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5千字
字数
2019-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学院讲授的四门课程,国内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本书对这四门课程的讲稿及巴尔特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内容简介
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学院讲授的四门课程,是其生前思想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他的学术思考高度活跃的时期。
细读这些课程,读者会发现一个与普遍认知大不相同的巴尔特。在经历了“欣快的科学之梦”,即放弃历史维度和人的主体维度的科学主义符号学之后,巴尔特一方面坚持对现代性话语弊端的质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从解构现代性话语走向虚无主义,由此确认了文学与现实、与历史、与人的主体性的统一,确认了自己的价值理想主义的基本立场。
通过对这四门课程的研究,我们能更为全面地了解巴尔特思想发展的整个轨迹和完整面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授课行为
- 1.授课话语的伦理
- 2.祛讲授
- 3.课程准备
- 4.滋味
- 5.幻想
- 6.特征的随机排列
- 7.仅仅是打开卷宗
- 第二章 个人节奏
- 1.夫妻模式与法伦斯泰尔
- 2.隐修与自我封闭
- 3.聚集修道
- 4.中间类型
- 5.个人节奏
- 6.个人节奏的基本要素
- 7.个人节奏与乌托邦
- 第三章 中性
- 1.二元范式
- 2.双重随机性
- 3.非A非B
- 4.既是A亦是B
- 5.中性与消解范式
- 6.中性的主要策略
- 7.中性的悖论
- 第四章 俳句
- 1.“我的当下”
- 2.季节-时刻
- 3.感性-通感
- 4.细微差异
- 5.偶发事件
- 6.空灵的能指
- 7.意义的“脱脂”
- 8.业余主义与创作欲望
- 第五章 为所爱之人作证
- 1.母与子
- 2.但丁的启示
- 3.普鲁斯特(一)
- 4.普鲁斯特(二)
- 5.爱与克制
- 6.新的写作实践
- 第六章 小说性
- 1.从生活到作品
- 2.非叙事性的即景记录
- 3.理论话语-文学话语
- 4.小说性与四门课程
- 5.作为愿望的作品
- 第七章 文学符号学
- 1.科学符号学
- 2.语言结构与权力
- 3.移位与离题的话
- 4.细微差异与语义生产
- 5.福柯的文学符号学定义
- 6.巴尔特的文学符号学定义
- 结语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