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
类型
9.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5千字
字数
2018-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对林兰154篇民间童话的类型研究和文化阐释,探索中西幻想故事的结构性差异,思考故事结构与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对应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艺民俗学视角出发,以20世纪20、30年代北新书局出版的林兰编中国民间童话集为研究对象,在对154篇童话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情节结构分析、跨文化文本比较,将之分为“得宝型”、“失宝型”、“考验型”、“离去型”和“滑稽型”五个类型,并逐一论析,构建中国民间童话的结构形态并阐释其文化意义,可以说颇富创见。
而且,作者还探讨了在当今,如何将民间童话与现代的融合的话题,探讨了林兰童话改编原则及实例,将童话与当今的儿童戏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也是很有创见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民间童话与现代性
- 第二节 方法和思路:经由结构形态之比较探索文化深层之自我
- 第二章 林兰童话的辑录特色与价值
- 第一节 “林兰女士”与童话传承
- 第二节 林兰之前的童话出版状况
- 第三节 农耕文化形态的记忆笔录与潜在的现代性文本
- 第三章 童话观与文学观:林兰童话编写的理论话语
- 第一节 民俗学立论的童话与“现代性”启蒙
- 第二节 儿童观对文学观的书写
- 第四章 类型与异文:林兰童话的结构模式及主题运作
- 第一节 林兰童话的五大类型
- 第二节 异文与主题运作
- 第五章 成“人”的核心意识:林兰“得宝型”童话解析
- 第一节 赠予者形象的变迁
- 第二节 善良的人与有力的人
- 第三节 神圣空间的营造
- 第六章 文化心态的冲突与自我迷失的寓言:林兰“失宝型”童话解析
- 第一节 知足:取宝观念中的农耕心态
- 第二节 进取:取宝观念中的商业心态
- 第三节 自我迷失的寓言
- 第七章 男性话语与女性话语:林兰“考验型”童话解析
- 第一节 男性的第二次诞生:林兰“解难题”童话解析
- 第二节 女巫与父权:林兰“龙女”与“百鸟衣”复合型童话解析
- 第三节 女性的复活:林兰蛇郎童话解析
- 第八章 从仙妻到兽妻的沉落:林兰“离去型”童话解析
- 第一节 妻的离去:历史文本与基本原型
- 第二节 婚姻禁忌与女性地位的沉降
- 第三节 仙界、兽界与无意识
- 第九章 制笑机制与狂欢形象:林兰“滑稽型”童话解析
- 第一节 林兰“滑稽型”童话的制笑机制
- 第二节 林兰“滑稽型”童话的狂欢形象与意义
- 第三节 滑稽童话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 第十章 民间与现代的融合:林兰童话改编原则及实例
- 第一节 林兰童话改编策略
- 第二节 林兰童话改编实例
- 结语
- 余论 民间童话与儿童戏剧教育
- 附录一 林兰民间童话目录
- 附录二 林兰童话结构形态分析释例
- 附录三 林兰童话原文选录
- 附录四 林兰童话讲述实验照片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