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献给当代青年的“人间清醒”能量包;补足青年人成长中缺失已久的人生课。

内容简介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故事的力量。好的故事带你预见人生,拓宽视野,充分理解生活的复杂性,推动你的心智成熟。所以人类通过文学创造出了无数伟大的故事,讲给一代代年轻人听。但是好的故事同时也是深刻的,你以为你读懂了,其实只是了解了剧情,或者体会到了一些模糊的道理,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考。

心理咨询师特别善于透过表象洞悉人心,用语言去明确模糊不清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尤其适合帮你一起挖掘文学中的智慧。

本书基于知名心理咨询师史秀雄与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二位合作开发“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系列播客的内容改写而成,两位讲师作为文学和心理学领域的资深专家,既拥有优秀的专业能力,又在支持年轻人的工作中有深厚积累。

他们选取了9部广为人知的文学经典,结合心理咨询的敏锐洞察,细腻的文本分析和贴合现实的人生感悟,直面理想、爱情、欲望、家庭、性格等因素带来的困惑与焦虑,凸显经典作品对于人生与社会的精妙映射,让曾令人望而生畏的“阳春白雪”成为人人可懂、可感、可获益的“人生教科书”,用温暖、治愈的方式让读者踏上文学之旅,获得审美与精神的双重满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身份与家庭
  • 第1讲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
  • 任何外力要想影响你的命运,一定得过你自己那一关
  • 了解和改善自卑,是为了抵御人生风险
  • 没有建立自我价值的自我认证,就会出现奥赛罗现象
  • 不要把自己困在与“否定性环境”敌对的状态中
  • 摆脱自卑,就是要向“我不够好”的感觉来一次“起义”
  • 梳理自卑根源,与原生自我切割,才能战胜现实和内心中的伊阿古
  • 第2讲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 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是生活中一定会遇到的残酷现实
  • 个人能力与其他因素要靠制度或秩序去平衡和保障
  • 当你身处低位,陷入对高位的敌对和执念,对人生可能性的想象力就没有了
  • 我们在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可能忘了思考自己被赐予了什么才华
  • 用能力和才华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才能实现快乐和意义
  • 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和赛道,超越对于财富、地位的追求
  • 在不如意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选择,提升实力,善良才会张开翅膀
  • 第3讲 曹禺的《雷雨》
  • 一系列悲剧的根源不是周朴园,而是“父亲”
  • 负起反思父母局限性的责任,才能自我更新,打破“父权”的诅咒
  •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完成每个人的“英雄之旅”
  • 为人父母不是为了让子女都听从于你,要有更高的目的和追求
  • 理想与价值
  • 第4讲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 读过这本书的人很多,但是读明白的人很少
  • 理想和生活是一个概念,你想要的生活和自我状态就是你的理想
  • 真正的伟大在于,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如果你的理想不是你谋生的职业,那你也要把火种一直保留着
  • 可以从你欣赏的、想成为的人身上,找到并拥有你的“月亮”
  • 第5讲 歌德的《浮士德》
  • 不放弃对自我可能性的想象,并努力去实现,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 恋爱中的激情与冲动是我们必须觉察和管理的
  • 初心首先需要维护,其次也需要成长
  • 你做的这件事如果跟别人没关系,跟社会没关系,它的价值就是虚无的
  • 有创造力,有自由度,还有现实意义,这就是最理想的人生状态
  • 主动创造自己的世界,沉舟碎裂了也毫不沮丧,才能迎来真正的“善”
  • 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承认人性的阴暗面,不要让梅菲斯特战胜你
  • 爱情与自我
  • 第6讲 张爱玲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
  • 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对于女性的年龄歧视,造成了姑妈的悲剧
  •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很容易放弃自我魅力的经营,变得乏味
  • 年轻的时候痴迷于一个人,可能源于自身的缺失,未必是爱这个人本身
  • 在爱情中成长,发展和完善自己,不要让恋爱成为无限的悲剧循环
  • 第7讲 钱锺书的《围城》
  • 人生当中有很多蝴蝶效应,我们此刻做的事未必在未来没有影响
  • “不作为之罪”就是假装问题不存在,希望它自己消失,实际上会酿成更大的错
  • 分手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对于双方都是宝贵的成长资源
  • 方鸿渐一步一步走进“围城”,其实是被他的自我欺骗“围”起来的
  • 欲望与选择
  • 第8讲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 欲望的释放是否走向恶,取决于结果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 为了私利以“丛林法则”横冲直撞,欲望就会滑向恶
  • 道德底线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我们自己
  • 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就不能小看他人的力量,不能忽视恶的反噬
  • Bonus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只有理性可以拉开欲望与行为之间的距离
  • 先于时代、艰难求索的思想者,注定是孤独的
  • 把握命运,要靠理性去穿透未来
  • 当死亡是绝对真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我们的选择和姿态
  • 战胜自我的欲望,始终是命运当中的一个难题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