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性别和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深刻阐述了儒家思想中两性平等的理念。

内容简介

本书主张通常被认为厌恶女性的、父权式的儒家哲学并非自其创立以来便是如此,尽管在历史上儒学与压迫现象相伴随,但它却包含着许多能够推动两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据儒家伦理并结合中国历史对守节、缠足、纳妾等现象进行了深刻探讨,作者罗莎莉的这些研究为未来儒家女权主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使儒学成为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可供选择的道德范畴。

目录

  • 版权信息
  • 鸣谢
  • 第一章 导言
  • 第二章 儒学、中国性以及“仁”的道德人格
  • 孔子之前的儒者:“儒”和它的模糊起源
  • “儒”、国家和中国性
  • 典型的“儒”:儒家道德伦理中的“仁”
  • 第三章 阴阳、性别特质及其互补性
  • 阴阳和男女对立二元
  • 阴阳与关联宇宙论
  • 阴阳互补与性别层级
  • 第四章 内外、两性之别与恰如其分的礼仪
  • 内外、礼仪化与文明
  • 内外、功能区分与层级性别体系
  • 第五章 妇德女教类文本与女性所独有的“内”领域
  • 《列女传》、《闺范》和女性传记的传统
  • 妇德女教类文本之《女四书》
  • 对于女性文化的质疑与“妇言”之德
  • 第六章 儒学与中国的性别歧视主义
  • 性别压迫和儒家道德伦理
  • 案例研究:守寡和缠足
  • 第七章 儒家女权主义:“女权主义”道德的酝酿
  • 性别问题和女权主义政治
  • 儒家女权主义的概述:一种混合特质
  • 反思与总结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