/五鬼
  • 43.测字奇谈
  • 44.家教循古释义
  • 45.字无繁简,体贯古今
  • 46.李男张女
  • 47.这个字嘛——也通
  • 48.人言为信?犬吠成狱?
  • 49.错字简史
  • 50.对对联可以补强逻辑思考能力
  • 51.触景生情来灵感
  • 52.字谜
  • 53.零碎字零碎谈
  • 54.成语的“门槛”
  • 55.成语·今语
  • 56.年度字杂说
  • 57.可识犬马之字?
  • 58.与人事牵扯的“动物字”
  • 59.溼、濕可以通假,刮刮叫、吓吓叫却是不通
  • 第三篇 附篇
  • 1.汉字的变幻特色
  • 2.汉字书法集论摘要
  • 3.更多的重文叠字和趣字
  • 4.本书图文举例
  • 5.字隅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