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61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了解塔吉克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内容简介
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成为塔吉克斯坦受推崇的著作之一,是塔吉克斯坦公民人手一本的经典,是了解塔吉克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工具书。《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记述了塔吉克祖先的历史,以及塔吉克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重要问题,对塔吉克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特别同情民众运动,反对阶级压迫,强调文化交流的巨大意义。该书尤其详细分析了塔吉克族和乌兹别克族的起源,认为尽管这两个民族形成于不同时期,两种语言也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两个民族的人类学基础相同,两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和他们的文化非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编委会
- 翻译组成员
- 译者序
- 前言
- 第一章中亚的原始社会
- 第一节 石器时代·前氏族制度·氏族社会
- 一 石器时代早期
-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
-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
- 四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特征
- 第二节 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一 中石器时代的遗址
- 二 新石器时代
- 三 最早的岩画
- 第三节 青铜时代·向父系社会转化
- 一 生产力
- 二 青铜时代的中亚文化
- 三 社会制度
- 第四节 青铜时代中亚的民族组成·雅利安人
- 一 印度—伊朗人,雅利安人
- 二 部落迁徙路线
- 第二章阶级社会早期中亚的东伊朗诸部(公元前9—公元前6世纪中期)
- 第一节 铁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资料
- 一 冶铁
- 二 村落遗址
- 第二节 铁器时代早期的中亚社会
- 一 作为史料的《阿维斯塔》
- 二 《阿维斯塔》所反映的中亚社会
- 三 远古的国家实体
- 四 琐罗亚斯德教
- 第三章阿契美尼德王朝版图下的中亚
- 第一节 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的中亚政治
- 一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产生
- 二 居鲁士二世征服中亚
- 三 居鲁士和托米丽斯
- 四 反对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运动
- 第二节 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的中亚社会
- 一 阿契美尼德版图下的中亚地区
- 二 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粟特、花剌子模和巴克特里亚的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及宗教
- 第三节 阿契美尼德时期的中亚和伊朗
- 第四章中亚各民族抗击希腊—马其顿侵略者
- 第一节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 一 马其顿王国的兴起
- 二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覆灭
- 三 中亚要冲之战
- 第二节 中亚各民族抵御希腊—马其顿王国的战斗
- 一 中亚的军力与军事
- 二 中亚河中地区的军事活动
- 三 公元前329—公元前327年的起义
- 四 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的覆灭和马其顿东征的影响
- 第五章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的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
- 第一节 塞琉古王朝统治的中亚
- 第二节 巴克特里亚王国和帕提亚王国
- 一 帕提亚王国和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诞生及早期历史
- 二 抵抗塞琉古王国的扩张
- 三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鼎盛时期
- 第三节 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的国内制度、经济与文化
- 一 巴克特里亚王国
- 二 帕提亚王国
- 三 中亚的其他地区
- 第六章贵霜帝国时期的中亚
- 第一节 帕提亚·巴克特里亚·月氏
- 一 游牧部落和帕提亚王国
- 二 月氏国起源问题
- 三 征服巴克特里亚王国
- 第二节 公元前2—公元前1世纪的中亚
- 一 巴克特里亚和粟特
- 二 费尔干纳古国——大宛国
- 三 北方地区及部族
- 四 帕提亚王国
- 第三节 贵霜王国
- 一 贵霜王国初期
- 二 贵霜年表问题
- 三 领土侵占
- 四 卡德菲兹二世的货币改革
- 五 迦腻色伽王朝与贵霜王国的兴盛
- 六 贵霜王国的衰败,贵霜人和萨珊人
- 第四节 贵霜时期的中亚城市和居民点
- 一 巴克特里亚北部
- 二 粟特、费尔干纳、石国、花剌子模国
- 第五节 贵霜时期的中亚经济
- 一 农业和水利
- 二 建筑业及手工业
- 三 国内外贸易
- 第六节 贵霜时期中亚的文化及宗教
- 一 文献史料
- 二 宗教信仰
- 三 艺术
- 第七章古代中亚的社会经济结构
- 第一节 古代中亚奴隶制社会经济结构的史料研究
- 第二节 古代中亚社会经济制度的当代学说
- 一 社会分化和财产分化
- 二 公元前1000年代末至公元1000年代初期的中亚社会结构
- 第八章公元4—6世纪中亚的部落和民族
- 第一节 政治
- 一 萨珊王朝
- 二 寄多罗人
- 三 匈尼特人
- 四 嚈哒人
- 第二节 民族历史问题与阶级斗争
- 一 匈尼特人和嚈哒人的起源
- 二 嚈哒社会
- 三 马兹达克运动
- 第九章公元6—7世纪的中亚各个民族
- 第一节 主要政治事件·阶级斗争
- 一 突厥汗国及其政权在中亚的扩张
- 二 突厥人和嚈哒人
- 三 突厥与萨珊之间的经济与政治冲突
- 四 突厥可汗与地方首领的相互关系
- 五 阿布鲁伊运动
- 第二节 公元6—8世纪初的吐火罗斯坦
- 一 公元6—8世纪初的吐火罗斯坦
- 二 政治
- 三 灌溉与农业
- 四 手工业与贸易
- 五 建筑艺术
- 六 绘画
- 七 雕塑、木刻和其他艺术
- 八 宗教
- 第三节 公元6—7世纪的粟特
- 一 概述
- 二 玄奘和慧超关于粟特的记载
- 三 政治
- 四 农业与灌溉
- 五 手工业与贸易
- 六 移民活动
- 七 穆格山遗址和彭吉肯特古城的发掘
- 八 撒马尔罕——公元6—7世纪的粟特国都
- 九 建筑
- 十 绘画艺术
- 十一 雕塑
- 十二 音乐和舞蹈艺术
- 十三 粟特文字和文学
- 十四 宗教
- 第四节 中亚的其他领域
- 一 乌斯特鲁沙纳
- 二 费尔干纳
- 第五节 社会经济制度
- 一 封建关系的建立
- 第十章阿拉伯哈里发治下的中亚
- 第一节 萨珊王朝的崩溃
- 一 伊斯兰教兴起前夕的阿拉伯
- 二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萨珊王朝的毁灭
- 第二节 阿拉伯人征服河中地区(第一阶段)
- 一 公元7世纪中叶河中地区的政治割据
- 二 阿拉伯军队进犯中亚边境,对河中地区的最初侵袭
- 三 粟特、吐火罗斯坦人和中亚其他民族与征服者的斗争
- 四 撒马尔罕保卫战
- 五 粟特、恰奇、费尔干纳和突厥结盟
- 第三节 阿拉伯人征服河中地区(第二阶段)
- 一 中亚各民族情况
- 二 粟特、费尔干纳和突厥人的斗争(公元720—722年)
- 三 胡塔梁与侵略者的斗争
- 四 阿拉伯哈里发占领中亚的后果
- 第四节 中亚在倭马亚人与阿拔斯人斗争中的作用
- 一 哈里发政权中的反对派
- 二 艾布·穆斯林起义
- 三 苏姆巴德·马格起义和穆坎纳运动
- 第十一章塔吉克民族及国家的形成: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和萨曼王朝时期的国家(公元9—10世纪)
- 第一节 公元9—10世纪的政治
- 一 地方封建贵族势力的加强
- 二 塔希尔王朝(公元821—873年)
- 三 萨法尔王朝
- 四 萨曼王朝的建立
- 五 国家制度和管理机构的组织
- 六 封建内讧和萨曼王朝的衰落,喀喇汗王朝的征战
- 第二节 经济生产、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关系
- 一 农业
- 二 采矿业和冶炼业
- 三 玻璃和陶瓷生产
- 四 其他手工业生产
- 五 建筑业、建筑艺术
- 六 贸易和货币流通
- 七 布哈拉——萨曼王朝的都城
- 八 封建赏赐与土地分封制度
- 九 封建地租、农民处境和人民运动
- 十 塔吉克民族的形成
- 第三节 公元9—10世纪的科学和文学
- 一 最初的塔吉克语书面作品(达里语、达里—波斯语)
- 二 文学发展
- 三 科学
- 第十二章11—13世纪初期的塔吉克人:伽色尼、喀喇汗、古尔和花剌子模王朝
- 第一节 政治斗争
- 一 阿布·易卜拉欣·蒙塔西尔为恢复萨曼王朝的斗争
- 二 伽色尼王朝的塔吉克人
- 三 塞尔柱人的入侵和伽色尼王朝的崩溃
- 四 古尔王朝
- 五 塞尔柱王朝和尼扎姆·穆勒克
- 六 伊斯玛仪教派运动
- 七 喀喇汗王朝
- 八 喀喇汗王朝和黑契丹
- 九 花剌子模和塞尔柱王朝
- 十 桑贾尔起义、花剌子模沙赫穆罕默德征服喀喇汗国
-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经济关系
- 一 11—12世纪的封地和地权
- 二 地权与农民
- 三 11—12世纪的中亚城市
- 四 11—12世纪的手工业
- 五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11—13世纪初的文化
- 一 建筑业、建筑艺术和实用手工艺
- 二 11—13世纪初的文学和科学
- 三 苏菲派的思想传播及其对塔吉克—波斯文学的影响
- 第十三章蒙古人统治下的塔吉克人民
- 第一节 蒙古人征服和蒙古人统治下的中亚经济
- 一 成吉思汗入侵中亚
- 二 帖木儿与苦盏保卫战
- 三 成吉思汗对中亚的进一步征服
- 四 蒙古人入侵后的经济生活
- 五 马哈茂德·塔拉比起义
- 六 蒙哥汗和麻速忽的对内政策
- 七 麻速忽的币制改革、城市生活和贸易的部分复苏
- 八 14世纪上半叶的中亚
- 第二节 蒙古人统治下的中亚社会经济关系
- 一 地权的种类、苏尤尔加尔
- 二 农民的分类、农奴制和奴隶
- 三 工匠的地位
- 第三节 蒙古人统治下中亚各族人民的文化
- 一 建筑、应用手工业、艺术
- 二 13—14世纪中叶的文学和科学
- 第十四章帖木儿和帖木儿王朝统治下的塔吉克人民
- 第一节 政治历史与人民运动
- 一 帖木儿及其夺权之路
- 二 萨尔巴达尔运动
- 三 帖木儿在河中夺权与他的进一步征战
- 四 帖木儿王朝的内部斗争
- 五 兀鲁伯的统治
- 六 兀鲁伯之死与封建内讧
-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经济关系
- 一 经济状况与对农民的剥削
- 二 封建地权的种类和15世纪的苏尤尔加尔土地
- 三 贸易
- 四 城市和手工业
- 第三节 文化
- 一 建筑和建筑艺术
- 二 宏大场景画与细密画
- 三 14—15世纪末期的科学与文学
- 第十五章昔班尼时期的塔吉克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政治(16世纪)
- 一 征服帖木儿帝国,昔班尼王朝的内政
- 二 昔班尼王朝与巴布尔王朝的争斗
- 三 16世纪上半叶的中亚
- 四 封建内讧,阿卜杜拉二世和“整顿封地”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关系
- 一 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使用
- 二 手工业、国内贸易与货币流通
- 三 对外贸易与外交关系
- 第三节 乌兹别克族的起源问题
- 第四节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 一 建筑和建筑艺术
- 二 16世纪塔吉克的文学和历史
- 第十六章札尼王朝的塔吉克民族(17—18世纪上半叶)
- 第一节 政治
- 一 17世纪的封建主内讧
- 二 封建割据加强与奥贝都拉汗的国内政策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关系
- 一 经济状况:地租与城市税收
- 二 封建领主集中地权
- 三 人民运动
- 四 手工业、贸易和货币流通
- 第三节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 一 建筑和艺术
- 二 17—18世纪初的塔吉克文学和编年史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