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长销80年的传世名著,入选全球各大媒体与机构的“世纪之书”。

内容简介

我不知道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但那里是我们的希望,而我们一定要活下去……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沙尘暴毁了乔德一家的土地,迫使他们离开家乡。他们用破铜烂铁拼装出一辆拖车,堆上所有家当,沿着六十六号公路,一路向西,前往传说中葡萄漫山遍野的天堂——加州。在这趟三千公里的漫长旅程里,他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事情很残酷、很痛苦,但也有些际遇是如此感动他们,令他们重燃活下去的信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7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除了愤怒,他们一无所有!

    这本书读完久久不能平复心情,最后的结局简直不能再坏的时候却戛然而止,也许这就是好的作品的特色之一吧。小说以美国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阐述了破产农民的凄惨景象。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遭受资本家、银行家和实业家的盘剥压榨,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然而却无力反抗 —— 因此除了愤怒,他们一无所有。书名中的 “葡萄” 是《圣经》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愤怒的葡萄” 就指代愤怒的底层人民。偌大一个国家,却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自己的家园。贫穷的人以为,只要手脚勤快,就能为自己创造幸福的明天。现实是,你再努力,都摆脱不了饥寒交迫的命运。书里的故事跟现实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活下去,总有人在流血流泪,卑微却奋力地挣扎着。书中乔德的母亲是女性的楷模,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在关键时刻拿主意,撑起一个家。更值得赞美的是,在困顿而又绝望的生活中,他们依然毫不吝啬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路上的人,共度难关,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书写满美国失地农民的血与泪。或者说,其实不用刻意去强调国别,全世界的劳苦大众都有相似的画像。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失去一切,他们只想工作、劳动,有一块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土地。课本上讲大萧条,也并不会讲到有 30 万失去土地、被压榨被仇恨甚至被当做赤色分子镇压的底层农民。书里的主角最后觉醒了,以一种宗教的形式。我看得很沉重,他们的文化注定了他们只能把宗教当做最后的依靠,而大洋彼岸的我们拿起了镰刀与锤子。书中并没有写到这些流民的结局,我们学历史可以看到大萧条之后美国的迅速崛起,这些流民大概淹没在历史洪流中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愤怒的葡萄》是诺奖得主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出版于 1939 年,它是当时流行的 “社会抗议小说” 的代表作品,以俄克拉荷马州的佃农乔德一家的经历为主要线索,讲述了美国中部各州农民颠沛流离的艰难境遇。在现实主义题材的主线故事以外,《愤怒的葡萄》还着眼于人类、科技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这让它在脱离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后,仍能与当代的读者产生共鸣。这部小说没有把人类自己导致的环境生态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存危机,简单地归咎于科技的发展。在斯坦贝克看来,唯有实现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帮助个体从传统的生产体系中挣脱出来,融入到一个更大的、所有生命和谐共处的有机群体之中。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4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浦睿文化

        浦睿文化成立于2011年,中南传媒旗下的创新内容出版公司。致力于创新形式的出版和内容产品策划,目标是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个性出版传媒品牌。 浦睿文化寻求独具个性的作者和内容,重视细节与风格呈现。浦睿坚持“一人一品牌”的理念,和优秀作者与艺术家合作,每年策划出版的内容产品少而精,提供具有更好阅读和审美体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