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本从原理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深入讲解以太坊技术的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从设计理念、技术架构、共识算法、智能合约、以太坊虚拟机、开发工具、DApp开发、企业以太坊解决方案、跨链技术等近10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既适合初学者系统学习以太坊的原理和应用开发,又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深入掌握以太坊的底层运行机制。

全书一共11章:第1~3章对以太坊的系统架构、设计理念和技术架构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以太坊项目的起源和发展路线图、核心技术、共识问题、图灵完备性、整体设计思路和各模块的核心功能实现等核心内容。第4章深入剖析了PoW、PoA、PoS等共识算法的适用场景、设计思想、技术实现和优缺点。第5~7章围绕智能合约展开,系统讲解了智能合约语言Solidity、智能合约应用开发、智能合约运行原理和实现细节,以及以太坊虚拟机的运行原理和智能合约字节码的解析等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以太坊概述
  • 1.1 区块链起源
  • 1.2 以太坊发展之路
  • 1.3 以太坊核心技术
  • 1.3.1 智能合约
  • 1.3.2 PoS
  • 1.4 以太坊系统架构
  • 1.5 以太坊社区
  • 1.6 以太坊路线图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设计理念
  • 2.1 密码学
  • 2.1.1 Hash
  • 2.1.2 椭圆曲线的加解密
  • 2.1.3 签名
  • 2.1.4 Merkle树和验证
  • 2.1.5 MPT状态树
  • 2.2 共识问题
  • 2.2.1 分布式一致性问题
  • 2.2.2 Paxos和Rfat
  • 2.2.3 拜占庭容错及PBFT
  • 2.2.4 以太坊IBFT共识
  • 2.2.5 PoW
  • 2.2.6 Casper
  • 2.2.7 以太坊性能
  • 2.3 图灵完备
  • 2.3.1 比特币脚本
  • 2.3.2 EVM虚拟机
  • 2.3.3 Gas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架构
  • 3.1 分层设计
  • 3.1.1 应用层
  • 3.1.2 合约层
  • 3.1.3 激励层
  • 3.1.4 共识层
  • 3.1.5 网络层
  • 3.1.6 数据层
  • 3.2 数据结构设计
  • 3.2.1 交易
  • 3.2.2 状态树
  • 3.2.3 区块
  • 3.2.4 区块链
  • 3.2.5 数据库
  • 3.3 P2P网络
  • 3.3.1 节点发现
  • 3.3.2 节点管理
  • 3.4 客户端
  • 3.4.1 RPC
  • 3.4.2 web3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识算法
  • 4.1 PoW
  • 4.1.1 算法概述
  • 4.1.2 设计实现
  • 4.1.3 优缺点分析
  • 4.2 PoA
  • 4.2.1 算法概述
  • 4.2.2 设计实现
  • 4.2.3 优缺点分析
  • 4.3 PoS
  • 4.3.1 算法概述
  • 4.3.2 优缺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合约开发
  • 5.1 智能合约的诞生
  • 5.2 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
  • 5.2.1 以太坊智能合约概述
  • 5.2.2 关于智能合约的理解误区
  • 5.2.3 合约账户
  • 5.2.4 智能合约举例
  • 5.2.5 智能合约在以太坊上的运行流程
  • 5.3 智能合约编程语言
  • 5.4 智能合约应用开发
  • 5.4.1 连接和访问以太坊
  • 5.4.2 以太坊集成开发环境remix
  • 5.4.3 truffle
  • 5.4.4 智能合约编译器solc
  • 5.5 solidity语法详解
  • 5.5.1 智能合约源文件
  • 5.5.2 solidity数据类型
  • 5.5.3 智能合约的内建全局变量和函数
  • 5.5.4 智能合约中的单位
  • 5.5.5 solidity表达式和控制结构
  • 5.5.6 函数
  • 5.5.7 常量状态变量
  • 5.5.8 智能合约的事件
  • 5.5.9 智能合约的继承性
  • 5.5.10 智能合约的创建
  • 5.5.11 智能合约的销毁
  • 5.6 solidity编程规范
  • 5.6.1 代码布局
  • 5.6.2 编码约定
  • 5.6.3 命名约定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合约运行机制
  • 6.1 调用智能合约函数
  • 6.1.1 外部调用
  • 6.1.2 内部调用
  • 6.2 以太坊ABI协议
  • 6.2.1 ABI接口定义
  • 6.2.2 函数选择器
  • 6.2.3 参数编码
  • 6.2.4 abi编码举例
  • 6.3 交易的费用和计算
  • 6.3.1 什么是Gas机制
  • 6.3.2 为什么需要Gas机制
  • 6.3.3 交易费用计算法方法
  • 6.3.4 交易费用的组成
  • 6.4 智能合约的事件
  • 6.4.1 事件的存储和解析
  • 6.4.2 Logs的底层接口
  • 6.4.3 事件的查询
  • 6.4.4 事件查询过程
  • 6.5 库和链接原理
  • 6.5.1 库的定义
  • 6.5.2 库的使用
  • 6.5.3 库的连接
  • 6.5.4 库中的事件
  • 6.6 智能合约元数据
  • 6.7 智能合约安全性分析
  • 6.7.1 智能合约中的陷阱
  • 6.7.2 建议
  • 6.7.3 案例分析:资金回退流程
  • 6.8 智能合约和外界的通信
  • 6.8.1 oracle介绍
  • 6.8.2 oracle需要解决的问题
  • 6.8.3 数据商店
  • 6.9 智能合约的动态升级
  • 6.9.1 solidity是一个受限的语言
  • 6.9.2 动态升级的实现
  • 6.10 智能合约的数据存储
  • 6.10.1 存储
  • 6.10.2 内存
  • 6.10.3 栈
  • 6.11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智能合约字节码与汇编
  • 7.1 智能合约汇编指令集
  • 7.2 智能合约字节码解析
  • 7.3 状态变量的存储
  • 7.3.1 普通状态变量的存储
  • 7.3.2 动态数据的storage存储
  • 7.3.3 总结
  • 7.4 solidity内嵌汇编
  • 7.4.1 内嵌汇编指令
  • 7.4.2 单独使用汇编指令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开发者工具
  • 8.1 MetaMask
  • 8.1.1 MetaMask安装
  • 8.1.2 MetaMask作为Web钱包
  • 8.1.3 MetaMask作为DApp客户端
  • 8.2 以太坊测试网络
  • 8.2.1 Morden
  • 8.2.2 Ropsten
  • 8.2.3 Kovan
  • 8.2.4 Rinkeby
  • 8.2.5 本地以太坊私链
  • 8.2.6 连接测试网络
  • 8.3 Remix
  • 8.3.1 本地安装Remix
  • 8.3.2 在线Remix
  • 8.4 truffle
  • 8.4.1 安装truffle
  • 8.4.2 构建应用项目
  • 8.4.3 demo合约实践
  • 8.4.4 智能合约测试和验证
  • 8.5 myetherwallet
  • 8.5.1 创建钱包
  • 8.5.2 在线发送ETH和代币
  • 8.5.3 离线发送ETH和代币
  • 8.5.4 币间互换
  • 8.5.5 智能合约操作
  • 8.5.6 以太坊域名服务
  • 8.6 Etherscan
  • 8.6.1 以太坊浏览器
  • 8.6.2 智能合约操作
  • 8.6.3 以太坊统计图表
  • 8.6.4 Etherscan API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企业以太坊
  • 9.1 联盟成立
  • 9.2 技术框架
  • 9.2.1 分层设计
  • 9.2.2 组件模块化
  • 9.2.3 可插拔共识
  • 9.2.4 权限和隐私保护
  • 9.2.5 数据安全
  • 9.3 治理框架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跨链
  • 10.1 跨链技术方案
  • 10.1.1 见证人
  • 10.1.2 侧链技术
  • 10.1.3 中继技术
  • 10.1.4 Hash锁定
  • 10.2 跨链项目
  • 10.2.1 Ripple的Interledger Protocol
  • 10.2.2 Plasma
  • 10.2.3 Cosmos
  • 10.2.4 Aion链
  • 10.3 跨链中的潜在问题
  • 10.3.1 事务处理原子性
  • 10.3.2 跨异构系统
  • 10.3.3 通信方式
  • 10.3.4 跨链中的隐私保护
  • 10.4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展望
  • 11.1 以太坊扩容
  • 11.1.1 以太坊扩容挑战
  • 11.1.2 分片
  • 11.1.3 Plasma
  • 11.2 零知识证明
  • 11.2.1 什么是零知识证明?
  • 11.2.2 应用场景
  • 11.2.3 以太坊支持零知识证明
  • 11.3 Casper
  • 11.4 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