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梳理18世纪至今人们爱情观念的演变,并分析背后的成因。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不爱了?

这似乎是一个人人崇尚自由、追求自主的时代,无论男女都可以自行定义自己的爱情样貌,随意选择交往的对象。但更多的选择,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情感满意度。爱的前景正变得愈发不确定,经历分手和离婚的人也仍然经历着心碎……

本书既是一部关于“心碎”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学术扛鼎之作。伊娃·易洛思潜心二十年研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理论资源,从大量文学作品、社交软件、影视、访谈和咨询中抽取出丰富的案例,为我们展现出现代社会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情感结构和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不爱:消极选择的社会学导论
  • 作为自由的爱
  • 对自由批判之难
  • 选择
  • 消极选择
  • 第二章 前现代的求爱、社会确定性与消极关系的兴起
  • 求爱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 确定性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 作为一种消费自由的性自由
  • 一条社会与性的新语法
  • 第三章 搞不懂的性爱
  • 不经心性爱及其难以捉摸的后果
  • 不经心与不确定性
  • 不确定性和消极社会性
  • 第四章 视觉资本主义与本体不确定性的崛起
  • 身体的价值
  • 生产符号价值和经济价值
  • 价值评估
  • 性价值的贬低
  • 改变评估的参照点
  • 让人困惑的主体地位
  • 第五章 处处设限的自由
  • 同意什么呢?
  • 混乱的意志
  • 不稳定性作为一种情感状况
  • 不发一言地退出
  • 信任与不确定性
  • 第六章 离婚作为一种消极关系
  • 爱的终结
  • 离婚与女性在情感领域中的位置
  • “抽身而去”的叙事结构
  • 性的大分离
  • 消费客体:从过渡客体到退出客体
  • 自主与依恋:分歧无解
  • 情感本体论和非约束性情感契约
  • 情感能力和女性在关系过程中的位置
  • 结语 消极关系和性的蝴蝶政治
  • 致谢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浦睿文化

浦睿文化成立于2011年,中南传媒旗下的创新内容出版公司。致力于创新形式的出版和内容产品策划,目标是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个性出版传媒品牌。 浦睿文化寻求独具个性的作者和内容,重视细节与风格呈现。浦睿坚持“一人一品牌”的理念,和优秀作者与艺术家合作,每年策划出版的内容产品少而精,提供具有更好阅读和审美体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