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旨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在多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中,通过引入资源再配置和污染产出等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我国当前结构性改革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本书具体包括:构建“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的分析框架,为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和理论基础;定量分析资源错配和要素市场扭曲对污染排放和环境效率的负面影响;评估资源再配置对污染排放的潜在影响和环境质量的提升效应,并分行业和分地区研究其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效应,促进非平衡发展理论与环境经济学的交叉研究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序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的梳理
  • 一、关于资源再配置的研究动态梳理
  • 二、关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动态梳理
  • 三、关于资源再配置的绿色效应研究动态梳理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对象和总体框架
  • 二、研究的重点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的概念框架构建与阐释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政策路径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背景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路径
  • 第二节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绿色发展研究现状
  • 一、数据和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的概念逻辑与分析框架
  • 一、“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 二、“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概念框架的构建
  • 三、“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概念框架的基本要素辨析
  • 四、供给侧改革的绿色效应传导途径
  • 第四节 “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概念框架
  • 一、包含绿色要素的AS-AD模型框架
  • 二、加入绿色要素的IS-LM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污染现状: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关于大气污染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水污染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 一、数据来源和方法
  • 二、我国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 三、我国空气污染分布的动态演进
  • 第三节 我国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我国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 二、我国水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内生逻辑及传导机制
  • 第一节 资源错配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我国资源错配的政策性基础
  • 一、金融市场扭曲
  •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
  • 三、所有制歧视
  • 四、偏向性产业政策
  • 第三节 资源错配对环境污染的传导机制
  • 第四节 资源错配加剧环境污染的内生逻辑:多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分析
  • 一、部门经济非均衡发展下的要素扩张
  • 二、部门非均衡下的要素扩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第五节 部门经济非均衡下资本扩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一、模型、变量及数据来源
  • 二、环境污染指标测算方法
  • 三、模型估计及结果解释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业间资源错配对环境效率的影响
  • 第一节 行业间资源错配程度的测度
  • 一、资源错配程度的测度方法
  • 二、分行业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与分析
  • 第二节 行业间资源错配对污染强度的影响
  •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二、计量模型建立与参数估计
  • 第三节 行业间资源错配对环境效率的影响
  • 一、环境效率的测度
  • 二、行业间资源错配对环境效率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空间再配置及空间集聚对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资源空间错配及空间集聚的环境效应
  • 第二节 工业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 一、分地区碳排放强度的测算与空间特征分析
  • 二、我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相依性和集聚特征
  • 三、工业集聚对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计量实证
  • 第三节 工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
  • 一、环境效率的测算与分析
  • 二、产业集聚对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投入产出视角下产业空间转移的碳排放效应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区域碳排放及碳转移量测算的相关综述
  • 第二节 投入产出模型
  • 一、Leontief模型
  • 二、Pool-Approach模型
  • 三、列系数模型(Chenery-Moses模型)
  • 四、模型改进与具体应用
  • 第三节 区域间产业转移及碳排放转移测算与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区域间产业转移及碳排放转移规模测算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要素市场扭曲对环境效率的影响
  • 第一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特征与典型事实
  • 一、要素市场扭曲的界定
  • 二、要素市场扭曲的特征
  • 三、要素市场扭曲的原因
  • 四、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典型事实
  • 第二节 要素市场扭曲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机理
  • 一、要素市场扭曲降低要素使用效率和供给质量,制约技术进步
  • 二、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不利于技术进步
  • 三、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产业升级
  • 第三节 研究假说
  • 一、要素市场扭曲与工业污染强度
  • 二、所有权、要素市场扭曲与工业污染强度
  • 第四节 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
  • 一、样本与变量
  • 二、基准回归模型
  • 三、模型估计与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纠正扭曲的要素再配置及其碳减排效应
  • 第一节 要素再配置及其绿色效应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基于价格扭曲的要素再配置测度
  • 一、工业行业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衡量
  • 二、基于成本份额函数的要素价格替代弹性测度
  • 第三节 要素再配置的碳减排效应:反事实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供给侧改革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假说
  • 一、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二、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技术创新视角
  • 三、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FDI视角
  • 第二节 模型与变量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说明
  • 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第三节 模型估计与分析
  • 一、基准回归
  • 二、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的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隐含碳视角下的贸易部门碳减排策略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贸易隐含碳测算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测算的研究
  • 三、关于隐含碳和GVC分工地位相关的研究
  • 第二节 出口真实隐含碳和进口真实碳福利模型
  • 第三节 出口真实隐含碳和进口真实碳福利测算
  • 一、数据说明及描述
  • 二、出口真实隐含碳的测算与分析
  • 三、进口真实碳福利的测算与分析
  • 第四节 供给侧改革下贸易部门的碳减排策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产业碳减排效应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理
  • 第二节 分行业碳排放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测算
  • 一、分行业碳排放的测度与分析
  • 二、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 二、计量模型
  • 三、模型估计与分析
  • 第四节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与减排策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供给侧改革与重污染行业环境监管
  •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下重污染行业资源再配置与新旧动能转换
  • 一、供给侧改革下重污染行业的资源再配置与绿色发展
  • 二、新旧动能转换与重污染行业的绿色发展
  • 第二节 企业信息披露动机研究现状
  • 一、关于信息披露的研究
  • 二、环境信息披露动机研究
  • 第三节 再融资需求下的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动机
  •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涵盖内容
  • 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量化方法
  • 三、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测度
  • 四、变量定义
  • 五、模型估计与分析
  • 第四节 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重污染企业环境监管策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十四章 供给侧改革下资源再配置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
  •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下资源再配置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下资源再配置对经济的冲击效应
  • 一、短期冲击:“合规成本效应”
  • 二、长期影响:“创新补偿效应”
  • 第三节 绿色发展目标下环境规制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描述与变量说明
  •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五章 总结与建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