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8千字
字数
2017-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的经典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福纳吉涉足的研究领域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暴力和早期依恋关系,致力于整合实证研究和精神分析理论。
在本书中,作者分别阐述了精神分析理论和依恋理论,并试图将二者整合起来。
作者援引了大量依恋研究,对两种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此外,作者还阐述了自己关于心智化能力发展的观点,他将其与象征、现实检验、具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及妄想、防御的起源联系起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学派与人格
- 序言
- 第一章 对依恋理论的介绍
- 第二章 依恋研究的主要成果
- 儿童期依恋的测量
- 陌生情境测验
- 卡西迪-马文系统
- 基于符号表征的测量
- 儿童依恋访谈法(CAI)
- 依恋Q分类法(AQS)
- 成人依恋访谈法(AAI)
- 当前关系访谈法(CRI)
- 成人依恋自陈量表
- 安全型依恋的决定因素
- 早期依恋对后期发展的预测作用
- 依恋与心理疾病
- 依恋与儿童心理疾病
- 依恋与成人心理疾病
- 混乱型依恋
- 混乱型依恋的成因与发展过程
- 混乱型依恋与童年的攻击行为
- 混乱型依恋与分离
- 混乱型依恋与关系暴力
- 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疾病的发展路径
-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模型与依恋理论
- 联系点
- 分歧点
- 第四章 结构学说:北美结构学说
- 联系点
- 雷内·斯皮茨
- 伊迪丝·雅各布森
- 爱利克·埃里克森
- 分歧点
- 第五章 结构模型的修正理论
- 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与分歧点
- 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与分歧点
- 约瑟夫·桑德勒的研究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与分歧点
- 第六章 克莱茵-比昂模型
- 克莱茵模型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
- 分歧点
- 第七章 英国精神分析独立学派及其与依恋理论的关系
- 联系点
- 分歧点
- 第八章 北美客体关系理论家与依恋理论
- 阿诺德·莫德尔
- 联系点
- 分歧点
- 海因茨·科胡特
- 联系点
- 分歧点
- 奥托·科恩伯格
- 联系点
- 分歧点
- 精神分析的人际学派
- 第九章 现代儿童精神分析治疗:丹尼尔·斯特恩的工作
- 联系点
- 分歧点
- 第十章 人际关系取向:从沙利文到米切尔
- 联系点
- 分歧点
-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家
- 卡伦·里昂-鲁思(Karlen Lyons-Ruth)
- 莫里斯·伊格尔(Morris Eagle)
- 杰里米·霍姆斯(Jeremy Holmes)
- 艾瑞塔·斯莱德(Arietta Slade)
- 艾丽西娅·利伯曼(Alicia Lieberman)
-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依恋理论有哪些共同点?
- 充分研究人格发展与儿童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 实际现实与心理现实
- 强调早期生活
- 母亲的敏感性与镜映
- 形成关系的动机
- 情绪发展的认知基础
- 关系的表征
- 认知发展的关系背景
-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中的心智化概念
- 心智化与实际现实和心理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 安全感与自我发展理论的背景
- 创伤在阻止两种心理现实模式的整合上所起的作用
- 关系模式的固化与表征系统的僵化
- 在依恋理论中重新发现精神分析思想
- 依恋的概念
- 依恋的分类
- 第十三章 依恋理论如何吸收精神分析的思想?
- 第十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中宣部直属中国出版集团的成员单位。公司定位于专业出版与专业教育出版,以科技书语言学原版影印、心理学、影视文化、外语学习、动漫绘本、人文社科为主要图书产品线。 成立以来,世图北京已累计从欧、美、日、韩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图书10000余种,专业期刊近2000种,与国际各大出版公司数十年的合作经验,使世图北京在国内出版社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版权优势。 世图北京与全国各类书店、学校、图书馆等机构有着深厚的联系,良好的发行和营销渠道为读者提供着优质且便利的服务,图书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同时,公司致力于打造年轻能干的编辑团队,扩大“世图”品牌影响力,凝聚了各领域最权威的作者力量。 世图北京将继续秉承“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出版理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专注于出版精细化,为国际先进的文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推广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