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学派之争为主线,对刑法学中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提倡学派之争,但并非单纯介绍与评述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派之争,而是以学派之争为线索对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

本书既解释了现行刑法的基本立场,也阐释了作者在刑法上的基本立场,如坚持客观主义立场、主张实质解释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肯定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提倡共同犯罪之行为共同说,以及并合主义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修订版前言
  • 序说
  • 第一章 学派之争:旧派与新派
  • 一、旧派与新派的产生
  • 二、旧派与新派的基本对立
  • 三、中国刑法理论的现状
  • 第二章 犯罪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 一、序说: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别
  • 二、传统观点:主客观相统一
  • 三、现行刑法:客观主义立场
  • 四、本论: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的方向
  • 第三章 构成要件论: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
  • 一、构成要件论之概述
  • 二、实质的解释论之提倡
  • 三、实质的解释论之贯彻
  • 第四章 违法性论: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 一、序论:违法性的本质与根据
  • 二、争论: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 三、方向:贯彻结果无价值论
  • 第五章 责任论:规范责任论与功能责任论
  • 一、概述:责任的概念与本质
  • 二、基础: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 三、争论:规范责任论与功能责任论
  • 四、方向:规范责任论的运用
  • 第六章 未遂犯论:客观的未遂犯论与主观的未遂犯论
  • 一、处罚根据:客观的未遂论与主观的未遂论
  • 二、着手:客观说与主观说
  • 三、不能犯:客观主义见解与主观主义见解
  • 第七章 共犯论(Ⅰ):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 一、争议领域与讨论旨趣
  • 二、完全犯罪共同说与部分犯罪共同说
  • 三、前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说与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说
  • 第八章 共犯论(Ⅱ):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 一、前提:正犯与共犯的区别
  • 二、学说: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 三、二重性说:不可思议的学说
  • 四、独立性说:缺乏实质根据的学说
  • 五、结论:共犯从属性说
  • 第九章 罪数论:日本路径与德国路径
  • 一、罪数论与竞合论的区别何在?
  • 二、能否以竞合论取代罪数论?
  • 三、如何构建我国的罪数理论?
  • 第十章 刑罚论: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
  • 一、概述
  • 二、报应刑论
  • 三、目的刑论
  • 四、并合主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