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探讨市场化环境下,农村老人与家庭关系的作品。

内容简介

精神健康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范畴,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必然嵌入在一个社会形态之下,由社会形态建构而成,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价值观等形塑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

在市场化环境下,农村老人不再扮演一家之长的角色,而是与青年人一样,需要通过“经济的”(比如个人收入)或“工具性”价值(比如看护孙辈)来证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如果说传统家庭秩序的维系是有赖于家庭伦理,那么现代家庭秩序的基础则在于家庭内部的社会分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与农村老年精神健康问题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老年精神健康研究的理论脉络
  • 三 研究框架与核心议题
  • 四 研究的材料
  • 第二章 代际关系变革与现代化的冲突
  • 一 乡村孝道观念的嬗变
  • 二 农民对老年角色的社会认同
  • 三 农民不孝行为的社会制约
  • 四 老年人精神期待与现代社会的断裂
  • 五 小结
  • 第三章 找回家庭:农村代际合作的转型与延续
  • 一 从土地改革到市场化时期家庭的变动
  • 二 市场化的后果:家庭权力关系的翻转
  • 三 找回家庭:对抗市场化的最后壁垒
  • 四 互惠与分工:父系家庭代际合作的价值基础
  • 五 互惠规则之外:女儿介入父系家庭的动力
  • 六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精神健康问题
  • 一 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演进
  • 二 社会资本与个体健康的关系耦合
  • 三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 四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老年精神健康问题
  • 第五章 从生命历程理解老年
  • 一 生命历程理论的发展历史
  • 二 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
  • 三 生命历程理论下的“老年”
  • 四 生命历程与社会变迁研究
  • 第六章 “分而不离”:居住安排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
  • 一 研究数据与变量
  • 二 不同居住安排下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 三 分而不离:居住安排影响老人精神健康的机制
  • 四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七章 “照顾者”还是“被照顾者”?
  • 一 “角色”的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数据及变量
  • 三 回归结果分析
  • 四 农村老年社会角色建构的过程与意义
  • 五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从个人成就到子女成就
  • 一 研究数据与变量
  • 二 回归结果分析
  • 三 结论与思考
  • 第九章 儿子还是女儿?
  • 一 社会支持的心理效应
  • 二 研究数据、变量与方法
  • 三 回归结果分析
  • 四 总结与讨论
  • 第十章 转型期代际关系与老年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
  • 一 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变迁
  • 二 转型社会中老年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
  • 三 研究缺陷及不足
  • 四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十一章 关于家庭、市场和政府责任的反思
  • 一 引言
  • 二 老年照护的社会分工
  • 三 我国照护资源分配的反思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部分)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