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要关学研究者探讨关学的基本精神与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邀请张立文、陈来、赵馥洁、张践及韩国张闰珠、新加坡王昌伟等国内外著名关学研究者及哲学史专家,分为22个题目,较为完整地展现关学的基本精神、特点及关学从北宋至清末的流变,阐释关学共同体智慧,张载的思想、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等问题,并阐述明清以来关学的特点和走向,以及关学历史文献建构的核心观念和人文精神。本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广大社会对张载思想以及关学历史、精神的了解认知的同时,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为端正社会风气及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关学二十二讲》编辑委员会
  • 编者的话
  • 第一讲关学的共同体智慧
  • 一、“仇必和而解”的智慧
  • 二、“为生民立命”的智慧
  • 三、“民胞物与”的智慧
  • 四、“心统性情”的智慧
  • 五、“为往圣继绝学”的智慧
  • 六、经世致用的智慧
  • 第二讲“关学”的精神
  • 第三讲浅论关学宗师张载“勇于造道”的创新精神
  • 一、创新气学
  • 二、批判佛学
  • 三、奠基理学
  • 四、创建关学
  • 第四讲张载关学的历史地位、精神气象和当代价值
  • 一、理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 二、“立心”“立命”“继绝”的文化担当
  • 三、“民胞物与”的精神价值和伦理境界
  • 四、关学学人的风骨和节操
  • 第五讲关学的哲学意蕴——基于张载思想的考察
  • 第六讲从“横渠四句”看张载哲学的人文精神
  • 一、“为天地立心”——创建本体论
  • 二、“为生民立命”——确立精神家园
  • 三、“为往圣继绝学”——接续儒学传统
  • 四、“为万世开太平”——通向理想之路
  • 五、结 论
  • 第七讲《西铭》: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 一、天人一体——中国人的宇宙观
  • 二、宗法家国——中国人的社会观
  • 三、顺逆两境——中国人的命运观
  • 四、存顺没宁——中国人的生死观
  • 第八讲张载“和”哲学论纲
  • 一、张载“和”哲学的社会背景
  • 二、张载“和”哲学的多重构成
  • 三、张载“和”哲学的方法论:中和、中道、中正
  • 四、张载“和”哲学的实践途径:礼乐、井田、宗法
  • 五、结 语
  • 第九讲张载的大心工夫论
  • 一、张载与工夫论
  • 二、本来之心——性
  • 三、现实之心——心
  • 四、大心工夫——心性合一的方法
  • 五、“大心”的理想境界
  • 第十讲北宋《西铭》诠释模式述论
  • 第十一讲张载思想研究的历史回顾
  • 一、宋元学者对张载思想的评论
  • 二、明清学者对张载思想的评论
  • 三、近现代学者对张载思想的研究
  • 第十二讲金元时期关学的学术面向
  • 一、北方的儒学
  • 二、兵燹之后的关中
  • 三、关中士人学术选择
  • 四、关学在北方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 五、余 论
  • 第十三讲明代关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主敬穷理:明初的关陇之学
  • 二、读经重礼:三原弘道书院的讲学
  • 三、多元化的发展:关学的中兴
  • 四、“朱王会通”:冯从吾与晚明关学
  • 五、结 语
  • 第十四讲明代关学《中庸》学的概况和特质
  • 一、明代以前的关学《中庸》学
  • 二、明代关学的《中庸》学著作概况
  • 三、明代关学《中庸》学的诠释特质
  • 四、结 语
  • 第十五讲明清之际的关学与张载思想的复兴——地域与跨地域因素的省思
  • 一、前 言
  • 二、张载与明清之际的关学
  • 三、张载之学再现明清思想论域
  • 四、结 语
  • 第十六讲清初关学的“朱陆会通”——以李二曲与王心敬为中心的考察
  • 第十七讲晚清民国关学清麓一系学术思想评述与反思——以孙迺琨、牛兆濂为中心
  • 一、一脉相承,弦诵不辍
  • 二、沉潜性理,异于时学
  • 三、反思与批判
  • 第十八讲清末关学的朱子学面向——以贺瑞麟《关学续编》为中心
  • 第十九讲崇实致用:关学多元理论中的统一精神——以现代学人的关学终结论为中心
  • 一、对关学终结于宋代李复说的反思
  • 二、对关学终结于清末刘光蕡说的反思
  • 三、对关学终结于民初牛兆濂说的反思
  • 四、结 语
  • 第二十讲《关学编》与明清陕西士大夫的集体记忆
  • 一、前 言
  • 二、《关学编》的内容与体例
  • 三、程朱、陆王之争与《关学编》的编纂
  • 四、结 论
  • 第二十一讲关学学人谱系文献中的“关学”观念及其意义指向——以《关学编》为中心的探讨
  • 一、关学学人谱系建构的视域
  • 二、关学学人谱系建构的准则
  • 三、关学学人谱系建构的维度
  • 第二十二讲“关学”与“关学史”正名
  • 一、“关学”概念溯源
  • 二、“关学史”编纂析论
  • 三、“关学”“关学史”研究述评
  • 迈向新关学(代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西北大学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2008年增设西北大学电子出版社,均由西北大学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出版社。