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4千字
字数
2022-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发展中国家民族志,26位清华学人的田野感悟。
内容简介
缅甸的筒裙,仰光的茶铺;格鲁吉亚山景,巴加莫约的渔市;曼吉斯套的清真寺,新德里的停车场……
异国异域异文化————是故事也是人生,是现象也是谜题;是方法也是答案,是他者也是自身。历史、政治、社会,是万卷书,也是万里路;未知、踏查、反思,是个体成长,更是文化担当。
26位清华大学青年学人,饱含问题意识与人文关怀,运用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以26个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之田野,通过个性化的民族志书写完成全球景观的拼图,辑成这本《作为田野的全球》,也是清华大学地区研究的十年积淀的一次巡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使命、情怀与通融
- 序二 怎样走出去,又如何走回来?
- 导言 从足行南方到作为田野的全球
- 第一部分 自我与他者
- 围绕“报”的故事
- “二意一心”
- “秘境”之行:寻访格鲁吉亚的山地元素
- 努力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 在田野中寻求中国非洲研究者的身份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想象与现实
- 寻踪曼吉斯套
- 方寸之念,山海之间
- 不一样的伊斯兰文明,如何理解巴基斯坦
- 从先验想象到语言实践:“斯瓦希里社会”的认知与构建
- 从国王到“乞丐”
- 弱势群体的“乌托邦”
- 第三部分 历史与当下
- 筒裙的故事:身体政治、社会区隔与民族
- 符号变迁:马六甲须弥顶清真寺的田野思考
- 饮茶:一种仰光体验
- 隐秘的角落:摩洛哥社会“越轨行为”的能见度与自我审查
- 女“强”男“弱”:当代古巴家庭和婚恋关系的变化
- 第四部分 地方与社会
- 复调田园交响曲
- 危机与激情
- 佛国老挝人,“佛系”物质观
- 巴西贫富分化的两个世界
- 感受阿根廷的“脉搏”
- 第五部分 发展与反思
- 当谈论中国发展时马达加斯加人在谈论什么
- 文明的悖论
- 城市化之惑
- 传统与现代:寻找吉尔吉斯社会中的“游牧因子”
- “慢”发展
- 鸣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