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7千字
字数
2016-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作者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现有教材文本和补充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并通过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点评高考作文等。
内容简介
《祛魅与祛蔽: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思辨读写》作者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现有教材文本和补充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并通过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点评高考作文等。作者现在主持中学语文如何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题,课题在全国各中学内招标,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多元 理性 温和
- 上篇
- 批判性思维: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良方
- 对话鄢烈山:关于公共说理与批判性思维
- 对话狄马: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教学
- 语文教师的姿态——我看黄玉峰老师
- 我的阅读改进之道:思辨性阅读
- 没有批判,何来对话?——关于经典、名著和名篇的批判性阅读
- 基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为了现代人格的养育——关于文言文阅读教学
- 公民表达与中小学写作教育
- 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基于公民表达素养的写作教育
- 公共立场,专业视角——读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 理性精神的缺失,比想象力的匮乏更糟糕
- 每一匹教育黑马,都让我本能地怀疑与警惕
- 学术争鸣需要善意、理性与逻辑
- “二元思维”可能是个泥淖和陷阱
- 下篇
- 走出滥情的泥淖,走向理性的清明——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综评
- 文本能说话的地方,教师可否三缄其口
- 寒风吹彻,或春暖花开
- 吟诗胜却诵经,读诗要读唐诗
- 阅读教学呼唤批判性思维——《愚公移山》课例批判及启示
- 蔺相如: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士子
- 关于《水浒传》的阅读与教学,兼与黄玉峰老师商榷
- 桃花扇底系兴亡——《哀江南》教学实录、说课、评课
- 说课: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韵味和文化的视野
- 解喻与祛蔽——隐喻的逻辑陷阱
- “美丽”的忧思——关于“美丽”的作文所引发的思考
- 问以辨之,立而论之——议论文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
- “思辨”的灵魂是“具体分析”
- 重评高考作文(4篇)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